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在农村地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微课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农村地区学校,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微课并未真正实现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农村地区学校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一线教师各显神通,但结果都不尽人意。笔者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学校的经验,对微课在农村地区学校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进行初浅的探析。
关键词:微课;农村地区;文言文;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是当前时代的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微课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发达地区学校已有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在农村地区学校,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微课并未真正实现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农村地区学校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一线教师各显神通,但结果都不尽人意。
一、农村地区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自然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文言文是学生传承和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但是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众多一线教师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学生的阅读面狭窄,课外阅读量少,仅从初中课本上获取了一定的文言文积累,但是对于应对高考,达到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农村地区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占主导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许多教师已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方式改变的必要性,或多或少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融入了一些新课程的理念。就语文学科而言,现代文的阅读教学已很少能见到“满堂灌”的现象,但是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上,许多教师依旧是舍不得放手、不敢放手。一篇文言文篇目,总是习惯于一字不漏翻译给学生听,让学生适时记笔记,圈点勾画。
(二)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中文言文篇幅都比较长,教师一字不漏翻译给学生,通常一篇文言文就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以致于整节课只听得到教师一人的声音,喋喋不休似念经一番,整个教学过程单一、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而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一个单元三、四篇文言文集中在一起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煎熬。
在教师一字不漏翻译的过程中,免不了有学生会开小差。而实际调查的结果也正是如此,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在教师辛苦翻译、讲授重点的过程中,有93%的学生都做不到“从一而终”,而其中不乏语文成绩相对好的学生,而另外能一直坚持听课、记笔记的学生无一例外是学习不灵活,比较倾向于死记硬背型的学生。
(三)文言文基础弱,学生自主阅读难度大
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阅读资源的匮乏,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积累不扎实,进入高中阶段后,难以实现自主阅读。学生看完一篇七八百字的文言文,“不知其所旨”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个“怕”字足以显现出这些学生对待文言文的心理,但是无奈高考语文19分的文言文比重,又让人不得不学、不得不爱。
二、微课促进文言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微课以10分钟左右的视频课,将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效呈现。通过一种崭新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将一直单向的、一元的、静态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双边的教学活动,以教师“教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学的活动”。按照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才能学好”来确定每节微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充分掌握学情、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筛选出有价值的知识点,结合多方搜集的材料进行无缝衔接,这样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计的微课,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课可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资源,教师可将阅读文言文篇目所需要掌握的文言基础知识、文化背景常识等制作成专题型的微课,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掌握课堂上完成阅读文言文篇目的必备知识。如可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的几种类型、特征标志、辨识方法、正确翻译顺序等以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习,既能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能让理解、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反复的学习最终掌握文言文的这一难点。
微课能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改变一成不变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也能改变学生惧怕文言文的心理,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三、微课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形象直观、移动学习、资源共享等特点而广受好评,在文言文教学中加以运用,可以一改文言文教学枯燥无趣的现状,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中时常会出现一些生僻难读的字,或是通假字等,都会阻碍学生的阅读兴趣。读都难以读通顺,就更无所谓理解了。而很多教师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古汉语字典,这样的做法虽然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并不能确定学生自己查找的读音就准确无误,加上农村学生学习资料有限,自己查找的方式方法也不能保证能有效实施。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录制自己诵读的音频供学生学习,正字音的同时,还能够交给学生诵读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听读结合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背诵文本。
除了音频,微课也能通过图像、动画等增加视觉的冲击力,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在对文本创作背景进行介绍时,可以通过剪辑影视资料编辑视频来进行。如《过秦论》的背景简介,可以将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秦国的统一、秦始皇修筑长城、焚书坑儒、贾谊进献《过秦论》等史实的影视资料进行有效串联,既让学生了解了背景,又增强了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在对作者人物进行简介时,也可以利用微课将人物一生中经历的事用小视频前后串联起来,通过试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下,深刻地了解人物的生平遭遇。
微课通过生动的影像和音频资料帮助学生借助多样化的途径走进文言文,这些影像和音频资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文言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找寻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四、微课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按“学习金字塔”理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将知识进行内化,并形成能力。农村地区的高中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不足,加之文言文积累不够,让其自主阅读文言文困难重重,但忽略自主学习,只一味合作、探究的课堂,看似热闹非凡,但卻高耗低效,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合作、探究应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而进行的,自主应该先于合作与探究。
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微课,能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微课的介入,把教师从冗长、低效的讲授过程中解放出来,让文言文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去解决学生的难点和疑点。文言文的学习对农村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整个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师生和生生思维的碰撞,这就需要一种协作、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师生、生生共同探讨观看微课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困惑。学生在课前没有认真学习微课,没有自己的学习所得,课堂交流、讨论、合作的过程中就无话可说。教师就是要利用课堂上交流、讨论、合作的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动力,增强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主动学习,高度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在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使自主学习的知识得以内化,能不断促进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丘北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1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