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对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初步了解了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危害现状,并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病虫害;防治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为松科落叶松属高大乔木,原产日本,1909年前后引入山东,具有现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引进栽培。其树形高大,树势雄伟,树干端直,是我国引种成功、遗传改良工作上起步最早的树种,由于其与我国本土落叶松相比,具有容易无性繁殖、开花结实较早、生长快、干形好、材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其生长量远远地超过了乡土树种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已成为东北、西北、華北及南方亚高山地区的重要纸浆材及建筑材树种,也是退耕还林及防护林工程的主要造林树种,现在每年仍以2万hmz的速度递增。落叶松面积迅速的增长也面临着病虫害大面积的发生,以小陇山林区为调查对象,初步简述了日本落叶松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1小陇山林区环境概况
  小陇山林区地跨天水、陇南、定西,各种地形地貌风格迥异,气候的地域划分也相当明显,自然条件复杂。在这种环境下就造成了小陇山林区有着丰富的物种资源,当然也就造成了病虫害的种类庞杂。当前小陇山林区已知的病虫害种类多达300多种,而其中经常造成危害的约有10多种,对于小陇山森林资源结构、林木植被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病虫害的主要特性是爆发性强、破坏力强、繁衍能力强以及高适应性等。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病虫害的自然死亡也相当少。经常发生森林病虫害的林区面积始终居高不下,而且总体都是呈现出增长的态势,损害程度日益明显。
  2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病虫害发生情况
  通过调查,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主要病虫害为: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ttig))、落叶松流脂型溃疡病(Phomapsis capsici)和落叶松早期落叶病(Mycasphaerellaladei-leptolepis)。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病虫害发生范围较广、发生面积较大、部分地区危害十分严重,尤其是早期营造的人工林。
  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面积达987hm2,其中重度危害260.5hm2。中幼林发生较轻,老林发生严重。重度发生区域有虫株率达90%以上,最高虫口密度达千条/株以上。
  落叶松流脂型溃疡病:发生面积约270.3hm2,其中重度发生106.7hm2。主要分布于林区30年以上老林中。通过标准地调查,老林死亡株率为20%~40%,中幼林死亡率在5%以下。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危害较轻,仅在部分单株上发生,没有成片死亡现象。
  3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病虫害严重发生原因分析
  3.1气候影响
  近年来,全球气温逐渐上升,各大林区也不例外,冬季气温整体偏高,降雪少,低温时间短,这极有利于越冬害虫和病原菌存活,越冬基数大幅增加,容易暴发成灾。天水地区7~9月降水密集、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扩散侵染;9~10月高温、干旱,有利于虫害发生,落叶松病虫害大暴发,危害期延续到10月。
  3.2林相过于单一
  大面积营造日本落叶松纯林,林相单一,生物多样性匮乏,抵抗病虫能力差,一旦发生病虫害,缺少天敌抑制,容易大面积扩散蔓延。
  3.3树龄普遍老化
  日本落叶松轮伐期一般为25年左右,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树龄多在30年以上,早已过了轮伐期,树龄老化,树势衰弱,抵抗病虫能力下降。调查中发现,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死树的大多是30~50年树龄的日本落叶松。
  3.4造林密度过大
  日本落叶松为高大乔木,属喜光树种,适宜的栽植密度为900~1200株/hm2。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造林密度多为1300~4000株/hm2,密度过大,林内通风透光差,导致病虫危害加重。
  3.5病虫交互危害
  近年来,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红腹叶蜂危害较重,致使日本落叶松针叶大量被取食,影响树木光合作用及养分、水分供应,致使树势衰弱,病害严重发生。病虫交互危害,加剧了日本落叶松死亡。
  3.6抚育管理粗放
  一是林间落叶松自然整枝后的枯枝没有及时清理,病死树、雪压木等清理不彻底,成为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二是造林地大多土壤贫瘠,长期没有采取施肥措施,致使林地土壤养分缺乏,树势衰弱,抗病虫能力差。
  4防治对策
  针对日本落叶松采种林和一般造林地管理要求,采取分类施策的防治措施。
  4.1采种林病虫害防治
  (1)摸清危害情况。进一步摸清采种基地各功能区域的病虫危害情况,重点加强种质资源保存林、二代种子园监控,采取因地制宜的隔离措施。(2)控制病虫传播。停缓采种基地种子及苗木的生产及销售,防止危害向外扩散蔓延。(3)合理抚育管理。采种林内停止环割、整枝修剪、断干等促进开花结实措施,采取除杂、松土等抚育方法,促进、恢复母树树势。(4)做好病死树清理。及时清除病死株,做好建档记录,重新绘制和调整配置图,并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作业设计,按程序报批并施工。(5)加强防治管理。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加强良种基地病虫害防治管理。
  4.2日本落叶松林病虫害防治
  4.2.1叶蜂防治措施。物理防治:一是灯光诱杀。成虫期(5~8月)在林缘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虫。二是翻耕灭蛹。早春或晚秋,结合林地抚育,翻耕灭蛹。生物防治:一是白僵菌防治。5月份,当地气温适宜、空气湿度大,可采用白僵菌粉剂防治。连续几年应用白僵菌,能产生持续的防治效果。二是保护利用天敌。落叶松红腹叶蜂天敌资源丰富,有多种寄生蜂、寄生蝇及捕食性蝽类、蜘蛛、喜鹊等,保护利用天敌,能抑制叶蜂种群数量。药剂防治:在幼虫2-3龄期(6~7月)采用氟氯氰菊酯烟剂,选择无风晴天,早晨6~8:00、傍晚6~7:00进行防治。大面积严重发生区域,采用飞机喷洒1500~2000倍液敌杀死防治。
  4.2.2病害防治措施。(1)清理病死树:及时清理病死树、雪压木、风折木、衰弱木、枯枝等,减少病原菌侵染来源。(2)加强抚育管理:一是对栽植过密的落叶松林进行调整,通过抚育间伐等措施,将林分密度调整为900~1200株/hm2。二是合理平衡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势。(3)营造混交林:在病死树清理和抚育间伐的基础上,及时补植马褂木、厚朴、檫树等阔叶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提高林分质量和抗性。
  4.2.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采用多菌灵烟剂喷烟,防止病原菌扩散。刮除溃疡病斑,并采用代森锌、百菌清等药剂200~300倍液喷雾防治。
  5建议
  目前,国内对日本落叶松病虫害缺少系统深入研究,甘肃省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薄弱,建议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日本落叶松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掌握其准确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研究出综合配套的防治技术措施。同时建议当地林业部门及时向地方政府汇报日本落叶松病虫害发生情况,落实政府防治主体责任,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林业部门主动作为,做好防治工作。逐步营造针阔混交林,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树龄老化,纯林面积大,抗病虫能力差,从长远看,建议优先保护日本落叶松优质资源,对树龄较老、树势衰退的林分,逐步更新乡土阔叶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提高森林健康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