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园实施“食育”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食育”是以食物为客体,主要以学前幼儿为主体的培养教育方式。作为教育之本、生存之本,“食育”有着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健全幼儿人格发育,传承优秀饮食文化的重要功能。作为保教机构,幼儿园在幼儿“食育”教育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本主要就“食育”的幼儿认知、参与实践、学园配置、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对幼儿阶段“食育”活动的实施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食育活动;幼儿认知;培养教育
  实现饮食的均衡与健康是确保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的前提。幼儿是社会未来的希望,因此完善幼儿食育体系,引导和确保幼儿养成优秀的饮食习惯,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完善幼儿饮食认知
  第一,对饮食意识的调整。就日常饮食而言,孩子不爱吃蔬菜水果,或只喜欢吃某一种水果而不喜欢其它水果,不按时饮食已是普遍现象。幼儿对饮食的本能反应只是需要时才会表现出强烈的愿望,但是需要并不代表着规律。规律饮食是正确的饮食意识,作为幼儿教师,合理调整和培养幼儿的饮食规律尤为重要。
  第二,对餐饮环境的改变。狭义的餐饮环境指的是饮食过程中存在的卫生和餐具布局陈设。但在幼儿“食育”中对餐饮环境的改变主要是因为餐饮环境效应。餐饮环境效应指的是餐饮环境对就餐者的心理影响。幼儿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并不成熟,他们并不清楚饮食环境是否合理,本能性的反应就是不愿在特定的就餐环境用餐或是表现出抗拒,从而转换到对饮食的抗拒。学前幼儿的餐饮环境应该是幼儿教育者考虑的重点。干净通风、光线柔和的用餐环境会让幼儿提高对食物的需求欲望。
  第三,对饮食知识的传授。学前幼儿并不清楚每一种食物所富含的营养元素,不清楚长期偏爱某种特定的食物和水果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教育者在与幼儿的沟通中,需要用利于幼儿接受的方式和话语向幼儿传达每一种食物和水果对身体成长的影响,并且明确表达幼儿并不在意的食物、水果在他人身上吸收后得到的好处,从而使幼儿在长期的认知累积中做到对饮食知识的完善。
  第四,对进餐礼仪的教育。学会吃饭不代表会吃饭,进餐过程中凸显的饮食礼仪会在无形中凸显个人修养,因此对幼儿进餐礼仪的培养尤为重要。例如,洗手和摆放餐具等餐前礼仪;正确使用餐具的餐具礼仪;不说话、不浪费、饮食过程不发出声音的进餐礼仪;饭后洗漱擦嘴,收拾碗筷等。这些餐前、餐后礼仪都需要教育者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进行点滴教育。
  二、注重幼儿参与实践
  第一,塑造幼儿价值观。为了丰富各种活动形式,教育者可以让幼儿参与情景对话、角色融入的活动。让幼儿模拟购买食材,体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待食物的态度;参与做饭当厨实验,明白父母和社会饮食工作者为了食物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这些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保教机构的管理者应该在幼儿园开设种植角,让幼儿亲自参与到水果的种植和食物的培养中去,然后对自己培养的食物和水果进行全方位地观察和呵护。同时教育者还要明白,幼儿对蔬菜水果的培养会表现出他们各自的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要言明希望幼儿可以在种植角上付出自己对获得食物的努力。这将会快速提高幼儿对食物来之不易的认知,让幼儿学会感恩。
  第二,培育幼儿人生观。教育者给学前幼儿传授食物来源和食物制作过程时,需要巧妙地融入食物制作过程中动用到的人力物力的介绍,让幼儿深知唯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这不仅表现在幼儿日后成长过程中的感恩价值观上,更是他们人生观的塑造。而面对从未见过的食物,教育者同样需要积极引导幼儿大胆品尝,让幼儿自我感觉尝试食物和水果过后的感觉,培养幼儿大胆面对新鲜事物的勇气。
  三、健全学园饮食配置
  第一,配备饮食专业人员。“食育”的主体虽然是懵懂无知的学前幼儿,但其专业存在非常有意义。专业存在就需要有专业人员的支持,在幼儿园中,儿童营养师不可或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并没有专业的儿童营养师,一般都是从医学,护理专业毕业的保健医生中挑选,仅可以改善营养不良或营养太过丰富的幼儿。因此需要国家继续培养适合儿童的营养师,因为营养师可以从幼儿成长的各个所需因素给予饮食指导。例如,针对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饮食。营养师在指导幼儿用餐时,可以仔细为其讲解食用的食材有助于身体的哪部分成长和发育,让幼儿从小就有这样的分类提升概念。另外,营养师还可以对学园全体员工进行知识培训,让幼师也能充分了解幼儿的饮食。
  第二,配置“食育”多方条件。“食育”的进程漫长,作为一门新颖的课程学问,2005年日本首先颁布关于食育的相关法律,在国际上引起重视。此后美洲、欧洲等多个国家才陆续出现不同形式的“食育”活动,甚至我们有不少地域的幼儿园对“食育”课程完全缺乏了解,因此现在的“食育”教育仍在逐步探索阶段。就当前阶段而言,接触和开展食育教育的学园机构,在供给水果种类的丰富性和蔬菜食物的的多样性、完善食育教育的各种基础设备及开展创新活动的中高阶设备上都需要极为不菲的支出。因为目前“食育”教育体系仍不完备,这同样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学园单位机构、家庭三方共同努力,协商决定。
  四、培养幼儿饮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同样积厚流光,教育者应该在幼儿的“食育”中让幼儿慢慢了解蕴含在食物背后的餐饮文化,以及其文化价值。例如,端午节制作粽子、中秋节一起做月饼、元宵节一起食用元宵等,通过结合传统佳节和传统美食去提升幼儿对餐饮文化的认识。
  总之,食物健康、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认知食物、理解食物和尊重食物,未来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因此幼儿园的“食育”尤为重要,可作为一门新颖的课程去研究开展。目前,虽然大多数幼儿园的“食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希望本文的建议能为幼儿“食育”諫言献策,同样希望幼儿“食育”能得到推广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艳玲,柴玉花.浅析幼儿园食育开展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7(35):174-175.
  [2]方明荣,陈兰兰.彰显食育课程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Z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81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