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开展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要想培养出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等优异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需要为其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逻辑思维的重要过程,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但在处理数学问题上显得游刃有余,更是在处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小学生数学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运用一切可应用的教学方法,鼓励并启发学生认真思考,从而使学生达到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的目的。
  一、教师要遵循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原则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授课过程来说,学生要在思维能力方面获得提高,需要教师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其中第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在授课的时候不能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而是应该融合数学思想方法,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训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积极创设各类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对活动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观察、实验、探索和推理,从而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以此才有可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能力的目标。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基本的知识,而且要在现实生活的实际中去应用这些知识,从实践中去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并且从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升华,总结和归纳数学的基本原理。这样一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让他们掌握数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并且高效完成数学的学习任务,而且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水平。
  二、鼓励动手操作,让学生能充分体会到参与的乐趣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阶段的学生所具有的好奇心理,积极调动起小学阶段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的动力,这会使小学阶段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双重拓展。例如,对《长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程进行教学,可让小学阶段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思考,体会和理解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课堂上再让学生将自制的长方体模型拆开,亲自动手测量各个组合图形的长、宽,以此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长方体的表面积由几个面组成、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以及各个面之间的关系,并对学生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鼓励学生运用归纳出的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算一算桌子上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学习數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自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和牢固。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实现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又如,在除法教学这堂课开始后,教师可直接让学生先剪出30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迫切想要知道这30张正方形纸片的作用,然后分别让学生将这些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三份、五份及六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均分后各有多少个正方形纸片。
  三、在直观演示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然后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使用各种教具、多媒体等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形象化,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让学生感受的内容,加深学习的印象,更易让学生熟悉、掌握、运用。例如,在“球体”教学时,教师可拿一个地球仪走上讲台,然后告诉学生这堂课学习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这样一下就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体向学生展示,向其说明这些都是球体,然后让学生积极举手回答生活中常见的球体还有哪些。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动形象的实物,使其对不同大小的球体得到了初步了解。
  四、通过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有效的教学情境一般蕴含着一些有思考力的数学问题,教师可通过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平台,从而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提问、设问等方式,建立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主动观察及思考的兴趣,并让学生一直保持下去。例如,在教授《圆的认识》一课中,先用实物举例,如垃圾桶的桶盖,让学生认识到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画圆的方法,有的用圆规画圆,有的用水杯盖画圆,有的用硬币画圆等等。接下来教师再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校艺术节需要建造一个圆形舞台,工人师傅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画圆呢?”。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将一条麻绳的一端按在黑板上作为圆心,在麻绳的另一端系上一支粉笔,然后为学生演示画圆。通过这样的示范,让学生课后认真思考,在下一堂课上说出自己的方案。
  结论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要想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当注意开展开放式教学活动、开展情境教学活动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方丽秀.浅议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145.
  [2]  闫丽蓉.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掘研究资源策略谈[J].甘肃教育,2019(09):113.
  [3]  王凤.微课建设背景下小学数学备课的实践心得[J].科教导刊(下旬),2019(04):152-153.
  [4]  黄秀玲.探析小学数学中方程思想的教学方法[J].华夏教师,2019(12):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1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