小学低段写话能力的培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培养小学生的写话能力,在整个语文基础教育中起着奠基石的作用,关系到整个语文写作的发展。如何让学生轻松自然地学会书面语言表达,循序渐进地提高写话的能力?结合教材和实际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大量积累,奠定基础
(一)识字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学生的识字量上去了,才能提早进入独立阅读期,进而利于写话时的语言表达。就像盖房子得先打好基础一样,从一开始就要设法拓展学生的识字量,还要把写字扎实抓好。
(二)听、读、说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听读说的训练,学生积累并运用了语言,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写话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了。
学生每天可利用午休时间,阅读班级图书角的书;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可以吟诵古诗,每周积累一首。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教材中的课文,以及教师提前准备的其他阅读材料,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可以先鼓励学生在组内说,接着指导学生上台给同学们展示。
二、多种训练,搭建平台
(一)运用句式,仿写迁移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经常在教材中找到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迁移运用语言。低年级课文内容简单,句式典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句式指导学生仿写。
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课文第二、三、四、五段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在荷叶上活动的动画图片,并使其模仿着做相应的动作。接着,教师出示问题:还有谁喜欢荷叶?请根据句式进行写话:有的写:“荷叶是我的 ,XX ”。有的学生写:小蝌蚪说:“荷叶是我的绿棉被。”小蝌蚪打着呵欠,躺在荷叶下,正准备睡个美容觉。……
(二)巧借绘本,编写故事
当绘本阅读走入学生的期待时,可以安排每周一节师生共读绘本的课,架设写话训练的桥梁。教师引导学生在一本本绘本中想象着故事中和故事外的故事,联想它的前因、后果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并书写在图画的旁边,补充一些简练的文字,把一幅幅图画编写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情节更加曲折动人。还要鼓励学生们大胆表演,用动作、声音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同时还提高了写话的质量。
(三)出示媒体,观察想象
在教学中,出示一些最有童趣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学生们观察后总是兴奋不已,急于表达,但是他们往往抓不住要点,容易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所吸引,或者漫无目的、毫无顺序地观察、交流,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观察并想象的具体方法。只有经过细致的引导,才能对观察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进而完成写话。
如出示《秋天到了》这幅描景图,可以做以下指导:整体观察。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在总体上先有个了解。填空:图上画的有 ,给你留下总的印象是 。(总体上看,这幅图画的是郊外,景色很美,有山有水,有麦田,有花草树木,四个小朋友在郊外游玩。
(四)阅读趣文,写出感受
低年级课文中的一些小故事内容浅显,富有童趣,学生樂于阅读,能在阅读中理解内容,也能理解文中蕴含的简单道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写出感受。
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课文,教学时学生们都明白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快乐自己。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有哪些帮助别人的事情?家里的、学校里的都行,假期里的也可以。每个同学都想一想,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写下来。”意在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谈感受,不分时间、地点,可以是大事、小事,说多说少都可以。经过准备之后,有的学生写:“我在家里经常帮爸妈刷碗,我刷的可干净了,爸妈都夸我。”有的写:“我在学校里帮助同学扫过地,同学非常高兴,他们都说谢谢我,我说不用谢。”还有的写:“那天,我在班上捡到了一元钱,主动交给了老师,老师找到了掉钱的人,那个人向我道谢。我很高兴。”
(五)随时写话,展示成果
在学生体验到写话带来的快乐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随时记录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酸甜苦辣和精彩瞬间,可以当成日记来写,多写、多创作,把书面表达当成自己的情感寄托,共同描绘出快乐的童年。这样,能让写话形成习惯,还能提高学生写话的能力。教师还要收集学生平时写下来的好句子,在校园文化栏上张贴出来,或者整理打印出版精美的班刊。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成果被展示出来,兴奋不已,家长也纷纷为学生点赞和鼓励。
经过以上训练,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写话时总能出现灵动的语句,如:“我的爸爸像机器人一样巨大,也像牛一样勤劳。他跑得跟箭一样快。也像猴子一样聪明。”“小明坐在椅子上搭积木并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城堡就是我的大作。’”
综上所述,对于低年级写话这一难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大量积累,为写话奠定基础;精心设计多种训练,激活学生的思维,指导方法,搭建写话的平台,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活中有话可写,达到会写、敢写、愿写的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