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国家新理念教学和新方式方法教学的倡导下,教学模式要除去不良的压迫和填鸭式的教学诟病,从而在数学以及各科目教学中更加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学习兴趣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
在新模式和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中有这样一点,就是要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注重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思维更有主动性地去寻找答案,而不是教师在简单的设问之后就很容易地让学生知道答案。只有和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情况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培养出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创新意识。
二、师生的和谐关系
在不完全统计中,一个人的创新性思维只有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形成,当一个人处在紧张和消极处事的状态的时候,他的思维就会变得相对死板和迟钝。相反的是,当一个人处在相对活跃和放松的状态的时候,他的思维就会变得相对有抽象性和创新性。数学这门学科就是一门需要严密思维和逻辑的学科,如果说有良好的思考环境和相对活跃放松的环境,要想让学生们培养出多角度的创新意识会很难。而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他们能够完全开启自己思维的绝佳环境,消极的师生关系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思考方式,所以,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巧妙设问,多层联想
思维是对问题的深层思考,也是学生为什么要进行思维的原因,但是问题分为有或没有意义,教师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对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进行创新性的引导,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最大程度的创新和思维开阔。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算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呢?事实证明,只有联系到时间和生活感受的问题才是能帮助学生和有价值的问题。不能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只限于计算的运用,而是要把每一个问题都联想到实际中去,比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中,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坐标系的运用也比较多。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座位我们可以用坐标系表示,如第三排第二个座位我们就可以这样表示(3,2),同样的(7,4)就可以表示为第七排第四个座位的人。可见如果问题设的巧妙,那么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肯定就活跃起来,那这也就间接地激发了学生的联想和创新意识。
四、关注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品质是衡量学生思维能力优劣的标志之一。在教学一个年级或一个班级中有的学生很聪明,而有的学生却不那么聪明,除了先天因素外,更主要是后天培養造成的。聪明的学生,他们善于联想、归纳、推理、概括、探究,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超群,是他们数学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不那么聪明的学生,其实并不是他们比别人笨,关键是他们没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作为学习数学的支撑点,因而对学习数学比较吃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对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中,能促进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必然要努力学习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还要努力学习数学专业知识,只有把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与数学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大胆地改革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学的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索,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教学中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感及教师教学技艺。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大声说话的习惯。一定要让学生大声说出是怎么想的,展示思维过程,暴露思维障碍,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引导,使学生检测到自己的思维漏洞,让学生及时调整思考角度。学生出声思维中,反映出他的思维程序——解决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概念,知道什么规律怎么用,这些都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的显性化过程。可使学生准确认识和体会自我监控调节的过程,也可获得大量在应用策略中如何推理的信息,从而减少模糊的认识和猜测。通过出声思维训练,可有效优化学生解题思维,让学生体验到认知活动中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重要性,从而优化思维品质。
综合上面的观点,初中的数学教学再也不能死板地进行填充式的喂学生知识了,而是因人施教,因地施教,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争取做到教学方法上的积极创新,以科学的方法激发想象,而这一切进行的基础,就是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自由幽默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方法指导下,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起来,思考方法也创新起来,让学生能够主动形成创新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