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构成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的初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关系到儿童心智是否发育健全,心理是否健康,并且为学校教育奠定着一定的基础,对个人终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力选择外出打工,为家人谋求更好的生活。因此,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学中如何去弥补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导致的身心健康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心理问题等做一个分析、总结,制定相应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采取的弥补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留守儿童 身心健康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及成因分析》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WW[2018]GH177)。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038-01
  全国妇联的调查结果显示,迄今为止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8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数的28.29%。其中,有42.8%的情况是父母同时外出,57.2%的情况是父母其中一人外出。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年见不到父母,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缺少与父母的沟通,非常容易产生许多心理和生活上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是尤为重要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家庭教育现状
  由于经济等一系列的原因,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使得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层出不穷,分为隔代监护的教育问题、上代监护的教育问题、同代监护的教育问题以及自我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存在的情况是隔代监护的教育问题。
  隔代监护是指父母双方都不在未成年人身边,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抚养的情况,是目前为止,农村留守儿童中人数最多、问题最多的一种类型。老年人与儿童年龄相差悬殊,学历水平与体力都远不如青壮年,对孩子心理、精神等细微方面都缺乏理解,不能与孩子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这样一来,处于人格形成、性格形成关键时期的孩子因为不能得到正确有效的引导而容易误入歧途,导致身心健康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性格孤僻、拒绝交流
  留守儿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我封闭性。很大一部分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内心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拒绝与外界交流互动,即使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也不愿意对别人吐露心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最依赖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但父母陪伴的缺失使得他们没有了安全感,与人交流总是充满提防戒备,性格老成孤独。这种问题主要出现在留守儿童中性格内向、独立能力较差的孩子中。如果学校教育不及时采取措施,轻则导致留守儿童性格乖张孤僻,情绪激烈;重则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出现问题,产生抑郁症,危及生命。
  (2)逆反心理強
  一些调皮的孩子会在学校或是课后欺负部分留守儿童。部分老师有时因为不了解情况不能很好的照顾到留守儿童的情绪,家长缺乏责任心对留守儿童疏于管教,带来的结果就是一些留守儿童会出现较强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漠视周围的一切,待人冷漠、敏感多疑,对周围出现的人都充满敌意,消极避世。他们牢牢锁上了自己的心,不理解父母为什么留下他们去很远的地方,对同学的玩笑较真,抱怨甚至仇视社会。这样的心理问题比较极端,一旦爆发,将会对留守儿童自身的前途等造成巨大的影响,危害社会。
  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家庭教育是三大教育支柱的重中之重。家庭教育的完整与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不完整或是畸形的家庭教育,都有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心理的不健康发展。父母外出打工,常常是一年到头不回家,或者是好几年不回家,孩子与父母之间除了物质的提供与接受,基本没有其他的交集。父母基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心里在想什么?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最直接的因素。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针对留守儿童年龄阶段的公共场合非常少,但留守儿童又处于个体发展对外界好奇心最大的阶段,不能拒绝诱惑,无法分辨是非,很容易受到身边人的鼓动,沾染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留守儿童如果得不到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正确引导,将会酿成很大的后果。
  二、小学语文教育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现如今是信息社会,学校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增进家长与老师以及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沟通。使得在外的父母时刻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也使得老师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带的学生,使得留守儿童即便是远离父母,也能健康、开心的成长。语文课堂上可以依靠大量的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作文课堂,可让学生给父母写信,通过网络安排学生和父母视频、通话、留言等。比如说,建立家校联系微信群,语文老师可以和家长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帮助老师更好的管理学生,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2.延伸家庭温暖
  留守儿童最缺少的就是来自家庭的温暖。可以倡导语文教师与特殊家庭情况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在老师中间建立“代理家长制”。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关心留守儿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学习难题。同时,在语文课堂上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故事会、朗诵小组、作文阅读栏等,鼓励学习成绩突出的部分学生,多参加学习竞赛,增强自信。对于成绩不突出的留守儿童,老师要主动去发现他们其他方面的优点,给他们表现发展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3.强化心理教育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配合学校,全面的去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分类、归档、建立资料齐全的数据库。针对每个留守儿童,准确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的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在语文课堂上,通过一些名人实例,班级游戏、合作式学习等方式,有效的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使得留守儿童具有良好的心态和适应生活的顽强生命力。此外,学校应该抓住留守儿童对父母依赖、思念的特点,整合网络资源,使得留守儿童经常能与父母交流沟通,获得父母的鼓励、支持,让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仍然在不断的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儿童不光是一个家庭幸福的象征,还是一个祖国的希望。我们不但要在家庭教育方面尽量避免问题,更要不断地在学校教育方面找出更高效可行的弥补措施。从实际出发为解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贡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赵鹏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的探讨[J].校园心理,2010,(10).
  [2]邬志辉,李静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3]戴斌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6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