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副词“却”在单句中连接状语中心语的特点和功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语料库中大量的语料事实,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对转折副词“却”在单甸中连接状语中心语展开研究。“却”在原有的语法结构关系的语义基础上,增添了转折的逻辑语义,并突出了对比凸显和主观反预期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却 单句 状语 中心语
转折副词“却”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学界较多的关注,但对“却”在单句中的使用只在复句研究中偶有提及,对其在单句中连接状语中心语的专门研究更是甚少。本文就“却”在单句中连接状语中心语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展开分析。
本文所用语料主要取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个别取自参考文献当中在注释中标明。
一、“却”连接状语中心语的句法考察
(一)句法分布情况
“却”作为关联副词连接状语中心语时,句法分布可分为三种情况。首先可根据有无主语分为两种情况。有主語时,即主语+谓语(状语“却”中心语),我们记主语为“NP”,状语为“AD”,中心语为“VP”,句法分布即为:“NP+AD‘却’VP”。无主语时,根据主语是否与前文相同细分为两种情况,但其句法分布格式相同,即状语“却”中心语,即:“AD却VP”。下面我们就三种情况逐一说明:
1.有主语时,所构成的句法形式为:主语+谓语(状语“却”中心语),记为“NP+AD却VP”。如:
(1)这样的“一户”在平安村[却]不能得到独立的宅基地使用权。
(2)曾在“两蒋”统治时期受尽白色恐怖煎熬的李敖,现在[却]面对绿色统治的痛苦。
2.主语因与前文中相同而省略时,所构成的句法形式为:状语“却”中心语,记为“AD却VP”。此时往往如:
(3)反思的知性在它的分离中[却]僵化起来。
(4)许多人习惯于躯体有病的观念,对于心理上的问题[却]既无辨识能力,更无描述能力。
3.无主语时,所构成的句法形式与省略时相同,即:状语“却”中心语,记为“AD却VP”。如:
(5)就欧洲说,[却]只允许在16世纪到18世纪末,乃至19世纪初的那一个历史阶段存在。
(6)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在民族关系和语言关系上来说,[却]是一个大融合时期,汉语在融合中称为胜利者,继续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发展。
(二)状语成分的构成性分析
通过大量语料收集整理,“却”连接状语中心语时,状语大多由介词短语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以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形式出现。状语以介词短语的形式出现时,主要的引介词有“对”“对于”“关于”“作为”“在”“由于”“从”“当”“就”等。
(一)以介词短语和其组成的固定格式的形式呈现
1.由“对”和“对……(来)说/而言”、“对于”和“对于……(来)说/而言”引导的介词短语和固定短语格式,表示对象、事物的关系者等。例如:
(7)文化的影响对人们[却]很重要,书、电影和音乐能给人们的精神生活补充养料。(表对象)
(8)因而仍多经各衙门首长辟署,在幕府作僚吏,而借此对政事[却]先有了一番实习。(表事物的关系者)
2.由“在”和“在……方位名词(下/中/里/内/外/后/上/前/面前/间/之间)或时间名词(时候/时代/期间)”等引导的介词短语和固定格式,表示时间、处所、情况、条件、范围等。有时介词“在”省略,状语直接由“名词性成分+方位名词/时间名词”构成,例如:
(9)可是在中国内部,孔子虽然一直出名,他的历史地位在各个时代[却]有很不相同的评价。(表时间)
(10)“自在之物”在康德的语境中[却]是不可知的超验现象。(表语境)
(11)孔子在评论这件事时[却]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亲情的流露。(表范围)
(12)在他们夺取政权后,[却]严格限制选举权。(表条件)
3.由“作为”引导的介词短语,表示某种身份或某物的性质。例如:
(13)流动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却]成了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权利很容易受到各种侵害。(表示某种身份)
