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发展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等。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互联网金融行业征信体系不健全、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较差以及缺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金融风险 第三方支付 征信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0298(2019)02(b)-046-02
  在互联网金融诞生之前,“金融互联网”早就为创新传统金融行业的业务而出现。金融互联网实质上是依托互联网代替实体金融机构和人工服务,实现金融服务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促使金融业务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电子银行和网上银行市场都属于这一类。从根本上讲,互联网金融就是结合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把互联网当作资源的新金融模式,这种新金融模式包含但又不仅仅只局限于网络平台基础上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金融组织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互联网金融以其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等特点广受人们欢迎.发展速度很快,但同时也存在管理弱、风险大等诸多隐患。2018年10月10日,中央銀行与银监会、证监会共同发布了《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该办法的颁布为互联网金融的长效监管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完整的路径。
  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借贷模式、众筹模式等,其中第三方支付发展规模尤为迅速,在第三方支付普及的地方,人们逛街买东西可以不带钱包,用手机就可完成全部支付。
  1.1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指的是由一个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作为支付中介,通过与各大银行签约,在客户与商家之间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对接的交易支付平台的互联网支付模式。说到第三方支付就不得不提支付宝,自2004年由阿里巴巴CEO马云创立以来,一直书写着业界传奇。从2009年11月11日开始,淘宝第一次推出“品牌商品五折”活动,每年“11月11日”可谓是全民购物狂欢节,通过支付成交的交易额更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第三方支付由于其便利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其所占市场份额正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传统的商业银行收单业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收单业务收入增长开始放缓。
  1.2 P2P借贷
  P2P既是Peer to Peer的缩写,即点对点信贷;也是Person toPerson的缩写,即个人对个人。P2P借贷的中国官译名为“人人贷”。P2P是指资金的供求双方在互联网平台上建立的直接借贷关系,平台对资金借、贷双方进行匹配,签署有效的法律电子合同,保障借贷双方的利益和需求。在中国,P2P借贷已经由主要为消费信贷服务转变为主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企业分布来看,P2P借贷平台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地区的发展较为迅猛,据有关统计,广东、北京、浙江三地的P2P借贷企业数量之和高达50%以上。
  1.3 众筹
  众筹是指发挥团购预购的方式,以资金以外的实物、作品或股权等作为回报,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或者特定的人群募集项目启动资金的新型融资方式。最出名的众筹网站非Kickstarter莫属,它创立于2009年,支持每一个提升者的创新项目,其中包含电影、科技、艺术、游戏等。平台的一方是发起人,指那些具备创意同时又缺少项目资金的人,他们通过众筹平台向社会公众说明该项目方案,争取社会大众的支持以获得项目资金;平台的另一方就是社会公众,若是他们赞同发起人的项目并且为项目出资,就成为了该项目的支持人。通过Kicktarter提供的平台,很多创业项目得以实现。据《福布斯》统计,众筹融资网站在2013年初超过700余家,到2013年第二度增至1500家。目前,众筹项目的领域已经发展到旅游、艺术、科技、医疗保健、天使投资、生活创意、生活救助、股权投资等方面。众筹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成本低、流程简单的,而且准入门槛低,资金募集规模较小,募集项目较为容易达成,有利于将好的创意迅速转化成产品,又能起到调研市场需求的作用。众筹模式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
  2 互联网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已初具规模,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2.1 征信体系不健全
  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保障是对金融风险的管控,信用体系的建设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当前,我国的征信体系很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很多互联网金融机构游离在央行的征信体系之外。目前,央行开发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只收录了与银行发生过信贷关系的大中型企业,很多小微企业并没有被央行的征信体系覆盖。第二,很多互联网金融机构都缺少信用评价与审查机制,例如“e租宝”从项目、标的、担保和投融资过程都是虚假的,即便有些机构非常重视信用机制的建设,但是由于评价指标不统一等问题导致其信用信息无法共享及推广,例如芝麻信用只能在支付宝平台使用,无法推广到其他互联网金融机构。第三,征信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由于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数据采集宽度与深度方面的不足,以及在人工智能机数据挖掘技术方面的欠缺,导致其信用评价体系与国外征信机构有很大的差距,并不能准确评价借款人的风险。另外,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进入门槛较低,一些实力较差、资历不足的机构并不具备建设信用评价体系的能力,其征信的专业性水平很低。
  2.2 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较差
