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我国教育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关键策略,更是提高我国教育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学科的德育性和社会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品德教育。《品德与社会》学科正是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起点,也是关键点,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理性思维
  “见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触手可及、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来来帮助学生形成品德与社会意识,培养自我管理、理性思维的核心素养。在《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的教学中,我在课前让孩子们每个人画一幅自画像,画得好的同学可以用画笔来作画,善于写作的孩子还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与众不同来完成自己的文字自画像。这样所有的孩子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自我,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画像找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同学之间通过猜猜、评评以及同学、老师对每张“自画像”的补充,同学们自然明白了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对学生来说感到新奇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批判质疑、勤于反思,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2、注重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问题解决能力
  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应该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与合作。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必须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友好关系,让学生在放松的氛围下拉近和教师的距离,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把正确的交流方式告诉学生,让学生掌握沟通的技巧。在《从烽火台到互联网》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前在互联网上搜集从古至今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方法,再引导学生思考哪些信息是我们本节課所需要的。引导学生学会与网络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从网络信息资源中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提升获取信息的的能力和技巧。通过在多重沟通技能培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拥有问题解决意识和获取信息意识的核心素养。在新课标理念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品德与社会教师可以按照“组内合作、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交流和沟通进行辩证思考。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注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注重知识探究的方法与过程,注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并注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的联系。通过交流沟通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获取意识。
  3、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生存技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孩子在学校和家庭接受的教育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并得到正确的辅导,有助于孩子质的飞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和实践中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同时让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比如,教学《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时,我提前一天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枚新鲜鸡蛋,在蛋壳上画上自己的模样,用自己认为最安全的方法装好,第二天早上带到学校,开始一天的“护蛋行动”。孩子们听到这个任务之后充满了好奇,都情不自禁地立刻与小组内的小伙伴商量起来。第二天一早,孩子们把装饰好的五颜六色的蛋宝宝小心翼翼地带到了学校,就像是一位慈爱的妈妈。有的三层外三层地包了厚厚的面巾纸,有的在漂亮的小盒子里塞满了海绵,生怕碰着磕着,行动小心谨慎,就怕一不小心,手心里的蛋宝宝就离自己而去了。一天下来,有护蛋成功的喜悦,也有护蛋失败的伤心和懊恼。上课前我组织孩子们都来说一说护蛋的经验和感受,孩子们畅所欲言,深深体会到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艰辛,表示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这样的行动教育、生命教育,较之传统的说教效果好得多。教师还应告诉学生和长辈之间的沟通方式,理解父母的所思所想,从而让学生和家人之间能够通过沟通解决代沟问题,实现家庭的和睦相处。比如,在讲解《今天你安全吗》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一次家庭安全隐患大排查,还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消防安全演练学习安全用火和从火场逃脱的生存技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作为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也培养了小学生的社会能力。所以为了能更好地推行核心素养教育的开展,就必须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对于社会有了相对直观的认识,并能对社会上的某些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加以潜移默化正确的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社会能力。品德与社会教师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属于每个孩子自己的中国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