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完美追求,悟禅入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洪郡

  明代袁中郎说过一句话:“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瓶史・好事》)。此话虽不免有些偏颇,但人活着若真无一种癖好,似乎亦难想象,太闲时岂不无聊?而且,对于某业,惟有好而成“癖”,方得成就,也惟有“癖好”之人,与其交往才有趣致。
  赵金文,以画画为癖好,看其画面,阳光明媚,兴趣盎然。他笔下的侗寨苗乡,可爱少女,光色亮人,各具其态。他经营画面可谓惨淡经营,素描、写意、用色、布光、审美取向、透视方法,都无不求其精。
  国内画少数民族题材的可谓不乏其人,但赵金文的人物作品,已然独有面目,离开老远一看,就知道是他的画。从他的人物画中,尽管可以看出汲取过哪家哪派,但已分明不是原汁原味。其间,有他自家的支炉灶。他的构图极尽二维空间之经营,人物的背景虚化处理,几欲与人物融为平面一体,形成强烈的装饰意味与浪漫情调。他在营造视觉的矛盾中又能抓住主题,存细微处下足了功夫。
  赵金文是一个绘画能力很高的画家。他立足于本土文化,又是一位勇敢的实践者,切优良因素为我所用。他利用中西等多种技法的渗透互融,更为凸显中国画在造境与写意方面的长处。他力求在中国画特有的材质性能空间里开拓出最大的审美范畴。他的用色讲求明快鲜丽而又不失沉稳雅洁。
  如此的工笔人物画风,其追求可谓自然顺畅,雅俗共赏,直指人心向往的一份恬静与真感动。赵金文深知“搜妙创真”之重要性,于是他深入到云贵高原的高山密林深处,与夜郎古国侗寨苗乡的人群长久生活在一起,得自然灵性之蒙养,叹人性之大美。他拍了不少照片留存。他是一个很好的摄影师。但是,他的绘画作品却绝不是自然物象的简单翻版,而是一种能动的“代人生而言”的再现,是主观笔墨和客观物象的“神遇而迹化”,是“入乎其内,出平其外”的。
  赵金文的审美是建立在人性之大爱的基础上。他通过自己的绘画真言,以最贴合心灵颤动的艺术技巧,把自然界性灵中最动人的美瞬间捕捉并遁入色空轮回,让我们倍感久违的淳朴与原始的响动,那是大音,是无状之状,是无量的递增境界。赵金文信佛,佛家讲究破障,无世俗欲望之困扰,求得快活大自在,切冥冥之中自有佛性,心地宽广平静,什么困惑之事都不是事儿,无所谓苦累,无所谓大悲大喜,更无所谓矛盾,那是独享的大美,何必多言,更何况他人之言?
  在赵金文的画面里,除了精神气韵方面的生动流畅,关于题材中的苗家女子们都有着深深信仰。她们的服饰与微笑使得我们顿生一份崇敬与严肃,那是种不可侵犯的天然之美。他也许就是要通过苗家女子的精神状态来畅快无阻地表达他心中的神圣信仰吧。这是神明的光辉与福音,也是真实不虚的现实原型。而所谓互相攀比于世俗基础上的我们又有几个人具备着清澈的审美的眼睛呢?
  赵金文目前喜于大画创作,从画面能感受到他无尽而圆浑的能量,就像他最近的用色:沉稳、雍容、神秘。而画面背景的处理更是虚灵到高妙处,人物的写实除了以形完神,更是以象捕神而生形,其间自有气场流动,变幻绝伦。
  赵金文是勤奋而执着的。听朋友说他当年在北京小汤山一住就是4年,每天不是画画,就是修禅,物质简单,生活单调。但他却是空明快活,画艺飞进,除了技近进于道,更是陷入了精神的轮回与极乐。
  所以,画家赵金文不但性灵而且大气,身上更具一份禅意,诸般气质决定了他的绘画艺术是质实而空灵的,其画面严谨性与生动性的完美结合在当今画坛将趋于一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