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萨提亚教育法助力二胎家庭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笔者的教育实践与总结中,笔者发现一些二胎家庭中存在着有心理困境的长子女,并且通过一定的走访调查与深入访谈,笔者发现以萨提亚教育法为理论指导下的家庭教育,能够将解决问题与预防问题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家庭问题,也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子女的自尊感与家庭的沟通模式都能得到一个很好的提高,并且家庭的规则与秩序也会得好很好的改善,因此笔者今天就以萨提亚教育法助力二胎家庭教育为题,进行一个简单的议论,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发读者们的共同思考,思考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共同推进家庭教育的的完善与成长。
  关键字:萨提亚教育;二胎家庭;二胎教育
  我国人口众多,拥有世界1/5的人口,存在着很多的人口问题,我国也在不断的对不同的人口问题提出和更新着不同的人口政策,在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决定放开单独二胎,大大增加了适合条件的夫妇再次生育的可能,自从这条政策实施之后,很多独生子女转变为二胎家庭中的长子长女,在这个角色的转变过程中,很多子女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我们提出要使用萨提亚家庭教育法进行二胎家庭教育,从个人和家庭的两个角度入手,帮助家庭和家庭中的存在心理问题的子女走出困境,恢复和谐稳定的家庭规则,预防和治疗家庭中存在的问题,摆脱因为二胎问题所带来的家庭困境,本文展示了两个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两个真实案例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对读者有一定启示。
  一、案例
  案例一:男孩希希,一年级上学期在妈妈的陪伴和教育下各方面都表现非常不错。课堂上能积极举手发言,自律性也非常强。课间也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没有一个月就交了很多的好朋友,甚至会自己约同学一起踢球。
  但是这样好的状态在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慢慢出现滑坡。孩子的作业开始有点丢三落四,上课有点恍惚。我们和家长反馈,家长就说因为怀老二反应大,精力不足,对孩子的督促迟缓,以后会注意。当时我们也没有在意,几个科任老师想着在学校盯紧一点,尽可能减轻家长的一些负担。但是到了这个学期(二上),随着希希的弟弟出生,希希的状况更加突出。课堂上总是有意无意地歪过头或者干脆明目张胆地和旁边的同学说笑,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好不了几分钟又“旧习上演”,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得有点紧张。他和之前在一年级的几个好朋友总会时不时干上一仗,就比如最近的一次,他无缘无故用水杯敲另一个男孩的头(曾经的好朋友),这个男孩子没有还手眼泪吧嗒地告诉我,希希还起了高调:“你哪只眼睛看到是我?”最后在同学的指证下承认打了别人,但是还是不承认用瓶子,说只是用手轻轻打的,而且还在最后加上一句:“谁叫他以前绊倒过我呀!”
  案例二:小昊是班级的班干部和大队委,成绩一直很优秀,一年多之前,家里多了个弟弟。曾经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小昊,之前是个啥表现呢?兴趣广泛,学习自觉,自觉到什么程度呢?他的家长曾自豪的告诉我:哪怕爸爸妈妈追电视连续剧,他依旧能客厅弹着悦耳的钢琴,而眼睛却从不瞄电视机一眼,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古诗,他一般在妈妈接他放学的车里完成,从不需要爸爸妈妈担心。没当哥前,他就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别人家”的孩子。一年前,他的角色转变为:哥哥。弟弟的出生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的困惑,或感觉他心理上并没有太大的落差,作为班主任,发现小苗头也仅有几次。有一次,他在课室里无精打采的,说是以前都是由妈妈接送他上学,今天由一个阿姨来接,他不高兴;又有一天,我带队放学,恰恰是爸爸接他,爸爸不像妈妈有耐性,隔着马路就大喊:昊,我在这边,快过来。孩子不好意思地看着我,感觉他想向我表达:对不起,爸爸少来,不懂规矩。还有一次则是上课发呆,犯困。
  二、案例分析:
  两名孩子的年龄正是个性和思维逐渐形成的时刻,通过观察,结合同学和老师的反馈,再加上与家长的电话交流,果不其然,两位的这些表现都是“二孩效应”惹的祸。在有了弟弟之后,家人的关注程度明显减弱,希希就产生了心理不平衡,在小昊的案例中,小昊也因为平时由于妈妈接送变成爸爸接送变得有一些不适应。他们感觉到父母的爱被弟弟妹妹分享了,失落感油然而生。
  那么,作为班主任该如何正确地处理希希的这些问题,化解“二胎”给这个家庭带来诸多不便呢?我从以下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情理交融,协调家长教育方式
  这个学期发现两位身上的问题后,我找他们好好地聊了一次。交谈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内心对家长有很多的埋怨,比如說在出现问题或者错误的时候,对于大孩和弟弟妹妹的态度不一样,对于大孩的问题经常是以说教责骂为主,孩子的心理落差较大。
  针对孩子们的这些情况,我觉得需要让孩子的家人明白问题所在,并尝试通过帮助孩子的家人改变家庭教养方式,大家一起齐心协力解决问题。
  于是,我特地将希希的妈妈约来学校,并让几位学科老师反馈希希在课堂和作业中的情况。和家长一起剖析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最后达成一些共识:
  多陪伴孩子
  在平时要多陪伴孩子,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交流出现的问题并且去尝试着去解决问题,不能任由问题发展甚至恶化。
  (二)搭建平台,为二孩家庭创建空间
  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现在很多家庭面对两个孩子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苦于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是我尝试从班级中找到一个比较热心的二孩妈妈组建班级二孩家庭微信群,大家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探讨带二宝的经验,交流大宝或者二宝的学习情况等等。大家也可以将平时的苦恼与困惑以及遇到的问题说说,大家集思广益帮助出谋划策。他们经常组织一些外出的活动,线上与线下互动,不单是希希家,其他二孩家庭很多问题在这个平台中得以很好的解决。
