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控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猪副嗜血杆菌病也称为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于感染猪副嗜血杆菌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猪主要病变是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浆膜炎、关节炎等。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都可感染,其中易感性和发病率最高的是5~8周龄仔猪;种公猪和母猪也能够感染,但往往呈隐性感染或者出现慢性跛行。近几年,随着中国养猪业不断朝规模化发展,该病呈现出快速流行的趋势,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
  关键词:猪;副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5-0115-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猪副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具有多种形态,目前已确定超过15个的血清型,还有超过20%的分离株无法进行分型。不同血清型之间具有不同的致病力,其中毒力最强的是血清1、5、10、12、13、14型,猪感染后往往出现急性发病;中等毒力的是血清2、4、8、15型,猪感染后具有较低的病死率,但会表现出败血症状,生长发育缓慢;感染血清3、6、7、9、11型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来说,最为常见的是血清5、4、13型,超过70%。目前,血清4、5、12、13型是我国主要流行的菌株。
  1.2 传播途径
  母猪和育肥猪能够携带病菌,其在上呼吸道鼻腔内定植,正常猪群的血清流行率为85%,屠宰场中大约40%的猪能够分离得到细菌。在母猪接触仔猪时,即可通过鼻腔直接传播病菌,或者从老龄猪传播给小日龄猪。因此,该病主要是保育猪发生,但有时也可导致哺乳仔猪出现发病。
  1.3 疾病诱发因素
  猪场内种猪更新率较高时,后备猪一般具有较低的免疫力,产出的仔猪比较容易发生猪副嗜血杆菌病。另外,猪感染某些其他原发性病原微生物也可诱发该病,常见的是萎缩性鼻炎(造成鼻甲骨萎缩)、喘气病(造成纤毛上皮细胞萎缩)以及蓝耳病(病毒破坏肺泡巨噬细胞)。
  猪场管理水平也与该病的发生紧密相关,如果不同日龄或者不同来源的猪群混养,保育猪群不断流动,都可诱发该病。猪断奶后發生应激一般也可引起发病,如饲养密度过大、温度不稳定以及穿堂风带来的应激。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型
  通常是膘情良好的猪易发,病猪体温明显升高,往往为40.5~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咳嗽增多,呼吸困难,常呈腹式呼吸,跗关节、腕关节发生肿大,用手触摸会发出尖叫,共济失调,颤抖,跛行,临死前四肢呈游泳状划动或者侧卧在地,有时会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
  大多数病猪的耳朵、腹部皮肤以及肢体末端处发绀,用手指压不会出现褪色,眼睑周围发生皮下水肿,可视黏膜发绀。
  2.2 慢性型
  通常是保育猪易发,病猪体温基本上正常,食欲减退,被毛粗乱,咳嗽增多,呼吸困难,关节肿胀,四肢无力或者出现跛行,生长发育不良,最终由于衰竭而死。
  3 剖检变化
  典型病变是单个或者多个浆膜面存在化脓性或者浆液性纤维蛋白渗出物,即发生心包炎,心包内往往存在渗出物,呈干酪样甚至豆腐渣样,导致心外膜与心脏发生粘连,形成“绒毛心”,这是该病特有的病变,一般是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的病猪出现;发生间质性肺炎、胸膜炎,即胸腔内存在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块以及淡红色液体,肺脏发生水肿,表面存在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并与胸壁发生粘连,往往发生间质性肺炎,有时会呈现对称性肉样变化;发生腹腔炎,往往是纤维素性或者化脓性腹膜炎,腹腔存在积液或者内脏器官发生粘连;出现多发性关节炎,通常是跗关节、腕关节发生病变,关节明显肿大,关节腔内存在大量黏液性纤维蛋白渗出物;脑膜炎,即脑膜表面发生充血或者出血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心包炎和胸膜肺炎。
  4 实验室诊断
  4.1 微生物学诊断
  诊断猪副嗜血杆菌病的基本方法是细菌分离鉴定。由于在死亡病猪体内不容易分离到病菌,往往对病猪采取人工致死,接着在全身各个部位采集新鲜病料,将其尽快检测,通常要求在12 h以内进行检测。
  4.2 血清学诊断
  琼脂扩散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是常见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优点是方便快捷、反应灵敏,在临床上适合应用。之前主要是采取补体结合试验,目前单抗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已经在血清学诊断中广泛应用。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由于细菌的分离培养较难成功,还需要借助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确诊,该技术能够使猪副嗜血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性明显提高。
  5 防控措施
  5.1 药物治疗
  全部病猪,上午按体重肌肉注射0.2 mL/kg氟必达(主要成分为20%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等);取20~40 mL抗病毒1号(2%黄芪多糖)和2~6 mL复合维生素B,混合均匀,按体重肌肉注射0.2 mL/kg。需要注意的是,应将以上两种药方分开注射。下午按体重肌肉注射0.2 mL/kg磺碘金(复方磺胺嘧啶);全群猪按每100 kg饲料中添加100 g多西环素,混饲;按300 kg饮水中添加100 g高热瘟毒康(参芪败毒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芪、灵芝、板蓝根、人参、溶菌酶、蛋白干扰素等),混饮。
  5.2 加强饲养管理
  防控该病的关键是改善饲养环境卫生,控制传染源,避免发生各种应激因素。没有发病的猪场要加强日常的环境消毒,尽可能将舍内的细菌和病毒消灭,尤其是与引起该病紧密相关的支原体、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以及猪流感病毒等。常选择使用2%氢氧化钠水溶液对猪圈地面和墙壁进行喷洒消毒,经过12 h再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已经发病的猪场,常选用0.3%过氧乙酸或者百毒杀对全场进行带猪消毒,同时立即隔离、淘汰病猪,适当调低饲养密度,禁止混养。猪场必须采取全进全出,在空圈后使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熏蒸消毒。
  5.3 疫苗免疫
  全场母猪使用猪副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菌苗进行普免,每头接种1头份(2 mL),经过21天再接种1头份,并在产前28~30天接种2头份(4 mL)。仔猪适宜在14日龄进行首免,每头接种1头份;在35日龄进行二免,每头也接种1头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6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