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尚根崇天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生态架构与内在基因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体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武术的传统脉络与内在基因进行透析。研究认为,“根谱”结构的拟制是拳种“谱系”,武术“门户”是“聚合”观念的社会映射,崇天是拳种的体系延伸与异化张力。“门户”与“谱系”以互托的关系串行于武术文化中,对传统武术稍有关注的人,就可以发现武术中这一对特殊的结构。显见,“门户”与“谱系”在武术承传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宗法“门户”与“谱系”何以竟成了武术生态框架之“根”,问题必须要从中国农耕社会的宗法“尚中”观念说起。本研究将基于“根”“谱系”“尚中”等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的关系,对中国武术的生态架构与内在基因进行一系列梳理,以期为深入了解传统,继承与发扬武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尚根  崇天  武术生态  架构  内在基因
  中图分类号:G8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b)-0206-02
  1  武术结构的生态逻辑与拟制
  1.1 武术“门户”与“谱系”的逻辑背景
  源于血缘族群在远古生活中重要性缘故,以及对 “土地”和“男性生殖”的崇拜,祭祀“祖、宗”仪式在远古先民生活中是极为隆重的;“祖、宗”的祭祀具有宣示祖先神性和个体血统“正统”性的效用。对古代先民来说,个体出于对先祖具有本根关联性的强调,崇宗敬祖自然成了整个家族的头等大事。故此,由“根祖”观契合血缘关系所构成的金字塔结构在心理所投射的“中心”意识,慢慢向下扩散成了人们的先验图式。“以祖论显”则成了族群彰显身份、地位的重要凭依。至两晋时期,受战争和经济的冲击,社会分化愈加严重,“门”与“祖”在精神上具有相互指代性,“门”由原来的建筑体系而过渡为精神层而上来,有“名门、望族”等概念的出现。表现出等级、地位的意向,但也很明显,这一时期,“门”已具有聚合性意义,“成为了平面组织的中心环节”。
  源于对“根祖”的共同敬奉,“谱系”自发起之时起,就与“根谱”呈现出互锁关系。如果说“门户”是宗法“尚中”的外在表现,那么谱系则是宗法“尚根”意识的内在理路,源于对“宗”的崇敬以血缘关系,表现于以“祖或宗”构成的聚合群体的脉络之中,维系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与秩序,成为社会群体组织中独特的内在关联。并且,在宗族历史的记述和宗族成员血统关系的确定方面,具有特殊的历史表述性意义。
  1.2 拳种“谱系”:“根谱”结构的拟制
  就“门户”武术构成而言,拳种“谱系”的生成是其基本标识。而通常情况下,“谱系”的建构,则需要“鼻祖”和承传者作为存在的基本前提,否则,则其就构不成承传关系,可以说也很难称其为“门户”。以八卦掌为例,董海川创拳,而传授于张占奎、程廷华、刘凤春、梁振蒲等八大弟子,而今,仍有各支系流派存于当代。盘问八卦掌习练者其拳术源流,皆有奉董海川为“鼻祖”或“祖师爷”,再报其 “门师”的做法。很明显,“鼻祖”或“祖师爷”(也称创拳者)作为门户谱系构建的生发点,在武术“门户”中仍起到核心性精神聚合作用。溯其本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中华民族就有视远古炎黄为人文“始祖”的传统,这亦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寻根情结的重要体现。落实在武术门户中,师徒或传人形成的门户“共同体”,虽不完全以血统关系为纽带而构成,但其“鼻祖”“先师”或“门师”对“谱系”生发或延展的主要构成。
  当然,拳种“枝脉”的拓展,由树状结构到网状的生成,成为一个门户或流派。仅仅有“鼻祖”或“祖师爷”是不够的,而是需要以“鼻祖”或“祖師爷”为中心,经过几代人的层累效应,尤其是需要门人的承继。其中,谱系的分化往往取决于门户拳种中卓有成就者的出现,对门户发展起到群起效法的“标识”性功用,而使得门户出现拳种谱系“中心”的二次分化或极速增殖。就形意拳而言,以姬际可创“形意拳”为起点的话,在北方诸多拳种中并不显见,而到尚云祥、薛颠一代,由于薛颠的技击如魅如影,使得形意拳声名燥起,学习形意拳的门徒众多,呈现出了形意拳徒众以“姬际可”为鼻祖,但也以尚云祥、薛颠为“先师”,而后形成的尚式一支、薛氏一支等支系,从而,形成了河北形意、山西形意、辽宁形意等多种流派。由八卦、形意两类拳种可见,由“鼻祖”确立到谱系枝蔓渐进生成,形成了拟家族和亲属式的特定关系,拳种谱系建构仿效了宗法“谱系”的结构,形意、太极、八卦、通背等拳种无一异类。并且,由于拳种传习谱系的结构形成,也造就了武术技艺与精神基因的家族遗传性和相似性。
  2  武术生态结态的内在基因
  2.1 武术“门户”:“聚合”观念的社会映射
  中国武术“门户”的形成与宗法观念下的“门户”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更多的是吸收了宗族“门户”中的聚合意念而运用于器械拳种归类之中。“门户”一词在武术典籍中,始见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的《越女论剑道》篇中,“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门户”在这里指交战时机要所在。虽然这一论断是对剑术技艺的论断,很明显已涉及到了技术“中心”性意向。其后,多有姓氏或地域名家呈现典籍之中,“齐张仲、曲城候以善击学用剑,立名天下”。“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剑”等 。越女、齐张仲、曲城候、鲁石公等一系列以人名或地域称谓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无疑为武术“门户”“聚合”意识地出现奠定了基石。
