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适时停留,等待思维之花绽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只有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形成一个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最大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课堂里应让“等”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教学上适时的停留,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让课堂开出朵朵精彩的数学思维之花。
  【关键词】数学思维;有效课堂
  在高效课堂、有效课堂的课改理念下,在课堂教学时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抓住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各种各样的分层练习,学生在课堂中不停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这些课堂中,学生缺少了喘息、思考、调整的时间,教师在教学中“行色匆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时我们要关注过程、适时停留等待,让学生有时间在咀嚼中反思,在思考中顿悟、在交流中碰撞,从而形成充满数学思考的有效课堂。
  一、“热车起步”在思维的启动处停留
  拥有汽车的人都知道,车辆在停放一晚后,行驶前都要先热车后再起步,这是汽车保养的常识。这个原理在数学教学中同样适用。上课后,学生能否立即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集中精神、积极思考将直接影响本课教学的效果。所以,经验丰富的老师,就会在上课的导入阶段,精心创设一个有趣、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也“热车起步”。
  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周长的认识”这一课时,学生在“周长”的概念学习中主要存在两个困难。一是学生对“长度”很淡漠,认为图形的一周就是图形的周长,二是由于对曲线段测量缺少经验积累,认为非直线封闭图形是没有周长的,针对这些教学难点,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借用小胖要减肥,爸爸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让小胖每天围着操场跑步跑一圈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景,先设计第一次小胖没有沿着操场边线跑而是跑到操场里面的情况,这时候教师适时停留提问:“他跑对了吗?”引起学生辩论,从而初步感知“边线”;第二次设计小胖跑步从起点跑沿着操场边线跑但是却没有跑到起点的情景,教师这是也适时停留提问:“这次,他跑对了吗?”再次的追问,学生的思维将引起碰撞,从而适时的形成“封闭”的这一概念。第三次设计课件与学生结合,让学生用手势比划指示小胖该如何正确跑步。通过这三次情景创设,教师调动和激发了学生“一圈”的生活经验,生动的实例,使学生形成了“边线”、“封闭”等数学概念,初步建立周长的表现,教师的一个适时的停留,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即时形成“周长是一周的长度”这一初步表现,从而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二、“装疯卖傻”在思维的困惑处停留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因为对知识的理解模糊,对知识运用的误差从而变得思路不清,而陷入了学习困境,在这个时刻,教师如果“装疯卖傻”,耐心等待、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表述自己想法的过程中理清思路,回过头来从新思考并发现存在问题地方,从而改正和调整自己思路的过程,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让学生的思维走向细致,并加深印象。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率”后,学生在计算125×(12×8)这种题目时,受刚学的乘法分配率的影响,将算式算成125×12+125×8,这个时候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错误的学生只会当时改正,但以后的计算中将会再次做错。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这个学生思维的困惑处及时停留。“装疯卖傻“地站在做错的学生一方,让她上台边演示边计算,解释自己为什么这样计算,同时不断的“挑唆”其他同学,使得“正反”同学提出反对意见,有同学从分配率的特点提出观点,分配率是a×(b+c)形式的,中间应该是有“+”号的但是在125×(12×8)中,括号中却是“×”号,所以不适用乘法分配率,又有学生提出如果把两道式子125×(12×8)和125×12+125×8分别计算,他们的答案并不相等。这时,教师的适时停留,让学生有机会对所学知识展开对比,分析,有机会对自我纠偏、改正,很好的深化了认识,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欲擒故纵”,在思维的跨越处停留
  从观察事物现象到发现本质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思维的跨越。这时教师应给予时间适当停留,让学生经历讨论交流、辨析,从而加深了理解,深化了认识,最后实现有效思维的跨越。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角的分类一课中,学生认识了平角、钝角、锐角、直角概念后,在做练习中出现一题:3点30分时针和分针形成(   )角。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填了是直角,这时候,教师适时的停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3点30分,时针和分针分别在什么位置,学生把时针指向了3,把分针指向了6。这时,教师并不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又让一个学生取下教师后面的钟,转动钟后面转轴让学生观察,所有的学生都全神贯注地看着钟面。突然,有学生发现,在3点30分时,时针应该是在3和4中间。这时候,学生当中出现了骚动,学生纷纷涂改自己所画的钟面,修改自己的答案,此后,再做9点30分这种同类型的题目,学生的正确率达到了100%。
  学生在这种适时的停留中实现了思维的跨越,从而突破了本节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四、“举一反三”,在思维的发散处停留
  小学生的思维形式多以集中思维为主,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产生思维惰性,从而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例如一题多解、运用举一反三等形式,从而达到发散学生的思维的目的。教师应该给予时间,在思维的发散处停留,让学生经历反思、修正和完善思维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将会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四年级“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一个“看角猜游戏”的環节,课件设计是出示一个被大长方形遮住一部分的三角形,只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猜是哪种三角形,并说明猜测的依据。前两次出示的分别是“露出一个直角”和“露出一个钝角”,学生马上拆除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因为有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课件验证,果然如此,正当学生高兴不已的时候,教师紧接着又出示了“露出一个锐角”的画面,大部分学生因为思维定势,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并没有给予揭晓谜底,反而反问:“肯定是锐角三角形吗?”这个“停留”让学生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的思维漏洞,马上更正和补充,有得说可能是钝角三角形,有得说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三种三角形都有可能,因为不管哪种三角形,它们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所以只露出一个锐角是无法确定三角形按角分类的类别。在这个开放性练习中,教师的及时“停留”,不但让学生打开了思路,巩固深化了对“三角形按角分类”的理解,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思考问题要全面、周密,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教学中,数学学习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体验、不断反思、不断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只有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孩子适时的停留,才会让孩子们参与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思考问题的思维更加活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更加深刻,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教师只有把握好课堂适时停留的艺术,才能让课堂开出一朵朵美丽的思维之花,才是真正有效的数学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