(14)牛女故事作为解释实际行为合理性的依据,[却]以神话传说或其他变异形式保留下来。(表示某物的依据)
4.由“关于”引导的介词短语,表示关涉的对象。例如:
(15)关于孔子的文字记载有上万字,关于老子[却]还不到七百字。(表关涉的对象)
5.由“由于”引导的介词短语,表示原因。例如:
(16)中国虽然在明清时期就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经过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历史阶段。(表原因)
6.由“从……(来)看/来说/上”等构成的固定短语格式,表示语言行动的基础或以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等,有时介词“从”可省略,例如:
(17)我们从社会史的见地[却]应当说:战国诸侯为着争霸权、争统治而进行的战争,培养了封建官僚。(表语言行动的基础)
(18)尽管这两个方面对历史学的实践来说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却]都是有害的。(表示作为事物的前提)
7.由“当”引导并与时间名词“时(候)”组成的固定格式,其中可引导名词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主要表时间。例如:
(19)正当要重新印刷出版时,[却]因“西安事变”的爆发再次遗失。(表时间)
8.由“与”引导的介词短语,表示比较的对象。例如:
(20)它与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却]有本质的区别。(表比较的对象)
9.由“就……而言/来说/讲”构成的固定短语格式,表示对象或话题的范围。例如:
(21)虽然不入学校也行,学校将因此减低其重要性,但就官僚封建社会讲,[却]又不同了。(表示话题的范围) (二)以名词的方式呈现
名词作状语时,常常限定为时间名词,表示时间;有时后接方位词,构成方位名词,表示实际的状态。如:
(21)我们今天[却]不能单凭此等事骂中国文化不好。(表时间)
(22)你写的“一个”男性,实际上[却]是“两个”男性。(表实际的状态)
(三)以形容词的方式呈现
形容词作状语时,基本限定为性质形容词,表示某种性质。例如:
(23)身体渴求睡眠,寒冷[却]好像无数针尖猛刺我的身体。(表性质)
(四)以副词的方式呈现
副词作状语时,可表示频率。例如:
(24)虽然能够极大地激发民众的创造热情,推动经济等方面高速发展,但往往[却]以较高的犯罪率为代价。(表示频率)
(25)有许多话要说,一时[却]说不出来。(表示偶然)
有时也同其他转折副词连用,加强转折义。例如:
(26)虽然他们头顶上的光环可能是一样的,内里其实[却]不一样。(表转折)
在句法分析过程中能够看出,状语主要由介词短语、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组成,通过时间、处所、范围、对象、频率等等方面对中心语进行限定,且状语后常使用逗号表停顿,与中心语隔开,也说明了状语的灵活性。
二、语义结构的考察
上一节我们在归纳“却”连接状语中心语的状语类型时,同时分析了状语在句法上通过时间、处所、范围、对象、频率、前提等方面对中心语进行修饰限制。如例(27):生性多疑的他对我[却]十分信任。其中状语“对我”就话题的范围对中心语“十分信任”进行限定。
我们发现,若将关联词语“却”去掉,状语中心语依旧可以自行成句:“生性多疑的他对我十分信任。”但去掉“却”之后,句子变为了一般陈述句,关联词语“却”并不影响状语中心语的成句。而加上“却“之后,更多的是赋予原本的陈述句以逻辑语义层面的连接,即事理与逻辑上的对立逆转和反预期的心理。
“却”作为典型的转折关联副词,其功能和语义特征在于突出事实之间的逆反性和反预期的心理。邢福义在讨论“既然……却……”句式时,认为其完整形式本来包含三个语义段,压合之后只剩第一个和第三个(即A段+非B段),第二个(B段)被自然省略掉了,因此“A段”和“非B段”的关系为逆转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却”连接的典型转折复句中,也常常是事实与合理推理之间出现了对立和反预期的心理。例如:
(28)老头儿已年逾古稀[却]穿戴得出奇的整齐。
其中“老头儿已年逾古稀”我们称之为A段,与其对应的能够根据A段合理推出的B段应为:年龄大,因此身体健康最重要,穿戴上就不会十分讲究。而转折关联词“却”后的“穿戴得出奇的整齐”与B段产生了事实的对立,同时也超出了人们的心理预期。
