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野花组合营建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结合实践与应用的基础上,详细介绍野花组合的植物选择、地块整理、组合播种、灌溉、间苗、除草等栽培养护管理过程,并针对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花卉组合;栽培与应用;养护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野生花卉是构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作为培育和研究新品种的种质资源和构成生态观赏景观的优秀资源。野花组合营建要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在充分研究营建地与花卉种类的契合度之后,运用有科学性的指导方法进行播种管理,以达到将自然引入城市,城市融于自然的目的。
  1野花组合营建技术
  1.1场地选择
  对场地进行分析处理,是在进行播种试验前的必由之路,包括对场地土壤类型、pH值、N、P、K及微量元素、湿度、疏松程度、海拔、光照强度、环境温度测定。大部分植物喜欢中性或者偏酸性疏松壤土,不同植物对于光照、养分、温湿度等环境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1.2植物的选择
  野花组合植物种子的来源主要有2种形式同:①利用已经引种驯化的花卉品种模拟自然生境,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景观效果。这种选种方式更加成熟易操作,成功率高,且景观效果良好,侧重于野生花卉的应用推广。②对未普及的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后进行混播。在种子成熟的季节,在野外进行花卉种子的采集,在引种驯化后混合播种,其更加关注花卉的引种驯化方面。这种选种方式更加贴近自然情况下生长的植物群落,富有野趣。未经驯化的品种可能会产生不适合观赏的效果,存在一定的风险。
  混播植物种类的确定和对不同野生花卉种类的了解程度是营建一个长期稳定的野花草地的必要元素。场地和邻近区域现有的野生花卉种类及当地关于野生花卉的文献都可以为混播种类的选择提供方向。根据不同场地的情况及景观要求,可以在考虑野生花卉对场地的适应性,花色、花期等观赏性,降温增湿等生态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花卉种类(表1)。
  在组合营建时,通过综合野花组合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花卉的观赏特性、养护管理难易等方面,筛选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养护管理方便、有一定生态保护作用,如吸引授粉虫、促进其他植物生长等的花卉品种。选用一串红、波斯菊、金鸡菊、百日菊、蓝蓟、虞美人、大花飞燕草、福禄考8种一二年生花卉,紫花苜蓿、满天星、宿根蓝亚麻、百里香4种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常夏石竹进行组合播种。
  不同植物搭配种植既避免单一景观引起的视觉疲劳,又延长了观赏期,做到多季有景。波斯菊、百日菊、一串红是长花期植物,虞美人、金鸡菊、大花飞燕草等花型优雅、花色艳丽,宿根蓝亚麻、蓝蓟、紫花苜蓿有极高的生态学价值,是优良的农田缓冲带植物,百里香、福禄考、常夏石竹植株矮小、花型独特,在竖直方向上可以平衡景观结构。“一+多”的花卉选择方式使花卉的组合价值突出,最大限度地展示花卉的特点。
  1.3播种技术
  1.3.1播种时间。不同的播种时间会给野花组合带来不同的景观感受。播种时,应提前对不易出苗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不同的种子有着不同的生长温度,一年生花卉一般选择春播,以期获得更佳的景观效果;多年生花卉一般推荐秋播,为种子打破休眠提供充足的条件。花卉种子一般较小,下雨造成的土壤结块会对种子出苗造成极大影响,在播种时要选择晴朗无风且3天内无雨的天气。北方地区一般在3月底~4月中旬进行。1.3.2播种密度。播种密度是野花组合营建的核心,适宜的播种密度,可以营造既贴合自然又观赏性良好的景观。播种量和花卉出苗成活率决定植物群落的密度。播种量太小,会使植物的覆盖率过低,易被杂草入侵,影响景观效果;播种量过大,可能导致群落在生长后期出现种间的恶性竞争,个别速生品种生长旺盛侵扰弱势的种类,并使大部分多年生花卉出现萌发受阻、生长不良的现象。过高的播种量会降低出苗成活率。有研究者发现,若按推荐播种量的4倍进行播种,出苗的种类会大幅度减少,过高的种子量会使优势品种占据大量的生存空间。一般在野花组合营建时按照1.5~3g/m2的密度或推荐播种量的1.5倍进行播种。