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2例脑血栓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他汀类药物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斑块面积为(1.59±0.42)cm2, 治疗后为(1.47±0.35)cm2;观察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斑块面积为(1.69±0.47)cm2, 治疗后为(1.27±0.33)cm2;治疗前,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38%,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血栓患者, 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有利于改善其颈动脉斑块面积,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脑血栓;阿司匹林;应用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42
  近年来, 伴随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老龄化问题愈发严峻, 加之人们饮食结构发生的巨大转变, 导致我国脑血栓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脑血栓作为脑梗死最为常见类型, 主要是脑动脉主干或者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以及血栓形成, 从而导致患者脑局部血流减少或者供血中断, 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造成软化坏死, 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1]。该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以及高血压患者等, 常伴以突然出现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临床症状, 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因此, 寻求一种高效、科学的治疗方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1月本院治疗的52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磁共振成像(MRI)和头颅CT影像学检查确诊, 符合脑血栓相关诊断标准, 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6例。对照组患者男16例, 女10例;年龄44~85岁, 平均年龄(62.16±8.48)岁;病程2~8个月, 平均病程(4.28±1.79)个月。观察组患者男14例, 女12例;年龄43~84岁, 平均年龄(63.05±8.33)岁;病程2~10个月, 平均病程(4.39±1.8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签署同意协议书, 家属具有知情权。
  1. 2 排除标准 ①伴有严重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患者;②伴有精神疾病患者;③合并脑出血、脑瘤、急性脑梗死以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患者;④药物过敏患者。
  1. 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吸氧、限盐以及神经营养药物等常规治疗, 同时使用胞二磷胆碱0.5 g和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予以静脉滴注, 1次/d。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 为患者应用20%甘露醇, 保证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需给予脑细胞活化剂, 并予以降糖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口服75~100 mg/次, 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他汀类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 10 mg/次, 1次/d;或给予普伐他汀口服, 10 mg/次, 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 5个月。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情况。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治疗后患者偏瘫、头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未见意识障碍, 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下降>90%, 患者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治疗后患者偏瘫、头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有所好转, 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下降46%~90%, 患者病残程度为1~ 3级;有效:治疗后患者偏瘫、头痛等临床症状得以缓解, 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下降18%~45%;无效:治疗后患者偏瘫、头痛等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甚至病情加重, 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下降<18%。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檢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斑块面积为(1.59±0.42)cm2, 治疗后为(1.47±0.35)cm2;观察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斑块面积为(1.69± 0.47)cm2, 治疗后为(1.27±0.33)cm2;治疗前,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38%,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血栓具有较为复杂的病理机制, 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造成脑血栓的重要原因, 一旦斑块形成, 血管管腔由此变得狭窄, 使血液流量降低, 血液内的有形成分粘附在血管内膜, 从而形成血栓[3]。患者脑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病变,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现阶段, 临床对于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本着改善患者脑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原则,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对患者预后改善发挥积极作用。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用药物, 属于水杨酸的衍生物, 在解热镇痛、抗炎症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方面均可发挥积极作用。该药物可对核因子起到抑制作用, 使得各种粘附分子和炎症介质的表达降低, 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另外, 阿司匹林能够对已经形成的斑块起到稳定的作用。据相关研究表明, 脂质代谢紊乱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十分重要的因素[4]。目前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属于还原酶抑制剂, 可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 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 从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除此之外, 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炎症, 改善斑块稳定和内皮功能, 起到抗血栓和保护神经功能的目的[5-8]。
  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斑块面积为(1.59±0.42)cm2, 治疗后为(1.47±0.35)cm2;观察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斑块面积为(1.69±0.47)cm2, 治疗后为(1.27± 0.33)cm2;治疗前,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38%,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针对脑血栓患者, 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有利于改善其颈动脉斑块面积,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邓智勇.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 当代医学, 2013, 10(25):30-31.
  [2] 龚盈, 丁中林, 刘虎.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分析. 心理医生, 2017, 23(34): 121-122.
  [3] 杨秋.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3):98-99.
  [4] 吴璐.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3):53-54.
  [5] 秦本炅. 他汀类藥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7):1273-1274.
  [6] 杨晓慧, 熊春蕾.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效果探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28):3850-3851.
  [7] 罗家华.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当代医学, 2017, 14(31):110-111.
  [8] 王月.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 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36):87.
  [收稿日期:2018-09-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8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