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二胎政策后学生的情绪疏导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校是公办住宿制学校,自从国家2016年宣布实施放开二胎政策以来,我校的二胎学生家庭两年来增加了不少。经观察和调研,我们发现,妈妈生了二胎之后,随之而来,第一胎大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行为与情绪问题,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孩嫉妒弟妹,争夺父母的关爱。如大孩对弟妹表现出敌意,不关心弟妹,不愿意分享,故意大吵大闹,用言语、肢体语言等表达自己很讨厌弟妹,严重时还会出现恶意伤害弟妹的行为;二是情绪不稳定。表现为焦虑、发脾气或退缩行为,与同伴相处常有矛盾,有的会失去过去掌握到的技能,行为更幼稚,模仿婴幼儿的举动引起父母关注,如要求喂饭、陪睡等。会诉说自己不开心,感到父母不再爱自己了。部分孩子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不听指令,对抗父母,严重者离家出走或伤害自己等;三是亲子关系紧张,同学关系不良,上课不在状态、作业问题、成绩下降等。这是我们教师碰到最常见的现象。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做好二胎家庭学生的情绪疏导?下面结合近年的实践探索,从家校层面予以阐述基本操作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引导家长稳定呵护
  作为二胎父母,想要给大孩长期稳定的呵护,需要做到以下五点:第一,父母怀二胎前要让大孩期待新生命的到来。走进大孩的内心,了解他的想法,看到他渴望被爱、感受到重要、被接纳等需求。尊重大孩,让大孩了解到生二孩的好处,保证父母对他的爱不变。二胎出生后,密切留意大孩的情绪变化,不明显减少对大孩的照顾,鼓励他和父母一起照顾弟妹,让他体会到自身价值。对于不合理行为与要求,可用忽视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缓解大孩的不良情绪。
  第二,给予大孩“退行”空间,设立与大孩的“独处时间”。当二胎出生后,大孩往往会更缠着妈妈,故意欺负婴儿或做坏事惹父母生气,甚至连生活能力都倒退了。孩子“退行”行为的背后想表达“妈妈,我很寂寞,不要总是照顾弟妹,我也需要你们。”因此,当发生上述行为时,请不要批评他,要理解和接纳他,让他得到一样的爱和满足。每天给予大孩单独相处的时间,陪他聊聊天、谈谈心、唱歌、画画等,大孩逐渐感受到你是重视他的、爱他的,就不会再蛮不讲理了。
  第三,生活中给大孩稳定的爱,并让大孩感受到被爱。大孩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稳定的、安全的,二胎对他就不会有太多的冲击。有专家询问一群孩子:“你们觉得父母爱你的,请举手。”结果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举手了,而父母却觉得很吃惊,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十分爱孩子。所以父母的爱必须是显性的、让大孩看到、听到、感受到。同时请定时地给大孩一定的肯定、赞美与认同。
  第四,切忌比较心理。有了两个孩子,父母会不由自主地想比较。不要对孩子说“妈妈最喜欢你了”。这种措辞本身就在比较,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合适的做法是告诉大孩,你和弟妹对父母来说都是很特别的,我们对你和对弟妹的爱是一样多,并列举大孩的可爱之处,让他了解自己“值得被爱”。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第五,淡然面对争吵,把纷争转变成正能量,让孩子成为情绪的管理者。两个孩子平时有些争夺、争吵是正常的。父母不必急着分清各自的对错与表明父母立场。通过教育引导,让孩子学会克制、学会尊重、学会照顾,甚至学会“延迟满足”。若孩子错了,给他创造一个单独反省的机会,千万不能当着别人的面批评他。
  二、指导教师“五法”应对
  作為寄宿班的班主任或教师,虽然代替不了孩子父母的角色,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孩子在校期间,与孩子进行以下活动,教会孩子情绪管理的方法,让孩子更懂得释放情绪、表达情绪,舒放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师可运用以下五种办法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方法一,让孩子把情绪“说”出来:教师鼓励孩子把情绪说出来,因为倾听孩子的讲话,就是一种治疗孩子情绪的方案。不管孩子说什么,教师尽管耐心倾听,接纳孩子的任何情绪即可,做到不评议也不否定。
  方法二,让孩子把情绪“写”出来:每天,班主任或者语文老师可以布置孩子写“心情日记”,写一句话即可,让孩子写出自己当天喜怒哀乐。如果孩子愿意与老师分享的时候,老师才能看孩子们的心情日记。
  方法三,让孩子把情绪“画”出来:让孩子画“房树人”,这是专职心理教师可以做的事情,孩子画出来后,教师通过图画来提问,引导孩子说出来,帮孩子理清情绪。
