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嵩山高万尺,禅意流千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岳嵩山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将相、名人墨客登高望远、禅悟静恩、避暑赏游之地。相传北魏年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始传禅宗,在“达摩洞”中面壁10年,修心性、创禅武、悟大道、普惠众生。嵩山少林寺也因此被誉为“禅宗祖庭”,是世界禅宗文化的发源地,声名远扬。
  关键词:郑州园;设计;景观特色
  1郑州园项目概况
  郑州园位于南宁园博会中华城市展园南片区,占地面积2240m2。场地背倚山林,东高西低,高差约为7m,地形变化丰富。
  2郑州园总体设计
  郑州园运用传统造园手法,着重体现嵩山文化和景观,描绘禅意嵩山,讲述寻禅悟道,实现修身惠民的人生哲学。全园分為“问嵩”、“静修”、“普济”3个景观序列,对应“到达、进入、回望”的体验空间,联系有机、步移景异、环环相扣、逐步升华,不仅塑造出东方园林之美景,也为游人营造出冥想与思悟的意境空间(见图l、图2)。
  第一篇章“问嵩”,展现禅意嵩山。“嵩”与“松”谐音,王维诗云“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入园处借鉴东方古典园林中欲扬先抑的手法,迎客松、禅意山石、“嵩风”照壁——精心布置的松、石、壁,让游客仿如时光穿梭,进入到禅意嵩山的意境中来。“嵩风”照壁描绘嵩山的壮美图景,犹如古诗所描述的“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一路沿溪花覆水,数家深树碧藏楼”,沿阶而上的“嵩山六景”斜面浮雕墙绘有少林寺、观星台等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对面山石耸立、花覆水岸,吸引游人于山水环绕、花香鸟语间入园识嵩寻禅(见图3)。
  第二篇章“静修”,“修佛何必依山居,此心安处即灵台”,灰墙褐顶、矮墙竹径,营造禅悟的静思氛围。入口深褐色屋顶源自禅宗祖庭——初祖庵屋面,取中州传统建筑形制。步入建筑,迎面落水幕帘,对主庭院空间进行半透明遮挡,沟通内外、虚实相结,使心境空明虚淡。经回廊,进入“静修”主空间,中央为四面环水的静修台,碧水与莲荷、绿草与建筑、天色与水光、心性与禅意融为一体。置身其间,静心修身,无我无相。主空间两侧,一侧为瓦屋,瓦浪铺地,墙植禅意古松;另一侧为水房,净心池静影浮光,洗涤尘埃(见图4)。墙壁上分别雕刻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十年面壁”、“只履西归”的故事和少林功夫演武画卷。素墙与绿竹掩映间寻求心静,水镜与山岚迷离中探索正道。沿阶而上,渐入山林深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有松涛阵阵、竹林幽幽,又有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林泉致胜。
  第三篇章“普济”,正可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辗转和曲折中走出、踏上“山顶”,站在全园制高点的“普济台”,全园美景尽收眼底。台中央设“嵩山石”,尽头依山傍水设“聚贤亭”,为宋制式歇山亭建筑,题有楹联:“格物致知循大道,正心修身为黎民”。行至水源处,于聚贤亭上阅尽世间沧海桑田,天上云卷云舒,诠释问嵩寻禅、修身得道、惠济百姓的正道。拾级而下,回望次人口,嵩山胜境“嵩门待月”映入眼帘,旁题“嵩山高万尺,禅意流千秋”,点睛收景,回味无穷(见图5、图6)。
  3景观小品及植物特色
  景观小品进一步阐述嵩山“禅”文化,浮雕景墙展示的是达摩祖师寻禅故事、少林功夫演武情景;石灯笼、惊鹿器则是传统禅意必不可少的小品;主体空间内展示的莲花蒲团则是让人对空间进一步感受。郑州园采用松、竹、月季、莲荷等特色植物。其中(1)乔木:罗汉松、造型油松、菩提树、玉兰、垂柳等(2)灌木:月季、金桂、红枫、朱槿、茶花、南天竹等(3)地被:满天星、雏菊、文殊兰、细叶芒、地涌金莲、蒲苇、荷花等。
  4总结
  “嵩山高万尺、禅意留千秋”,郑州园汲取嵩山特色文化与景观,融合中州园林特征,营建一个供游人游赏、体验,具有郑州地方特色的禅意园林。
  (责任编辑禾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