  消费者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于一些网络上的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甄别,往往陷入了各类投资、消费的陷阱,为了一点点利益而遭受巨大的损失,这与消费者的价值观与风险防范意识有关。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典型形式,网络信贷的风险性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往往缺乏社会经验,对网络信贷的有偿性特征缺乏认识,最终落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消费者必须认识到金融市场的残酷性特征,认识到收益与风险往往是对等的,消费者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要有正确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2.3 缺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金融需要的人才一定是具备互联网精神和文化素养,掌握系统的互联金融行业的相关知识、技术、业务模式和经营策略的复合型人才。在金融一体化与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的趋势下,金融机构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具体地说,互联网金融行业对工程、信息技术方向的人才需求量较大,总需求量的1/3。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金融行业拥有50万以上的人才存量,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拥有的人才存量不到5万人。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行业拥有巨大的人才缺口。
  2.4 监管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处于迅猛发展阶段,但是其蕴含的金融风险种类已经越来越多。完善的监管体系是促进金融环境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金融监管的立法缺失。当前的法律法规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需要。第二,监管主体不明确。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交叉广,参与主体来源复杂,监管主体多元化特征明显。第三,互联网金融信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网民的信息很容易被泄露与被不法分子利用。另外,也存在着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私下出售用户信息以此牟利。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监管体系存在着大的漏洞,有待完善。
  3 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
  3.1 完善征信体系的建设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对于征信体系的要求更高。完善的征信体系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核心。健全的征信体系对个人及企业的信用等级有合理的划分,对于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有合理的等级划分,这样才能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征信体系的构建可以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着手,通过综合评价的方法對金融个体进行信用评价。另外,征信体系的完善需要依托于政府的政策支持,相关部门有必要扶持实力强的征信机构,这样可以降低征信成本、提高信用价值,增强企业与个人的信用体系评估的准确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征信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互联网行业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防范信用风险、增强金融行业的服务能力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3.2 提高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
  某种程度上来说,消费者的金融专业知识水平影响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提高消费者自身的金融知识水平与风险防范意识必须成为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有关部门可以开展一些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利用金融机构的电子屏幕以及社区的宣传栏对消费者进行风险防范教育。活动的内容可以是介绍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现有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和互联网金融各种风险提示和如何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过程中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等。同时,盈利性的金融机构要树立正确的盈利意识,要守住自身的道德底线,不能以见到有利可图就一味煽动消费者,要向客户认真、细致讲解金融产品的相关风险。
  3.3 形成监管的常态化、机制化
  新的历史时期,全社会都迫切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在保证其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确保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营,要通过有序的金融监管来为实体经济服务,不断鼓励金融主体进行创新,形成以地方监管局为主体,其他监管部门协同配合的监管体系。同时,监管部门要从保障消费者的权利出发进行审慎监管,不断完善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定期披露经营者的财务情况与担保信息等。
  3.4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具有金融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综合性的人才已经成为了金融业发展的核心,人才已经成为了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力量,互联网金融企业要重点培养互联网金融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不断培养符合金融行业发展特点的专业性人才,不断提升金融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鼓励员工外出、鼓励其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举办各种培训来不断升级自身的知识储备,培养不同层次的金融人才。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企业要注重提升员工的主动管理、市场营销以及风险管控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员工能够结合互联网思维处理各类金融问题,使员工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与高尚的情操,培养员工具有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浩,张晓园.互联网金融对供应链风险及收益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8(10).
  [2]廖茂林.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及其应对[J].银行家,2018(10).
  [3]许多奇.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社会特性与监管创新[J].法学研究,2018(5).
  [4]林莉芳.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风险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