  方法四,让孩子把情绪“唱”出来:大声唱歌,是一种很好释放情绪的方法。班会课时,班主任可以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一起来高歌几曲。音乐课或者英语课上,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操作。
  方法六,让孩子把情绪通过团体运“动”释放出来。例如,活动一,“挤牙膏”。孩子们靠着墙壁赞成一条直线,两边的孩子同时往中间挤压,被挤出来的孩子回到边上继续挤下一位孩子;活动二,“冲出重围”。孩子们围成里外两个圆圈,外圈的孩子手拉手,里圈的孩子要尽量冲出外圈为赢;活动三,“滚人肉垫”。孩子们在平地是一条直线躺在一起,边上的第一位孩子开始转动身体从所有孩子们身体滚到另外一边。这几个活动的过程中,被挤压的孩子们会感到兴奋与尖叫,自然而然地把情绪释放出来,达到初步自愈的效果。
  三、营造阳光和谐氛围
  在学校整体层面,我们提出“彰显阳光心态,培育阳光生命,奠基幸福人生”,以大课程观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营造阳光和谐的校园氛围。
  1.建章立制,系统保障
  我校制定了《南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做到了心理教育制度保障、师资保障、课时保障、经费保障、场室保障。评价的创新改革是我校亮点,2016年投入使用的评价手册《成长阳光树——小学生可持续发展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健康”与寄宿学校的特点,设计了12项序列化三级指标。如,一年级评价观测点是愿意上学读书,初步适应学校生活;愿意参加集体的活动,乐于跟小朋友交往;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些控制能力,在不该哭泣的场合,能收住哭声;不应一点小事就发脾气等。   2.心育课程,活动多样
  ①心育课程,团体辅导。在高年级开设心理课,由专职心理老师任教,内容包括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学习、积极成长五大主题。覆盖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全校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学生组成小组参加每周的课程超市,设计了我说你画、“盲人”旅行、风雨同行等活动,逐渐帮助孩子们建立规则意识,学会跟人友善沟通,合理表达自己等。
  ②活动多样,丰富心灵。5月25日“吾爱吾”心理健康月活动。以“关爱自己,给力心灵,健康成长”为主题,开展有趣的“爱的抱抱”活动,心协成员们穿上熊猫玩偶服,用“爱的抱抱”传达着他们的爱心,吸引同学们的目光和热情参与,反响热烈,达到预期效果。丰富的亲子体验活动。每年均举办大型的校园文化节,重头戏是亲子活动,如2015“地球村的聚会”国际文化节中,开展“七大洲亲子运动会”,孩子们人手一本“护照”,与家长共同参与趣味横生的亲子活动;2016“最美佛山”文化节开展亲子陶艺活动;2017“爱在春天——学会感恩,珍爱生命”活动;2018“放飞梦想,快乐成长——四年级成长礼”等,对于寄宿学校的孩子,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童年安全感,有助于良好的亲子交流。
  以养成教育结合开展活动。如小学生课堂常规养成、内务自理比赛、安全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润物细无声。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在体验学习中,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都被调动起来,亲身经历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烙印。
  3.加強宣传,营造氛围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利用心理健康黑板报、宣传栏、心语手抄报等宣传心理知识。例如,三月的心理健康黑板报就是以情绪为主题的系列说明,内容包括:人类的基本情绪、如何控制情绪、怎样拥有积极情绪等。其次,“小海星广播站”每周也给大家带来了绽放心灵之花的雨露,深受学生欢迎。还有“心语信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私密的倾诉平台。学生有任何心理困惑,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把小秘密投进“心语信箱”,心理老师会通过书信的方式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努力搭建各种平台,细心呵护学生的成长。
  总而言之,问题孩子的背后,都隐藏着家庭的问题,如何疏导二胎政策后学生的情绪问题,需要家长、教师、学校三方通力合作、携手前行,才能给孩子一片温暖的阳光,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