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学校《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是围绕种植专业所展开的为了实践现代农艺技术效果而整理规划出系统、科学的专业学科教育。作为职业高中现代农艺专业的基本专业课程,《植物生产与环境》的课程综合了有关植物本身、土地营养以及生长环境等多方面专业知识的整体教学,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利用植物的相关知识来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相对于农业类的其它学科《遗传基础》、《林果生产》等,《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学习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是一门将理论付诸实践的专业课程。
  【关键词】中职学校  植物生产与环境  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17-02
  《植物生产与环境》是一门信息量庞大且涉及范围涵盖农、林业以及环保等方面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适合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学生可以在学习《植物生产与环境》这门学科的过程中解放自己学习农业的思维,实践创新。本文正是在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农学类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旨,简要分析以及概述该学科的课堂教学以及教育指导的具体方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创新意识
  自主学习可以最大力度发掘学生自身特点和优势,让学生自由捕捉知识点以及实践农业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以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产与环境》科目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思考和创新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
  比如在进行第二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内容教学之前,我们就很有必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比如让学生思考影响种子萌发过程的环境条件有哪些。学生自然会根据目标去自主捕捉相关知识点,获得信息的方式可以根据常识推断,也可以寻找理论依据,更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实践验证,而这所有的自主学习行为都是为良好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二、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研究创新方法
  我们把“产生疑问”当作培养“创新能力”的“点金石”,因为我们知道一切创新行为都源于学生内心中所谓“思之不解,求之不得”,尤其是正处于思维裂变阶段的中职学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思维更具灵活性,对未知领域充满强烈的好奇心,那么给学生创造出可以充分提出疑问的空间,正是引导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
  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借助疑问去积极探寻研究课题,那么在探寻研究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萌生创新能力以便更有效地辨别、分析或者是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大胆地提问、质疑、反驳、挑战甚至是推翻现有的科学理论,让学生有充分的信心去设想甚至是实践,要让学生在追求“自我真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大胆实践,验证创新结果
  《植物生产与环境》这门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必须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得以付诸实践才能在《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学习上培养出创造能力。最直观的做法就是打造“试验田课堂”,用实践行动孕育创新能力。
  接着之前的例子说: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不是单纯的水、阳光以及空气,而是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那么所谓“适量、适宜和足够”仅仅利用理论无法进行准确、充分地表达,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行创新发挥、亲身感知。学生借助实践确切地掌握了“适量、适宜以及足够”的度量,在得出正确结论之前的所有论证实验行为其实就是培養创新能力的过程。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改变之后,学生获得了自己的“创新果实”。
  也许在当下这个“创新果实”并不成熟甚至是不成功的,但是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能演变新思维的过程,而某一个新思维的诞生也许就是一颗新农业力量的萌芽。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积极鼓励学生摒弃循规蹈矩以及照本宣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打破常规、勇于实践的作用下继续放大。
  农业是决定人类生存、生产的首要条件。我国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有关农业技术的科研和传承工作。作为农业类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肩负传承农业技术的伟大任务,在帮助学生实现提升自我价值适应高速发展的科技、经济大时代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出具有新能量、新思想、创造力十足的全能型人才用以辅助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新农业模式的形成、实现农业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汤佳乐,程放,黄春辉,曲雪艳,徐小彪.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2:88-89+135.
  [2]杨晓明,潘中耀,于恩厂.中职学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与优化措施[J].河南农业,2017,22:126-127+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