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用微课资源,可以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路径和新的思路;可以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进行良好的整合,以提升学生数学成绩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微课资源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依然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生学习过于被动,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以及探索精神。与此同时,还无法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逻辑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同时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如果采取微课教学模式,就可以转变这样的情况,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得到良好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对社会各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不断发展和深入,现代教学正在日益呈现出信息化及数字化等特点。除此之外,大多数学校都进行了宽带网络建设同时还配置了多媒体设备,这对于提升教学设施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使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首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如果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样很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难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应当用微课模式。通过使微课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其次,微课还可以促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促使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化繁为简,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增强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充分使用微课资源,很有必要。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探讨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充分使用微课资源,激发学生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中,通过使用微课资源,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微课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微课资源实现小组学习合作的展开,提升班级活跃度以及凝聚力,提升学生数学成绩以及数学学科素养。
  1.利用微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通过微课形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微课主要结合某项教学内容以及某个重难点知识而开展教学活动,微课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主要优点在于可以控制教学时间,通常一节课时间是五到八分钟,最长不会超过10分钟,微课教学模式最大优点就是短小精悍,同时具备良好灵活性,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2.微课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能够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微课主要是针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知识以及要点知识制作而成,时间都比较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可以快速记忆重点以及难点,同时促使学生深入地掌握重难点知识,提升学学生习效果以及学习质量,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例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因数和倍数是其中的重难点,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一节的内容制作成为微课,帮助学生对于倍数概念及因素概念进行明确,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倍数以及因数的理解,深入了解概念避免以后混淆概念,促使教学更为高效以及合理。
  3.微课资源实现小组学习合作的展开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通过微课资源帮助学生实现良好合作,通过合作模式开展能够培养人际关系,同时有助学生加强知识、经验交流,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微课教学模式之下,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为若干个小部分,同时每个部分都制作五分钟时间微课,这样促使学生通过各个小部分知识逐步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促使学生进行讨论以及深入思考。另外,要以学生为根本,要求学生要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研究,微课教学模式之下可以要求学生互相帮助以及交流学习经验,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提升微课开展质量,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使用微课资源开展教学,进而提升课程质量及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对小学教师而言,还应当对于微课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要探索出更好的微课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数学学科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房胜国.小微见著,丰富教学——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 :84.
  [2]张晓芸.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OL].学周刊,2018,(31) :126.
  [3]刘媛媛.以微见大——试论微课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 :162+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