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煤五矿断层展布规律及其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断层构造间接地影响着煤矿正常生产。本文总结研究了阳煤五矿15#煤层的断层构造形态展布和分布规律,进一步探讨了断层构造对矿井15#煤层开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区内共揭露发育有14条较大断裂和200条小断层。断层构造分布为雁形排列呈北东向的有规律的间隔条带;在断层附近开采时应预防瓦斯和冒顶事故发生。井田西部大部分地段15#煤层位于奥灰水位以下,断层有导水的可能性。
关健词:断层;展布规律;煤层开采
1 断裂构造分布规律
1.1 较大断裂分布规律
经统计可知,阳煤五矿有14条规模较大的断层,在这14条大断层中,有6条正断层,8条逆断层,较大断裂延伸长度215.91~4526.42m,平均1042.78m;断层倾角21~72°,平均53.86°;断距9.0~70.0m,平均38.5m。
较大断裂展布方向主要有三组,即NE向(30°-50°)、NNE向(10°-30°)和近SN向(0°-10°或者170°-180°),以NE向组断裂最为发育,近SN向的断裂很少。
较大断裂主要有五种倾向,即SEE向、NW向、SE向、NWW向和E向,以SEE向、NW向和SE向组断裂最为发育。这14条较大断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和东南部,F1断层的延伸长度最长。
1.2 所有断裂分布规律
除了发育有14条较大断裂外,还发育有很多断距小、延伸长度较短的小断层,据已揭露的小断层达200多条,这些小断层大多为正断层。通过统计研究区全部240条断裂的分布规律可知,本区的断裂分布具有如下特征:
本区断裂在不同方向上都有分布,以走向为NE(30°- 50°)、NEE(50°-80°)、NNE(10°-30°)、SN向(0°-10°或者170-180°)的断裂最为发育,走向为NW(120°-150°)和NWW(100°-120°)向的断裂也较为发育,走向为EW(80°-100°)和NNW(150°-170°)向的断裂发育程度最少;
本区断层的倾向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分布,倾向为NW(300°-330°)向的断裂最为发育,此外,倾向为W(260°-280°)、SEE(100°-120°)、SE(120°-150°)、NWW(280°-300°)、NNW(330°-350°)向的断裂次之,其他倾向的断裂也有少量分布;
本区断裂断距0.6~70m,平均断距5.07m;断层倾角20~89°,平均54.39°;本区以正断层为主,正断层占所有断层总数的81%,逆断层占所有断层总数的19%;研究区中部、西北部和东南部断裂构造相对发育;
而研究区的西南部和东北部,断裂相对简单一些。由西北向中部,由东南向中部,断裂密度都呈逐渐增大趋势;
由南向北,断裂密度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
2 对15号煤层开采的影响
五矿井田内构造复杂程度定为构造中等偏复杂。由于构造影响,工作面被迫缩短或开绕巷通过,造成大量巷道报废,有的工作面掘进几百米后就无法继续掘进,或者只能形成采长100多米的“微型”工作面,造成大量资源储量损失,主要表现如下:
矿井储量减少:研究区大型以上断层,如F1、F2、…、F14等较大断层,不仅生产不能连续进行,而且需要留设较大煤柱,影响了可开采的储量;
由于受断层影响,顶板岩层裂隙较为发育,煤岩层较破碎,这对顶板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容易发生冒顶事故。由于研究区西北采区中东部、五林井采区东北部、四采区中部、中央采区中部和东部、南翼二采区中部断层密度较大,因此在这些区域应多加预防冒顶事故发生;
本区的含水层多为孔隙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一般在断裂构造带富水性较强,当矿井揭露或通過断裂构造带附近时,含水层水就可能会直接或间接的涌入矿井。井田内断层大多为正断层,断层附近裂隙发育,有利于地下水的富集,正断层破碎带裂隙发育,不仅本身富集地下水,而且可沟通上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到目前为止,在开采煤层时仅局部发现淋水及涌水现象,但随着开采煤层深度的增加,特别在西部部分地段煤层位于奥灰水水位以下时,不排除断层导水的可能。
如本区西部部分地段15号煤层位于奥灰水位以下,在断层及陷落柱附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断层有导水的可能;
由于F1、F4、F5、F7、F8、F9、F10、F11为逆断层,故在F1、F4、F5、F7、F8、F9、F10、F11断层附近瓦斯气体容易聚集。研究区以正断层为主,故因逆断层引起瓦斯聚集而造成的煤矿瓦斯事故应不多。
3 结论及建议
采区内共揭露发育有14条较大断裂和200条小断层。断层构造分布为雁形排列呈北东向的有规律的间隔条带;探讨了五矿矿井断层构造对矿井15号煤层开采的影响,认为在断层附近开采时应预防瓦斯和冒顶事故发生。井田西部大部分地段15号煤层位于奥灰水位以下,在断层附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断层有导水的可能。
参考文献:
[1]于绍波.断层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之管见[J].山东煤炭科技,1998(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4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