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多元化声乐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多元化教学已经成为教改的重要趋势。对于声乐教学而言,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学习氛围的营造及声乐人才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实施多元化声乐教学的必要性入手,来分析声乐教学中的不足及其实施多元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多元化;声乐教学;高校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民族声乐的创新及发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构成部分的声乐在发展过程中,给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声乐教学中,既要融入民族特征及个性,还要融合其他声乐艺术,以推动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营造出多元化的教学氛围,为声乐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教学模式。
  一、实施多元化声乐教学的必要性
  (一)民族的多样性特征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尤其是音乐。而民族声乐则是多个民族音乐融合的产物。但是,由于各个民族聚居地的不同,导致其在民族语言上存在极大差异,而这种语言特征的差异也导致其在声乐演唱方式及审美形式上存在极大差异,民族风格的不同以及相互的融合,则形成了多元化的声乐。诚然,在声乐教学中,也应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营造声乐学习氛围,以适应声乐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二)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经济的全球化推动着世界各国间的交流,使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更加密切。在各国的文化碰撞中,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民族声乐。当前,我国民族声乐在借鉴美声理论及唱法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自身的民族特色,形成了多样性的民族声乐。当然,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更加深入,我国的民族声乐也受到其他国家的关注,而要被国际社会接受我国的民族声乐,就应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声乐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民族声乐内容丰富,比如歌曲、戏曲、说唱等,都具有较强的艺术美感,而高校多元化的声乐教学模式则是音乐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民族声乐是应用民族语言及民族审美来展现民族音乐的风格,抒发民族情感。为此,在继承及发扬民族演唱艺术精华的同时,还应吸收借鉴西方的美声唱法理论及教學模式,进而丰富和发展民族声乐,并形成科学性、民族性及艺术性的歌唱艺术。
  当然,发展民族声乐需要从现实需要、历史及文化的角度来审视,需要处理好借鉴与继承间的辩证关系,以全球化文化思维来探讨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如果没有文化交流,音乐发展就会陷入困境,而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则能够更好地尊重和了解人类文化,应用多元分流的声乐艺术,能够推动多种艺术融合,进而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世界性发展。强化民族声乐理论构建,使其成为独特的理论体系,是实行多元化声乐教学的重要条件。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我国传统声乐理论在传承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发展,在继承传统文化赋予的新特征下又具备了现代化的特征,将现代人的文化审美及心理融入其中,不但保存了民族声乐中的民族文化因素,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良好的声乐生态文化环境,形成了声乐审美的新理念。为此,为了适应声乐的现代性,则必须在声乐教学中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推动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民族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材缺乏权威性
  同说唱、戏曲及民歌不同,民族声乐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民族声乐的受众又不能同美声、流行音乐相比,且其教学设置也仅在部分高校存在,进而使其教学内容缺乏完善性,甚至采用曲谱教材进行教学。同时,民族声乐教学未被足够重视,许多高校的声乐教学中仅针对于流行较为广泛的乐曲进行授教,声乐知识也过于笼统。如此一来,声乐教学的教学效果就难以达到理想标准。
  (二)去民族化现象严重
  当前,许多声乐教学都非常注重欧美声乐及美声唱法,注重流行音乐的教学,对民族声乐则及不重视,一些优秀的民族声乐也在美声唱法的改编中变得不伦不类,毫无“民族性”而言,这样的教学课程是难以培养出具有民族个性特征的人才的。尽管人们也认识到民族声乐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声乐教学中去民族化的现象。
  在纠正去民族化声乐教学的同时,则又出现了纠正过度的现象,即产生了“原生态”化的教学极端。有些高校在原生态教学中弥补了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诸多不足,但这种唱法无理论基础,其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都尚未成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三、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策略
  (一)构建和完善民族声乐教材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学生能够利用对民族音乐概况的了解和学习来弥补其纯技巧训练的不足,指导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及理解,注重民族声乐中的民族特征,并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为此,需要对声乐教材进行完善,构建适合我国民族特色及社会现实的民族声乐教材。当然,在教材的编撰中,应充分研究民族戏曲、声乐传统,汲取民族艺术家的演唱艺术经验,注重民族声乐视野的拓宽,进而构建完善的声乐教学体系,以不同经典曲目中的不同艺术形式来展示民族声乐不同的演唱技法和表现手法。同时,还应在发扬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声乐元素,以不断繁荣和发展我国民族声乐艺术。
  (二)注重声乐艺术的融合发展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注重多种声乐艺术的融合发展,以声乐的多元化来推动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为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注重多元化因素的融合利用,推动民族文化的迸发。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将传统唱法同其他国家的唱法进行交流碰撞,寻求出多元化的发展及教学道路。当然,这种融合式教学需要教师首先充分理解和发掘多元化的民族文化积淀,在继承民族个性及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融合发展,营造多元化的声乐教学环境。这需要高校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教育,避免教学的过渡西化。同时,还应树立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理念,立足于民族,借鉴国外,进而推动本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于莉.多元文化视野下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窥探[J].黄河之声,2018, 16: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87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