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徽派民居古建筑的美学性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典型的徽派古民居为例进行建筑的类型特点分析,结合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在建筑的布局、形态、空间、结构等方面对徽派古民居建筑集中展现的独具一格的文化及艺术观进行评析,阐明其建筑的美学性格表现。
【关键词】徽派民居 建筑风格 建筑格局 马头墙 美学性格
【中图分类号】K8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247-01
1.前言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经历了“三天子都”“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千百年来,虽然朝代变更、名称变化,但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成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良好外在条件,徽州人的勤劳智慧推动了徽州成为儒家文化集大成的地域。其中,徽派建筑以民居、祠堂和牌坊为主要代表,集徽州秀美山川风景之灵气,融皖南风俗传统文化之精华,成为徽文化“活化石”。
2.徽派民居建筑营造体系
传统民居营造的技巧,是徽州人在2000多年的建筑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木构件为结合方式,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
3.徽派民居建筑风格
徽派民居组成的村落,布局周密严谨,建筑格局紧凑精细。建筑风格统一鲜明,文化底蕴绵长深厚,建筑装饰丰富多彩又别具特色,营造技艺精湛高超。至今完好保存着的徽派古村落、古建筑有92座。黟县西递、宏村皖南古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徽派民居建筑的美学性格展现
4.1个体的动感展现:马头墙
徽派民居高高耸立的马头墙,既是徽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徽派建筑特别的“身份证”。
徽州地形逼仄、屋宇连绵,且多为就地取材的木质结构,一遇火患便损失惨重。明代《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中有关于明弘治年间一场火灾的记录。当时的徽州知府何歆提出青砖砌成“火墙”,以阻隔火势向周边蔓延。这种“火墙”处于相连房屋的隔墙之间,高出屋顶数尺左右,其形状酷似马头高高扬起,故称“马头墙”或“封火墙”。至此,“马头墙”成为徽派建筑的“标配”,也是徽派建筑的文化“图腾”。
从远处看,徽派古民居通常群房一体,高墙封闭, “马头墙”白色为底,顶部以黑瓦覆盖,众多“马头”翘角,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层叠错落有致。白马黑鬃,昂首奔腾,动感十足,在高大、静止的墙体之上,呈现出移动动态的美感。
从近处看,从三叠、四叠到五岳朝天的气派,从印斗、朝笏到雀尾、坐吻,徽派民居古建筑中各式各样的马头墙,寄寓着建造者的美好愿望。以黑白为主色调,展现出明朗古朴又不失大方雅致的艺术风格;以高大挺俊为主形态,表现出徽州人“一马当先”、高昂进取的远大志向;以精致为主格调,勾画出徽州人精雕细刻的严谨作风,是发现和了解徽州文化之美的一个窗口。
4.2 整体的静态展现:粉墙黛瓦
黑瓦白墙,是徽派古民居建筑的突出印象。从美学角度看,徽州山峦起伏、植被丰茂,徽州人对居住环境的风水颇为讲究,民居村落多数依山傍水而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马头墙附着于大片的留白之上,宛若洁白宣纸上的一点墨迹,如一幅静态水墨画却又饱含水墨东篱之意境。
《晋书》载,徽州人常出外经商。具备一定文化根底的徽商接触到更多的新理念和新知识,使其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体现在设计徽派古民居院落的布局中,融入了自然科学、美学艺术、文化修养等多种成分,如庭院多以天井为中心,高宅、深井、大厅,加之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透过镂空的石雕或木雕门窗,随处可见庭院中精心培植的绿树、花草,整座建筑动静结合,极富有韵律感。
徽派古民居的另一个鲜明地方特色,是其在民居群落的整体规划和平面及空间的处理方式上,干净利落、充分利用建筑技艺,将有限空间向周边及向上方赋予视觉上的扩展、放大。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几乎全部运用了建筑雕刻艺术,完成了狭却通透、窄却敞亮的特殊效果。置身于任何一座老宅的院落里,都会给人空间利用充足、各个细节力求获得文化和艺术极致之美的特别感受与“小空间造出大世界”的赞叹,这也是中外建筑界对徽派古民居建筑制造技巧及其所展现的美学性格的高度认可和叹服之处。
5.结语
徽派古民居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与自然融为一体;在空间和平面布局上灵活自如,讲究美感;质朴中透着清秀的马头墙、小黑瓦、粉白墙是徽派古民居主要特征的实物化,文化和美学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儒雅浓郁的文化因素使其处处彰顯出传统的建筑美感、鲜明的文化特色、独具魅力的艺术风采,正是特殊的徽派文化底蕴造就的建筑美感,牢固地奠定了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审美基调。
作者简介:
夏心怡(1999.10-),汉族,女,安徽省蚌埠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2017级环境设计3班在校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4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