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谈训诂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教语文、学语文的过程中,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都会遇到训诂学中关于词义、字义等方面的一些常识性问题。但只知表面不识本质,本文试从文献角度探讨训诂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关键词】语文教学;训诂;意义【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52-01在語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初学者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语词问题。多数时候,一个词的具体意义并不难,难的是词义的来源,怎样才能准确推断词义。此时,充足的例证是确立结论的必要条件,需要做大量的查证工作,作为高中学生应怎样落实到实处。作为一个学生,经常反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其在日常阅读中,遇到语词障碍后应该如何解决。如果是现代文阅读会根据上下文内容去推敲,揣摩文意;相反文言文阅读,除此之外,应借用工具书去寻求根源,用训诂方法去探求其意。但是,借助工具书不是获取能力的有效路径。依据此言,怎样才能借用训诂方法从浩如烟海的辞海中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怎样用训诂探求本源。由此可知,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更好的把握训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义。“词义进入言语交际之前,是静态贮存义,属于语言范畴。古籍语义属于言语范畴,训释古籍贯语义就是要训释具体言语环境中的语义。”[2]在平时阅读文言文时遇到困难,通常的办法是根据语境进行词义推测,寻求最切近的解释,再纳入文句以便验证。比如:“教猱升木”这个词的意思。《诗·小雅·角弓》有:“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在先秦文献,比较抽象。笔者只有逐字查寻,先了解下“徽”、“猷”“小人”等的意思,体会词义所处时代的文化环境,使其理解上下文,即“君子心中有善道,百姓自然跟上跑。”那么,前面的比方是怎么回事呢?“猱”属猿类,当然善攀,“升木”言爬树,正其所长;“涂”、“附”义明,涂抹污秽。前后贯穿,是说“教猱升木”与“涂涂附”一样,绝不可为。经过一番的查询,曲畅旁通,使我联想到“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等词,将《诗》之大义解释为“教那猴猱来上树,泥污之上涂泥污。”像这样成语,只有放在当时的语境下去理解,才能抓住要害,换给历史一个崭新的面容。这样笔者既理解了词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也掌握词的来由。无论从考察字眼,还是考察文化背景,都必须对当时社会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进一步的深入。《左传成公二年》:“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王力《古代汉语》注:“晋师追赶齐师,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围。逐,追赶。周,动词,绕。华不注,山名,在今济南东北。”关于“三周华不注”,历来众说纷纭,注文是一种常见的说法,还有人说华不注山纯属虚构,“三周”也就无从谈起。崔枢华《“三周华不注”解》一文,以自己亲自考察的结果,为此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他说:“华不注山孑然独立,可以约略地把它看作一个圆锥体。这个圆锥体高约三百米,底面积与周长也都不大。笔者曾绕山中速步行一周,从山下西南的仓库门前出发,向西转北,穿过郅家庄、山北陈家庄、山东陈家庄等,回到原处,只用了二十八分钟。推测路程,大约只有五里,即二千五百左右。齐晋之战,晋军出动兵车八百乘,有六万人参战;齐国参战人数虽无明文记载,但其君臣全不把晋军放在眼里,兵力当不亚于晋军。这千数百乘战车,十余万人,如果都来到这小小的华不注山下,平均每个人在二千五百米的周长上大约只能占到几厘米,莫说绕着山跑三圈,就是战,恐怕也没有立足之地呢!显然,在这里奔逃追逐,绕山三周的不是全体晋军和齐军。那么‘逐之,三周华不注’的‘之’字究竟指的是什么人?对于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从《左传》中所记载的战争的实际过程来看,‘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癸酉(第二天),师陈于鞌’,‘逐之,三周华不注’,顾炎武据此说:‘战于鞌与三周华不注同一日,计不甚远。’(《山东考古录·考古地理》他的话是有道理的。”[11]作者从实地考察出发,用实际的里程和人数作了下分析,不可能存在众多人马共同绕山三圈,这是不符合常规,同时,也不符合人的逻辑推理,只有单人才能做到这样的发挥作用。分析上文,可见得二者之间的内部联系,用中国传统训诂学的一句老话来说,就叫做“观其会通”。什么是“会通”呢“会通”基本上就是一种综合,即综合语词和语词、字和字之间内容意义和形式上的本质特点。就内容来说,是词义和一定语言环境中的表达功能。就形式来说,主要是作为语词的物质外壳的语音。从语词中抽出这两方面的相同或相牵连的质素来加以综合,就可以看到语义的内部联系。一旦掌握了这种内部联系,就能把错综复杂的一词多义的现象理出头绪,并贯串起来,从而更好地掌握一个词的全部意义。从以上的例子中可看出,训诂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解释词义,不言而喻。同时,也反映出训话与文献的关系是至为密切的,文献以训诂为指导,而训诂则应该在文献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2][3]饶尚宽.《训诂学通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72、201、281页.[4]李学勤主编.标点本《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页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5]刘宝楠.《论语正义》二十四卷第420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6]赵纪彬.《〈论语新论〉导言》,《中国哲学》第十辑第51页.[7]蒋伯潜.《诸子通考》第293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据1948年版重排本.[8]钱穆.《论语新解》页首,三联书店,2002年版.[9]杨伯峻.《论语译解·导言》第25—26页,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10]《文史知识》编辑部.《经书浅谈》第98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11]饶尚宽.《训诂学通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15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