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前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农畜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为农畜产品深加工行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相关优化建设,希望给予我国相关行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需求量
  [中图分类号] F3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8-42-3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市场对农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环节和动力装置。精深加工可以促使农业增值和农民增收。我国农村地区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后,已经成为以酿酒、油脂、番茄、肉制品以及副食品为主的加工体系。加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持续增加,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 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行业的积极意义
  1.1 优化农业结构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畜产品加工与农业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二者属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基于这种直接关系发展精深加工行业,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升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逐渐淘汰低效率和成本高的农产业或者农产品,为农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例如,乳肉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会促使广大农村居民从以往的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于养殖户属于高回报农产品,可以释放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1]。同时,随着我国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呈现多元化,通过发展精深加工行业还可以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促使其更加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
  1.2 促进产业经营
  农业与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具有密切关系,发展精深加工行业可以促使农业内部形成良性产业经营链,突破以往固化的乡土组织形态,进而在当地形成具有现代元素的利益互动关系,带动农业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中,为了确保原料稳定供给,一些种植户和养殖户,与当地加工企业形成了稳定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将分散的农业资源高度集中,进而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在整个加工生产链条中,各个环节的生产者如企业、生产工人、种植户以及养殖户等,都以明确利益作为追求,以履行合同为维系合作的方式,形成了相互联系的利益共同体,进而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这种方式可以降低以往生产方式中潜存的经营风险,克服农业生产中的保守性和薄弱性,促使所有生产者组成利益联盟,提升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组织化,对促进产业经营具有积极意义。
  1.3 提升产品效益
  以往的农畜产品主要以原料形式进行销售,经济效益和附加值较低。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可以有效提升产品效益。尤其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畜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加工行业从以往果蔬、粮食、皮毛、肉蛋和乳为加工主要材料[2],演变为以枝叶和秸秆为加工材料。通过对废弃农产品的利用加工,不仅可以杜绝和减少浪费污染,还能够提升加工产业链的效益。当前,随着行业的深度发展,加工原材料和发展方向不断拓宽,从以往的衣着、饮用和食用等消费领域向工业和饲养等领域拓展,切实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2 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行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 产品转化率低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农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呈现多元化。但是,农户和养殖户受传统观念影响,产品更多依然以销售原料为主,产品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没有得到显著提升,产品转化率较低。
  2.2 市场公信力在不足
  由于我国社会频繁发生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导致公众对农畜加工产品缺乏信任度。加之精深加工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品牌保护和发展相对滞后[3]。虽然各个地区的特产品种较多,但是在销售中没有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一些具有发展潜力和社会知名度的产品品牌并没有工商注册,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身发展。
  2.3 龙头企业缺乏扶持
  龙头企业是带动地区行业发展的“火车头”,对促进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但是,政府对龙头企业的作用缺乏重视,當地企业没有发挥带头和辐射作用。加之利益联结不完善,农牧户和企业之间仅为买卖关系,农户在产品流通和加工环节基本没有获得任何利润,制约了精深加工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2.4 营销模式单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且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和生活节约,电商成为产品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加工企业依然采用固化的方式开展产品营销,没有给予电商平台重视,营销渠道较为单一,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优化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3.1 扶持龙头企业
  想要促进精深加工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在区域内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进而推动行业发展。首先,当地政府要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其次,要不断完善农企联结机制,鼓励当地的龙头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在相互借鉴中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最后,要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精深加工科研,提升农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提升其辐射带动力和行业竞争力。
  3.2 注重质量管理
  对于食品加工企业,产品质量是生产的生命线。市场的竞争是品牌和质量的竞争,因此当地政府需要发挥质量监管作用,加大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扩大企业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首先,当地政府要组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质量检查小组,深入各个基层企业进行检查,采取临时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其次,要鼓励当地精深加工企业和农牧民,根据既定的生产流程进行产品加工,引导企业内部做好质量监管工作,将质量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保障;最后,要引导当地加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精心保护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产品品牌,并且做好品牌注册、市场扩展以及品牌建设等工作[4],通过品牌效应提升产品加工和销售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产品有标销售。   3.3 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优势农畜产品各不相同。因此,当地政府和精深加工企业需要结合当地农畜业优势,适当调整产业结构,进而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首先,要引导当地的龙头企业定期发布原料价格、质量标准以及需求数量等信息[5],为农牧户结合企业需求进行种养结构调整;其次,当地政府要挖掘优势农畜产品的市场潜力,鼓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进而提升地域产品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最后,大型加工企业需要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规范生产和加工流程,保证所有生产行为在既定的标准下开展。
  3.4 丰富运营形式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成为人们日常消费和购物的新途径。在此背景下,精深加工企业要丰富自身的运营形式,将线上营销作为重要的销售模式,进而提升产品销售量。首先,当地政府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农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生产模式[6],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深化和丰实“订单式”种养,即市场需求哪些产品,农牧户就种养哪些产品;其次,要大力发展电商营销模式,鼓励企业构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共同销售的新格局。
  3.5 提升企业实力
  想要实现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升精深加工企业的实力。首先,针对当前我国精深加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的现状,当地政府需要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与国际大型精深加工企业开展交流,不断丰富自身技术结构;其次,企业要注重从高校和社会中吸纳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与当地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在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以人才为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最后,当地政府要积极推广先进的精深加工技术,如生物技术、真空干燥冷冻技术、新型杀菌技术等[7],并且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促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科研水平,推动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3.6 加强成本控制
  为了实现精深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成本控制,转变成本控制重点,通过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经营效率[8]。首先,要改变以往的成本控制固化思维,将库存管理和生产成本管理作为控制重点,将维修费用、原料损耗、人工费用、电费、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率纳入成本核算中;其次,重视物流管理、产品开发和科研攻关,发挥其在成本控制中的关键作用。
  4 结语
  随着我国农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持续加快,精深加工行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需要认识到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有效措施和途径,促使行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瑞强,张守莉.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以长春市某畜产品加工企业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2):285-288.
  [2]本报评论员.全力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7-07-31(004).
  [3]刘强.影响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7(8):116.
  [4]何雯娟.锡林郭勒盟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及存在的问题[J].肉类工业,2017(2):41-43.
  [5]描绘希望田野新画卷:乌拉特前旗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5(3):62-63.
  [6]鲍春兰.举农业产业化大旗 创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呼伦贝尔市大力推进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J].农产品加工,2014(10):16-17.
  [7]杨瑞霞,阿如娜.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促进第一产业转型升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37-40.
  [8]春梅,刘德明,白文怀,等.浅谈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发展思路与工作重点[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3(12):57-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5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