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留守儿童渗透情感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部分农民外出打工,这使得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数量逐年递增,这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对这一群体加以留心及关注,并要充分结合学科特质,实施好情感教育,使得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的真情与温暖,将学科价值彰显出来。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情感教育的渗透路径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渗透研究
  一、 前言
  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着较强的人文性,其在渗透情感教育这一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将这一学科优势放大,致力于情感教育的渗透等,使得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得到更多的触动、启发,实现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及铸就,为其后续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 留守儿童的特点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农民为了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而选择外出打工,使得一些在校学生在农村中滞留下来,也就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其与父母长期的两地分居,家庭氛围严重缺少和谐性,使得该部分学生在情感方面比较匮乏,这就使得情感教育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必要性。
  因此,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留守儿童加以必要的关注,并要充分地借助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工具性、情感性等,来真正地渗透好情感教育,力求将教学资源的效用充分地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形成健康、正面的性格、三观等,真正地发挥好教育效用,将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逐一地展现出来。
  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渗透情感教育的路径
  (一) 基于课文朗读,渗透情感教育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创编者选取的大部分文章都具有较强的情感性,是教师在渗透情感教育中的可用素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留守儿童通过文章朗读的方式来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因素,进一步地加强其对语言文字的体会、感受等,使其在朗读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感染、触动,以此实现情感教育的渗透,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讲解《妈妈的账单》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以此来达到情感教育的渗透目的。比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群体中选出一到两名,让学生有情感、声情并茂地对文章进行朗读,使其在实际朗读的过程中品味彼得和妈妈账单的不同,以此来感受到妈妈的无私奉献等,实现情感教育的渗透。在课文朗读完毕之后,教师也可以抓住这一时机来启发学生:“你觉得妈妈的爱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要索取回报呢?”使留守儿童沉浸在浓郁的亲情氛围中,使其回忆自己与母亲的愉快时光等,达到预期中的渗透效果。
  (二) 感知艺术境界,渗透情感教育
  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进入到文章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使其受到情感熏陶,实现情感教育的渗透。
  例如,在讲解《长城》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出有关于长城在建设时的片段,促使学生进行观看,使得教学的感染性、触动性大大增强。在这其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预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体会,使得学生更好地感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起其的爱国之情,实现情感教育的渗透。
  (三) 增强课堂交流,渗透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开放的环境,大大地增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地深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实现情感上的传递、交流等,使得渗透效果达到预期。
  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针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进行交流,并由小女孩的命运过渡到自己的身上,使得留守儿童更好地追求真善美,使其对生活抱有一定向往之情,进一步地引发其的情感共鸣。
  (四) 结合语文写作,渗透情感教育
  写作是情感的一种升华。因此,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将语文写作作为基点,实现情感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局限的课堂中得到更多。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现阶段的生活为主题,自选题目进行创作,对自己的内在情感起到一个抒发的作用,使得学生将自己的心里话、困惑真正地表述出来,激发情感波浪,力求将情感教育的渗透价值一一呈现出来。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往往是重点所在,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所实施的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要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对此方面加以充分明确,并要对情感教育的渗透价值、路径加以确定,从而充分地展现出学科价值,促使学生三观的树立,为其将来的成长、成材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凤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才智,2018(36):55.
  [2]刘爱华.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35.
  [3]杨学丽.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契合[J].才智,2018(36):151.
  作者簡介:王永芸,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5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