  (三)正向引导,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作为老师要多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定期与其他老师了解孩子在课堂的表现,抓住一些细小的变化与进步在全班进行表扬,让他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多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有意识地朝着有责任、敢担当的方向迈进。   三、萨提亚教育法的重要性
  2013 年11 月15 日,国家在提出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启动了“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可生育“二胎”的政策。紧接着在2016年政府又颁布了“全面二孩”政策。随着政策的放开,陆续有家长表示想要二胎。很多家长也反馈在时间和精力上就开始出现力不从心,如果家里有老人宠溺孩子,有些规则和要求就不能严格执行下去。每个家庭中的大孩都会表现出不同特点,需要改进的方面也比较多。其主要表现在大孩的心理不平衡,心里失落感明显,学习表现与成绩受到影响等等。
  而萨提亚教育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个人自尊的提高与高通的改善,能够帮助人活的更加自由,更加人性化,最终达到内外一致的效果,因此,这对中国家庭的启发很大,中国家庭目前存在的很大的问题就是夫妻总是以吵架和指责甚至是命令去解决孩子存在问题,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的自尊被抹杀,同时孩子也不会去尊重和注重别人的感受,有时候很多人面对这种创伤不能接受,会出现抑郁等心理疾病,通过笔者总结比较,发现这种在指责和争吵中的家庭所教育出来的孩子比较内向和自闭,甚至一生都没有安全感,在这个过程中也很渴望爱,所以萨提亚教育法对二胎家庭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萨提亚教育法来指导二胎家庭的教育,让孩子意识到家庭是一个整体,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家庭的新规则。
  四、萨提亚教育法的家庭启示
  对于二胎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最初来自于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形象或者行为影响着子女的未来发展,这也是影响他们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我们必须得承认,子女最基本最初的生活规范、规则程序与习惯是来自于家庭,儿童的道德规范的习惯也依赖于家庭,儿童的行为也是通过模仿父母得到的,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的饮食方式穿着打扮,说话语气习惯等都直接地影响着孩子,很多孩子就连他们长大之后都是与父母特别相似,这说明父母的基本行为与思维模式对于孩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幼儿渐渐改变并形成习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缺少生活经验,没有形成的思维习惯和程序,所以只能通过后天模仿得到,父母的言行性格等各方面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孩子的幸福感、积极性、创造性都在被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儿童情感起源于父母的爱和家庭,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是孩子形成最初的情绪、调控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萨提亚教育模式就可以帮助父母对二胎家庭进行指导与教育,在二胎家庭中的父母要和孩子正确的沟通、心理疏导,才能避免发生一些问题。
  笔者总结发现,通过使用萨提亚教育模式接入二胎家庭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二胎家庭尽快走出心理困境,提高家庭抵御风险、迎接挑战的能力,预防家庭危机的发生,能够帮助家庭主人客观对待二胎,让孩子找准自己的家庭定位,走出心理困境,不仅如此,通过使用萨提亚教育模式还能够帮助家庭气氛趋向平等和睦,家庭的成员的情绪能够得到控制,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同时可以让家庭成员认识到家庭规则的存在,改变消极的家庭规则,成长为一种积极的家庭规则,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秩序,促进家人与家庭的和谐稳定。很多人在教育过程中并不会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所以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家长可以参考萨提亚教育模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利用萨提亚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只有家校合一,建立一定的联系,将孩子的心理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孩子才能重拾信息,找回属于自己的自尊感和自我价值感,拥有健康的心理,这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面对班级中二孩家庭中的大孩,我们班主任和老师一定要和家长们一起携起手来多引导,多鼓励,多关心大孩们的点点滴滴。我相信这些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一孩家庭生育意愿调查.21世纪经济报道.
  [2]冀紅红,赵英.国内外儿童消极情绪的研究综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5).
  [3]姚引妹,李芬,尹文耀.单独二孩政策下独生子女数量、结构变动趋势预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45卷,1期.
  [4]戴旒茜.2至10岁原“独二代”子女对“二胎”手足接纳度的调查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