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川蜀地区古代诗歌意境对于古典园林造园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四川地区古代诗歌和中国古典园林为研究基础,根据现代心理学、美学和诗歌学,从审美和创意角度,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情况,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方法,研究四川地区古代诗歌和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和创意方面的融合。
  关键词:古代诗歌;古典园林;造园;影响
  1川蜀地区古代诗歌与古典园林的概述
  1.1审美需求
  作为诗人灵魂的故乡,中国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梦。在诗歌创作和审美中,达到身体与心灵的和谐,完成生命的洗礼。中国古代诗人在诗中,以自然情感为诗意的情感,通过意象和情感共通的场景交融,实现心灵的充分自由以及最高境界的审美欣赏。因此,在我国古典园林发展中,古代学者闲暇时参加园艺时,越来越多地将关注的精神状态发展格局纳入景观设计中,用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世界构建精神家园。
  将生活乐趣融入到景观之中,意在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打造一个身体。园艺是一种艺术,不是一个工匠用技术所能解决的问题。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艺术,是揭示生命本质和宇宙规律的空间艺术。现代中国园林必须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学习,针对观赏者情感的表达方式,为观赏者提供高级的审美指导,对观赏者的精神自由进行升华。
  1.2创作者
  中国山水画、山水诗、景观被认为是“相同的概念,非均匀介质的艺术”,这3个共同点是:中国风景主要是传统美学的文化体系,反映了我国不同领域的艺术景观美学和景观文化,三者在发展中相互融合渗透。
  在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诗歌创作只能处于社会的底层,诗人往往没有身份和地位。一方面,他们读着书,期待处境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又被残酷的现实挤压。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和整个制度的破坏影响了意识形态,带来了人性的觉醒。知识分子对政治的厌恶和对现实的不满,最好的精神寄托是远离喧闹的大山。大爱山水,倡导老庄的隐居之风,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自然景观的知识分子从审美角度再一次得到理解,一方面使景观与自然产生共鸣,另一方面结合艺术理论加深对自然美的感知。
  畅游自然景观,一些具备先进文化水平和审美修养的文人画家还参与创建花园,他们经常聚约各类人才,尤其是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共同促进园林艺术水平的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社会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使花园和景观诗歌、绘画和书法协调共进。景观艺术的成熟导致景观和景观文化的发展,形成中国历史上2个同步发展对象之间的密切关系。
  1.3审美境界
  中国艺术是一种融合,在诗、歌中都有绘画。园林也与绘画和诗歌的艺术特征相一致,这反映了绘画的意境和诗歌的精髓,还有音乐偶尔掺杂的特点。园林讲究诗、画情趣,根据诗画理念营造园林,最后以对联的形式或者场景名称的主题,将景观意境传达的更深刻,最大限度体现山水环境的诗意。作为园林美学精神的载体,园林与诗歌的表现也共同追求一种舒适的人与自然相处模式,实现生命中的精神追求超越物质追求,沉甸甸地积淀着我国古代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人生观。
  2诗园相通
  2.1立意构思
  在写作之前,首先考虑想表达的情感,可根据诗歌组织材料。依据中心和主题的主导作用,讨论古典自然山水花园和景观诗歌关系也应首先从“概念”角度出发,将主要的审美活动建立在艺术欣赏审美主体的核心位置。古人說“诗主要是指思想”,根据《汉代书》的作者,“所谓的爱情趣味”是主要的思想。理应强调写诗的重要性,而不是依靠华丽的花言巧语取胜。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进一步提出“以文字为主体”“为军事卫士判刑”。诗歌创作的词汇数不胜数,拥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一个优秀的主题。花园强调“地”的观念,注重匠人经营和规划布局切割元素,根据园林场地的总体构思,布置园林元素,设置景点。
  2.2结构布局
  除了诗严谨的宏观工作之外,还有一种紧密的结构关系。试图分析山水诗歌的结构特征,通常有2种结构,在陈述句中往往含有一种物质,如韩愈的“岩石”;第二个是物质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叙述,如王维“玉兰花码头”“鸟呜剑”等。
  通过这2种结构可以看出,古代山水诗歌的结构性缺陷,与其它2个句子泾渭分明,独立性强,很容易形成每个集于一体的碎片。弥补这一结构性缺陷应采用狭窄、对偶、粘连的模式,将其结合在一起,然后具有连接性的结构。处理方法是“长而曲折”“一步一改”,整首诗分为高潮的结构特征和包含在过程中的节奏。与诗歌相比,景观园林是一种不成文的书,其构筑线索的跌宕起伏,致使景观园林的结构与诗歌逐步相似。空间的划分和构成避免分散和繁琐,要有秩序地变化,层次分明,主要景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空间序列起伏不定、抑扬顿挫。
  3诗园关联总结
  3.1园为诗宅,诗为园境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十分重要的美学性质,既有物质上的有形性和物质性的精神性,又由物质领域进一步融入精神世界和文化。可以说,园林是由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相结合而形成。古典自然山水园林和山水诗歌共同表现在自由表达和体会深邃意义的内容上,是最善于表现审美主体精神、不同情感和不同文化内涵的艺术。
  一方面,更多地使用联想生产的象征,用文学语言的技巧,文学作品营造画面,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提高自然山水园林的艺术感染力,如扬州园林的假山石、黄石和雪石等,寓意四季交替变化。另一方面对联题咏表达景观意境的使用,语言艺术的表意功能来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联想的无限空间体验园。
  在园林中,诗歌逐渐以匾额和碑文的形式渗透到园林中,成为园林的一部分。匾额与楹联是诗歌与园林艺术相结合最直接、最突出的方式。牌匾和楹联等随处可见,在园林中作为一种景观是不可替代的,没有它的点缀,花园缺乏活力,无法表现其深刻的涵义。
  3.2诗词在现代造园中的作用
  城市的繁荣和人口的增长必然带来土地紧张、居住空间拥挤,而城市的园林空间日益萎缩,这一矛盾使得现代公共绿地在规划设计中不断突破有限的空间。通过对我国自然山水园林和山水诗关系的分析,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即模拟景观写意风格的“形”升华为“精神”、图像的长河、往复循环的空间和诗意的意境等。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景是由人而建”,提倡“学自然”和“学天地”,但要符合“天地”的性质。利用诗歌在园林景观意境中的拓展和延伸,利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意境创造出无限的内涵。在诗歌中创造了一个景观,而且主题突出,随之自身观点的延伸,逐步深入到园林意境的表达中,演变成另一种艺术形式,如匾题咏等,园林和诗歌相辅相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