当转折关联副词“却”连接状语中心语时,状语对中心语除了修饰限定的作用外,增加了转折的逻辑语义关系,如果去掉,句义则仪表现为陈述关系,例如:
(29)许多人习惯于躯体有病的观念,对于心理上的问题[却]既无辨识能力,更无描述能力。
其中的状语“对于心理上的问题”表示引进对象的范围,将中心语“既无辨识能力,更无描述能力”限定为“心理上的问题”;同时“却”表示转折,但此处并非是状语和中心语之间具有转折关系,而是对状语的所蕴含的“人的心理上也可能出现问题”这一正常逻辑推理的事理和逻辑上的对立。有些时候正常的逻辑推理是客观事实性的或常识性的,是大家共识的,为方便交际,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不需要特意在文中或者话语中指出。有时我们则需从该句的前一句陈述中立论,之后在通过状语的限定进行反心理预期的逻辑对立。如例(29)中,前一句是“许多人习惯于躯体有病的观念”,其中就蕴涵了心理和躯体二者同步构成人的情况下,在人们习惯于躯体有病的观念时,心理有病的观念大家理应习惯,然而后句所表达的是对这一正常推理的逆反,即“对于心理上的问题”,却“既无辨识能力,更无描述能力”。
若将“却”字去掉,该句变为“许多人习惯于躯体有病的观念,对于心理上的问题既无辨识能力,更无描述能力”,依然能够成句且通顺,但没有了转折与意料之外的意味,该句变成了一般陈述句,同时也失去了强调的作用。
还有些侧重表达主观的意外态,即出现的事实在说话者的意料之外,而并非是与客观事物的对立,例如:
(30)该案在侦查过程中,[却]牵出了刘招华制贩冰毒集团。
其中中心语“牵出了刘招华制贩冰毒集团”是“在侦查过程中”的意外发现,在说话人的主观意愿外。
同时在语料归纳时发现,许多时候“却”连接状语中心语组成的单句常常构成复句的分句,且句首会有“但”“但是”“而”等表转折,这时就突出关联副词“却”的评注性副词的特征,即充当高层谓语进行主观评注。例如:
(31)尽管主流经济学理论预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将会收敛,但事实上[却]越来越大。
其中“事实上[却]越来越大。”这一单句作为复句的一个分句。同时状语“事实上”实际是对前一分句中“预言”这一范围的对比转折。“却”本身就是作为状语表转折来修饰中心语“越来越大”,同时又具有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的作用,与连词“但”连用。
三、语用功能的考察
(一)对比凸显功能
关联副词“却”在连接状语中心语时,能够将原本的简单陈述句增添一层转折的逻辑语义关系,“却”的最主要目的便是为了凸显在状语限定的某种情形情况下,中心语会呈现某种状态。因此转折关联词“却”后是表述的重点,例如:
(32)这些在台上光艳动人的演员、明星,在台后[却]处于一大堆肮脏杂乱之中。
若没有关联副词“却”,该句仅仅是简单陈述句,并未突出關注的重点。而使用“却”连接之后,凸显了台后的“肮脏杂乱”。同时“在台后”和“在台前”的“光艳动人”和“肮脏杂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3)贫困之中,[却]满溢着无边的父爱。
若去掉关联词,状语和中心语依旧能够构成简单陈述句,即“贫困之中,满溢着无边的父爱。”即使状语和中心语有词汇义本身蕴含的转折意味,但并未强调和突出。加上“却”之后,转折的逻辑语义凸显,突出强调了父爱的满溢与无边。
(二)主观反预期的功能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存在离不开说话者的运用。因此无论是言语还是行文都在表明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立场及感情。当说话人在一定语境中谈及某事物,表达了与自己或听话人预期相反或相悖的认知观点时,说话人就表达了反预期的信息。转折副词在更大的范围内属于语气副词或评注性副词(张谊生,2000),因此作为语气副词的下位分类,本身具有转折和主观的两种特性。转折副词“却”在连接状语中心语时,更加突出了这一点,因此重在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例如:
(27)生性多疑的他对我[却]十分信任。
其中“对我却十分信任”是说话者就“生性多疑的他”对其本身所作所为的主观感受与认定,在说明他性格反常理的同时,凸显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
(30)该案在侦查过程中,[却]牵出了刘招华制贩冰毒集团。
该句的中心语超出说话者的心理预期之外,体现了说话者的意外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1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