  注重出身的中国古代阶级社会,武艺技法源出何人、何地,为人们格外关注,显然,这也是宗族“尚中(崇祖)”意识的反映。至汉晋、唐宋以来,就已经有了以兵器种类、长度、重量和使用方法不同并以个人为中心标志的“流派”雏形。明王圻著《续文献通考》中对前朝武艺器械记载称:“枪之家十有七,”杨家、峨眉、马家、金家、张家、沙家等诸家。此时,杨、马、金、张、沙等“家族姓氏”已成为拳种主体技法的标识,同时,以地域为标识的拳种也为人们所认可。峨眉、少林借以指代武术流派而融入“门户”划分之中。另据《纪效新书》载:古拳法有“宋太祖三十二式长拳”“张伯敬之打”“鹰爪王之拿”等诸家。“宋太祖、鹰爪、千跌张”等的拳种称谓,无疑也是“姓氏技法”为中心的聚合体现。至清廷时期,随着教门意识、军户组织散入民间的影响,其拳艺组织更集中于“聚合”意识的体现,加之社会各类行、帮、教门群体聚合“习拳练武”,进而形成了形意、太极、八卦、戳脚等“门户”。以至于1928年成立的中央国术馆,曾一度依照民俗分类与称谓,将教学内容分为武当门、少林门,国术考试内容分为拳脚门(散打)、枪门、剑门等。对于门户或拳种承传来说,“谱系”无疑是起到了精神矩阵的功用,人们可以通过“谱系”认同、确定、甚至批驳个体在门户中存在的合理性。   2.2 崇天:拳种的体系延伸与异化张力
  在中国文化中,“巫术”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武术有巫术的魅影,应该说是古代先民生存与思维环境使然。受生产力发展限制,对自然万物风雨雷电现象的无法诠释。因此,人们认为万物都是有灵性的,甚至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图腾和鬼神作为“超自然能力”的象征物,是“天”意识执行者,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武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图腾模仿或想象,法国人种学家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对此解释说:“在原始人思维的集体表象中,凡是象征即能招致现实的发生”,龙拳、五虎拳、五行拳皆有此意象征意义。亦即人类学家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在《金枝》里面所提到的“顺势巫术”,通过对有灵性的万物模仿就会产生其超自然的力量,将“技击对手”假以“替代”物进行射杀,类似巫术中的“草人扎针”,构成武术套路形成的精神意向的重要内容。程大力先生指出这种“模仿巫术”意识,与习武群体外界感受直接相关,也与其所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
  山、水、禽兽、草木等自然万物带给习武群体敬畏、恐惧的同时,也激发了群体创拳的灵性和习拳练武过程中的“通感”(神通) 意識,台湾人类学者李亦园将这种“通感”称为“神汇”过程。在巫术信仰存在的语境下,人们认为“通感”的获得是一个神秘性的过程,从触发习拳者“入门习武”来说,起到了内在推动性功用,由于对“通感”认知上差异,也造就了传统武术“门户”风格与流派衍化的不同。然而,也正是“通感”意识带来了武术与巫术、宗教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使得武术带上“鬼魅”的色彩。部分习拳练武者认为通过“武术”巫术化生成的力量获得“天”的认可,而转向人们心目中的另一个世界,可以“成仙、成神或成佛”,以现代视野审视这一思想,应该说是具有蒙昧色彩的非理性认知。但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以武证道”无疑是深居于道观、佛门之中“士”生活诉求的一种映射,同时,“禅武结合、道武结合”也是教门成员认为“天”道可以通过“自我驯化”而达成的一种认知。而在种族群体面对巨大威胁的时候,人们对“天”和祖宗的超自然力量(或称为巫术化)依赖更为强烈,以晚清华北地区“义和拳”为例,武术与教派观念、巫术意识的融合则表现得就更为突出,以鲁西南梅花拳为主体的“义和拳”,在习拳过程中选择为民众所接受的尚武先祖与神异人物作为习拳练武的精神支撑,鼓吹“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乌托邦”式话语。
  3  结语
  中国武术的生态架构与内在基因是历史形成的,虽在当下有着诸多改变,但也有着一系列传统的留存,在当下,要继承与发展武术文化,一定要把握其历史内涵,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小花,王柏利.强身、健身与养生:武术观生成的历史逻辑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9(1):48-53.
  [2] 赵然,张彦.暴走运动兴起的社会学解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34(5):41-43,57.
  [3] 唐韶军.生存.生活.生命:论武术教化三境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