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制剂新技术在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给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已经成为国内外领域研究及开发的热点,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已有多种制剂新技术应用在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给药系统中,对其弱点进行克服,以促使药物更好地用于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本文将对制剂新技术在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给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制剂新技术;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给药系统
  生物技术研究及开发应用中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领域当属生物技术制药,生物技术制药已经被认为是21世纪发展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经过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缺点,如物理化学稳定性差、体内半衰期短等,体内生物学性质不同于化学合成药物,通常只能注射给药,使用和保存十分不便,给药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多肽、蛋白质类药物是药用生物活性大分子物质,其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生物技术药物的主要品种。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具有生物活性强、作用靶点专一及相对成本低等特点,在慢性病及遗传病等化学药物运用效果不甚显著的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1]。其与人体体内正常的生理物质性质接近,被机体吸收度更大,药理的活性高且毒性低,但是相对的分子量大、分子结构复杂且稳定性较差,易被胃肠道中的蛋白质水解酶降解,且生物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不高,不易通过生物屏障等。这些特点促使此类药物的给药方式一般为注射给药,以注射剂和冻干粉针剂为基本的剂型。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射的频次较多,药物的保存也不便,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及经济负担都有加重的消极影响[2]。近年来,关于制剂新技术在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给药系统中应用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目的是可提高蛋白多肽药物稳定性和吸收度,促使其改变体内药动学性质,以促进其临床疗效更好地发挥。
   1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的生物活性及稳定性
  制剂新技术在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给药系统中得到良好应用的前提是保障或促进其生物活性及稳定性,不对其产生此方面的影响、而促进药物疗效更好地发挥。因此对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的生物活性及稳定性进行分至关重要。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一级结构较为复杂且空间结构很严格,其结构与其生物活性具有很大的关联。任何导致蛋白质折叠结构解体或松散以及损害三维结构的因素都会影响其生物活性。在多种过程中,如制造生产过程、纯化操作过程、处方制剂及储存流通过程等,均有可能发生物理性和化学性的降解作用。在物理降解作用中,蛋白质凝聚沉淀,蛋白质出现变性并失去生物活性,改变了药物性状及制剂稳定性,对药物疗效有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产生不良反应[3]。另一方面化学降解作用也会影响疗效并促使不良反应的出现。
   2 制剂新技术
   2.1 微球技术
  微球是一种新剂型,在近年来得到发展,是一种球状载体给药系统,主要的材料为清蛋白、明胶、聚乳酸等。微球中的药物分散或包埋于材料中而形成球状实体,微球直径一般为3-100μm。不同粒径范围的微球可针对性地作用于不同的靶组织。蛋白质药物控释微球具有众多优点,如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减少药物副作用、维持血药浓度恒定、控制释放速度及靶向给药等。对于蛋白多肽类药物微球给药载体,现阶段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多肽微球注射剂和疫苗微球注射剂两大类。其骨架材料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将多肽及蛋白药物制成微球制剂用于肌肉或皮下注射,给药后药物的释放会随着聚合物的降解而出现,药物释放的方式多为扩散及溶蚀,此种方式使得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持续较长。
   2.2 脂质体技术
  脂质体给药系统是生物制药领域研究最多,也是比较成熟的给药系统。脂质体是一种超微球状粒子,由磷脂分散在水中所形成。其特点为双分子层的,且直径仅有几十纳米至数微米。脂质体在材料及体积方面的优势赋予其保护被包裹药物并有效控制药物释放、对药物的分布与清除率进行有效控制等作用。脂质体可以被单克隆抗体等配体进行修饰,从而完成使其定向作用于病变部位。在进入人体后,脂质体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对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予以激活。
   2.3 纳米粒
  纳米粒是指粒径为10-1000nm的聚合物胶体给药体系。人体中最小毛细管的直径大约为4μm,因此直径小于4μm的纳米粒很容易通过这些毛细管,从而通过非胃肠道途径给药可以达到缓释和在特定组织或靶位释药的目的。纳米粒进入体循环后,主要被中的白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巨嗜细胞吞噬,从而靶向作用于网状内皮系统中的肝、脾、骨髓等器官。纳米粒的制作方法與微球类似,虽然具有多种制作方法,但是适用于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制备数量较少。要对此类药物的特殊性及载体材料的性质进行考虑,选取合适的溶剂或共溶剂及与之相适应的仪器,从而促使最佳组合的达到。
   3 结语
  在人类疾病的治疗中,多肽、蛋白质类药物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其给药系统中研究制剂新技术,以促使其在临床上的效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是促使此类药物发展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孙慧,郭晓庆,刘冬,等.蛋白多肽类药物及其微囊化的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5(6):608-610.
   [2]陆美娇,范华英.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纳米给药:现状、问题与前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5):4091-4095.
   [3]顾东标.蛋白多肽类药物及其微球制剂技术[J].科技风,2015(1):49-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5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