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审美情感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借助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优秀的文学作品、多样化的阅读写作练习等,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非常有帮助。本文就以初中语文教学为内容,对其中审美情感教育的开展进行几点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审美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2-007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的健康人生观的形成。另外,审美教育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得到丰富,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种环境下学生学习效果显著,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得到保障。
   一、审美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其中也会有许多不良思想,所以,这些不良思想会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则能够有效避免初中生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想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字的审美情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该阶段中所接触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都会对初中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以,一定要注重初中生审美情感的培养。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到优秀作品所传达出的优秀品质,这些因素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审美能力。
   二、培养初中生语文审美情感的对策分析
   1. 体验式教学培养审美情感能力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体验式阅读法,挖掘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素材,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体验式阅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范读,即示范性阅读,该项任务由教师来完成,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对文章进行示范性阅读,在教师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在阅读过程中的语气感情,也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主要情感,教师要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如此才能够将文章主旨传达给学生,也能够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
   (2)精读,精读部分由学生自己完成。当教师完成示范性阅读之后,学生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对文章进行精细品读。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熟悉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在对文章品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文章的主要意境,也能够进一步了解文章中主要人物的特征,以此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2. 情境教学培养审美情感能力
   审美情感体验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审美情感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感体验。当学生身处不同环境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比如《我爱这片土地》是初中教学阶段的重点篇目,而学生虽然明白这是一篇描写对热爱故土的文章,但对其中的情感,却无法真正体会。此时,教师应该借助为学生创建生动情境,播放一段多媒体动画,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感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作者的细腻情感,感受作者对故土深沉的爱。在生动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也会被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所感染,审美体验得到升华。
   又如《乡愁》一诗是余光中先生的代表作品,课文的主旨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是一首诗,语言凝练而形象,诗中将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全诗呈现给我们的是四幅鲜明又具体的生活画面。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生活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将这些事物的意义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将课文中所描绘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是否见到过这些场景,或者是否也曾体会过对一个人,或者一个地区的思念。此时,学生就会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与作者产生情感的碰撞和交流,进而对《乡愁》一诗中对故乡深深的思念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获得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
   3. 拓展视野培养审美情感能力
   审美情感是随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想情绪,要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拓宽学生视野,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其创造能力。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根据父亲攀上月台的细节描写向学生描述出父子离别时的情境,作者用了“探、穿、攀、缩、倾”等一系列动词,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章,想象一下“父亲”这样的身材,为了给儿子买橘子,穿过月台完成这些动作的艰难场景,是不是会鼻头一酸。“攀”体现了月台的高度,可见“父亲”爬的吃力;“缩”写出了他攀爬困难的样子;“倾”体现了“父亲”身子肥胖,爬时的费力。这字字句句既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关怀,也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儿子对父亲的关心。这种含蓄、朴素的表达方式,恰恰可以触动人心。
   针对这一段的描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故事,强化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认知,促进学生情感审美。
   4. 结合生活培养审美情感能力
   语文学科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生活中很多东西都能够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作者对春风、小草、花儿的描写十分详细,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其变得生动形象,仿佛一切都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在学习过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篇与描写自然相关的作为题目,文章形式自选,但应该注重描写自己的感受以及对自然中事物的观察。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也能够进一步体验生活,深入自然。通过对小细节的观察,感受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无限的自然风光也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出一幅亮丽的图画,可以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加深自己对自然风光的印象,对自然风光进行描写的时候会对其进行深刻回忆,描写的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想象,使文章更加生动,仿佛情景再现一般。可见,生活体验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5. 激情朗读培养审美情感能力
   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语言文字,其中的抑扬顿挫都能组成不一样的内容,仅以我国诗词为例,不同的语调、发音,都能使人在读起来的时候充满韵律感,获得听觉上的享受。通过激情朗读,可以更好地让读者领悟到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感情,把握文章主旨,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不能仅仅理解字面意思,更要通过文字去领悟其深层次的含义,教师在教学时,也应当对文章中较为隐蔽的美进行详解,帮助学生增强理解,进而提升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结束语
   语文学科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初中教师应该充分借助语文学科中丰富美学素材和人文素材,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另外,要教师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不断提升,唯有如此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美学价值,更好地奠定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 董 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建构[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8).
  [2] 岳天海.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考试周刊,2018(74).
  [3] 李 敏.淺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的审美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8).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城东中学 519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0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