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饮食文化的挖掘及旅游开发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地方饮食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饮食文化是人民生活的基础,不但能够体现出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人们的精神层面进行沟通,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人文精神。因此,本文结合地方饮食文化的挖掘及旅游开发进行仔细研究。
  关键词:地方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分析与挖掘
  Abstract:The further excavation of local food culture will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o a large extent. Moreover, food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people’s life, which can constantly reflect people. More importantly, it can communicate with people’s spiritual level and also reflect the humanistic spirit.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be on the local food culture mining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o carry out a careful study.
  key words:Local diet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mining
  中图分类号:F592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饮食文化已经成为地区的一种文化景观。饮食文化近几年来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服务内容,在旅游产业中,将地方饮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开展旅游餐饮,已经形成了一种服务体系与形式。但目前我国的地方饮食文化还处于发展阶段,如何对地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与挖掘成为我国当今旅游行业的重点思考问题。
  1 饮食文化的相关介绍
  我国目前各个地区的文化资源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利用与开发,在利用与开发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文化资源都与旅游行业开始结合,一起来开展文化旅游。将饮食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共同开展旅游事业,在我国是进行比较早的。但是饮食文化资源在旅游资源中一直所担任的角色属于配角。
  1.1 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到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概念。在我国相关的历史书籍中,曾详细介绍过饮食文化,实际上指的是饮食、烹饪及食品加工技艺文化艺术。而当今的世界饮食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主要分为东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和清真饮食文化3个体系的风味类群。饮食文化自身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在发展过程中,它不仅拥有饮食有关的物质层面内容,也拥有着人们所享受的精神层面内容,所以其研究过程中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饮食文化是目前人类在进行饮食实践过程中反映出的一种物质形态,同样饮食文化也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形态。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饮食文化也成为了民族的风格特色,饮食文化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拥有着不同的表达形态。
  1.2 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首先必须要解决就是资源问题。一个地区的旅游业是否发达旺盛,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取决于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力度和资源价值。因此,旅游资源实际上就是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依据的基础[1]。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以文化特色为主题背景,满足游客的旅游动机,运用文化特色吸引旅游游客。所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发展过程当中都具有物化的表现载体,包括目前常见的自然资源。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实际上指的就是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结合饮食文化,旅游企业能够通过对各种食物、饮食方式、饮食规律的了解来增加旅游吸引力。同样,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在饮食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开发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1.3 地方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我国的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地将饮食文化与自身产业相结合,开发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运用地方饮食文化能够更好地推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利用旅游产业的独特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地区宣传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地方饮食文化发展过程中曾經也借助过其他形式来进行宣扬,但最终都没有得到理想效果。地方饮食文化能够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旅游产业也能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将两者进行结合,成为地区的一大产业,能够更好地帮助该地区快速发展,恢复经济,打造地区特色。将地方饮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成为了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目前国家非常支持的文化宣扬方式。
  饮食文化旅游实际上指的就是将饮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而打造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我国的饮食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旅游资源,它既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同样也能够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饮食文化旅游不仅能够保证旅客在欣赏山川美景的同时,也能够品尝到该地区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文化吸引力,也能够提高地区形象。当今的饮食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产业形势十分广阔,而且目前我国的旅游景点较多,流动人口较多,将饮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全新的旅游产业,能够更好地推动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饮食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产业推出的新型特色旅游内容[2],同样,饮食文化旅游也是当今全球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应用的一大特色产业。
  2 地区饮食文化资源概况
  2.1 地区文化资源
  我国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各个地区的文化资源都有着其独特的特性,比如延边地区文化资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该地区拥有礼仪之乡的美誉。而且朝鲜族拥有着非常独特的地区文化,该地区的人们能歌善舞。中国朝鲜族的传统节日非常多,比如元日、上元、燃灯节等。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地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实际上,目前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因此,相对国际上其他国家而言,我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结合也是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据。   2.2 地区饮食资源
  我国的饮食资源也十分丰富,比如在南方,人们一般以米饭为主食,而在北方则是以面食为主食。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该地区的独特饮食文化。比如在东北有酸菜,延边朝鲜地区则有泡菜。每个地区也有不同的小吃,因此,地区饮食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抓住地区饮食资源丰富的特点,将地区饮食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展饮食文化旅游产业,将会大大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行业[3]。地区饮食文化的丰富,可以有效保证我国的饮食文化,旅游产业拥有着长期发展的潜在动力,也能够更好地保证我国当今的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依据地区饮食文化创造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
  3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3.1 加强饮食资源与旅游产品结合,突出地方特色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饮食资源与旅游产品的结合,突出地方特色。各地区在开展旅游产业过程中,首先一定要明确了解该地区独特的饮食资源,在了解饮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开始合理规划如何将饮食资源与旅游产品相结合。比如,可以在旅游景点设立相应的民族饮食餐厅,游客在观赏过程中可以仔细品味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在离开时也能够在相应的地方买到该地区独有的特色物品。
  加强饮食资源与旅游产品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凸显出饮食文化的特色,推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宣扬我国传统文化,展示我国文化多样性,丰富性。也可以将饮食文化与传统美德和精神层次的升华相结合,使饮食不再单调,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如果能够进一步对饮食资源进行挖掘,不但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能够使人们注重养生以及未来的生活层次提升,这是精神层面的享受,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体现出地方特色。例如,在民族饮食方面可以进一步挖掘蒙古族马奶酒、牛肉干等特色食品的内涵及文化,将旅游景区进一步以饮食为基础进行发展,并且着重考虑到人们在饮食过程中产生的精神享受,提升景区的發展空间,也使我国的社会文明能够进一步提升[4]。
  3.2 积极宣传当地饮食文化,确保服务质量
  在饮食文化应用过程中,也要积极地宣传当地饮食文化,确保服务质量。在旅游景点开设餐厅,餐饮企业在餐厅设计过程中,要大力宣传餐厅文化,吸引顾客。旅游行业要想真正得到充分发展,必须得保证有人流量,因此,在大力宣传饮食文化的同时,也要保证饮食文化的质量,将饮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体现我国文化多样性。
  4 结语
  本文就地方饮食文化的挖掘与旅游开发进行仔细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介绍了我国地方饮食文化的发展状况。地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要想真正得以开发,旅游企业或者是餐饮企业一定要大力宣传地区饮食文化。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也一定要保证服务质量。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文化传播,希望我国的饮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能够打造独具中国社会特色的饮食旅游文化。
  参考文献:
  [1]田 瑶,曾满林.衡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传播途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29):26.
  [2]罗秋菊,丁绍莲,潘 珂.外来饮食文化影响下广州本地居民地方身份建构过程的代际差异[J].地理研究,2018,37(9):1762-1774.
  [3]曾国军,王龙杰.饮食文化生产中的原真性、食品安全与食品健康[J].旅游导刊,2018,2(4):15-30.
  [4]沈东生.环巢湖旅游休闲区建设背景下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1):109-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3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