即使是同一个野花组合配比,播种量也要根据建植地立地条件、景观效果的要求、杂草控制情况进行调节。1.3.3播种流程。野花组合的播种方式主要有撒播、条播、点播3种,具体选择依据地块形状及效果要求。此次育苗方式选择实施过程简单,营建效果较佳的条播。①除草:首先把播种区内杂草采用人工或机械清除干净,并及时将杂草移出播种区;②灌溉:对干燥的土地进行灌溉,增加土壤湿度,提高出苗率;③整平:待土壤微干,对高低不齐的地块进行整平,把大土块移出;④整畦:根据实际需要规划种植区域;⑤开沟:以沟间距30cm的宽度进行播种,深度在1.5~2.0cm,可根据花卉种子大小调整开沟深度;⑥播种:将要播种的花卉种子混合均匀,在播种过程中不断搅拌,防止种子因大小差别造成分层;⑦覆土:覆土0.5~1cm(其中虞美人等种子极小品种,不覆土或少量覆土);⑧压沟:覆土后,适当镇压土壤,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⑨覆盖:最后在地块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温保湿,抑制杂草的生长,避免种子被风吹走以及野生动物的觅食,延长花期,增加密度。
  1.4后期管理技术
  大多数野花的适应性极强,不需要精细管理,适合应用在城乡绿化中。
  1.4.1浇水灌溉。播种后使用小喷壶于早晚淋水,避免出现由于灌水而造成的種子浮出土表的情况。待种子出苗后,撤去覆盖物,继续使用喷壶浇水,在出苗期内一直保持土壤表面湿润。直幼苗大约长至30cm。改为1~2天1次的人工喷灌,并逐渐减少灌溉量,最后保持1周浇1次透水,在喷灌时期尽量下午浇水,减少水分蒸发。
  1.4.2间苗、摘心。为了保证花卉株型优美、增大开花量、延迟开花期等,应对生长密集的组合进行间苗处理,对部分花卉进行摘心、摘叶等处理旧。如满天星在长至7~8片叶子时摘心,宿根蓝亚麻在长至6cm左右去顶等等。   1.4.3除草。控制杂草是营建成功的野花草地的关键,杂草会抢占花卉的生长空间,对野花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从营建之初就进行杂草的处理,在对场地除草后,对场地进行深翻土清根处理,把场地内遗留在土壤内的植物根系清理出场地,去除约15cm的表土,进行底土播种。在生长过程中,在播种的第20~40天时进行除草。这段时间内的植物已经出苗,但根系未稳,在这段时间内除草,可以最大限度地根除场地内的杂草。此外,播种前还可以采用太阳能高温除草、土壤熏蒸消毒剂除草、广谱除草剂除草等多种方法。
  1.4.4补种。野花组合中,各个品种的出苗率不尽相同,为了保证野花组合的覆盖率与景观观赏性,延长花期,减少杂草等的生长空间,需要在大部分种子出苗后对未出苗的品种进行补播。补种时要避免对已出苗品种造成伤害。通常在秋天对多年生野花进行补播,在早春对一年生野花进行补播。
  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波斯菊、百日草、苜蓿等花卉适应性强,生长繁密且植株或高大或密集,竞争强势,成为组合中的优势种,抢占生长资源,不利于景观的建设。建议在应用时适当减少这些优势种的播种密度,营造视觉平衡的景观。
  由于试验地属于废弃地,地块内残存大量杂草种子。虽然在播种之前对土地进行移土除草处理并定期除草,但在整个营造期内,在试验地中仍然存在杂草。建议在营建野花组合前对营建地提前1~2年对杂草进行预处理,或者在播种野花组合前利用强力除草剂进行除草。
  3结语
  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使得人们越来越注意生态景观建设,对于野生植物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野生植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从单纯的野生花卉资源调查,到尝试进行引种驯化,进而更加关注其生态效益,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
  在我国野花组合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其景观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使其在未来的景观构建中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应用花卉时,需要明确如何筛选利用野生花卉资源,形成优美景观、稳定生态系統;如何配置野花组合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景观,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如何在应用推广野花组合时正确的建植与管理,节约资源,创造经济价值。以上都是野花组合应用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