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幼龄茶园管理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对幼龄茶园抚育管理技术,包括抗旱保苗、及时补苗、浅耕除草松土、肥水管理、定型修剪等方面内容,以为茶园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园;抚育管理技术
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多雨,湿热多雾,四季分明,是茶树王之乡,具有悠久的茶树栽培历史,丰富的茶资源,是兴县富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产业,在发展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巴东县发展生态茶园15万亩,由于各种原因,茶园投产率不是很理想,为提高经济效益,要加强茶园培育管理,重栽轻管不但出不了效益,更会造成建园投入的严重损失。现就如何加强幼龄茶园管理,提高茶园成园率做技术性探索。
1 抗旱保苗
在茶园建设过程中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品种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基础。通过多年的实践,鄂茶10号、鄂茶1号、龙井43、中茶108、福鼎大白茶符合本地区主要加工绿茶类的生产现状,适合在该地区种植。其中无性系良种鄂茶10号、鄂茶1号作为主栽品种。无性系良种产量高,品质佳,发芽整齐,采摘加工效益高,非常适合作为名优高档茶的原料,生产效益高。
在新建茶园茶苗移栽后要保持土壤湿润。
2 及时补苗
当前,本地区栽植的都是无性系良种苗木,由于无性系苗木根系下扎浅,抗旱能力弱,如遇高温干旱容易枯死,导致缺苗,因此,栽植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壮苗。补苗后浇透定根水。
3 浅耕除草松土
新建茶园常有杂草出现,为避免影响茶树生长,每年3~8月份至少除草4次,小行内必须手工除草,而且要保持常态化,做到除早、除小。大行可按春末、夏中、秋初用锄头浅耕除草。新定植茶园小行内和茶苗脚往大行方向15cm范围内手工除草,大行中间用锄铲草松土,松土深度不超过3cm。第2年:小行内手工除草,在茶苗脚往大行方向20cm范围内,松土3cm以内,大行中间部分松土8cm以内。第3年:小行内手工除草,在茶苗脚往大行方向30cm范围内,松土深度不超过5cm,大行中间部分松土深度8cm左右。
4 肥水管理
4.1 基肥
肥料主要采用腐熟圈肥等有机肥和长效无机肥。第1次施肥在栽植后第3年开始,以后每2年施1次,10月末施入。平地茶园在小茶行外侧20cm,坡地茶园在茶行上方,开沟施入,沟深20~30cm,宽20cm,施后蓋土。3龄以上茶园施腐熟圈500kg/亩,磷肥25kg/亩,或人粪尿800~1200kg/hm2。
4.2 间种绿肥
间种绿肥幼龄茶园由于行间裸露,间作绿肥是幼龄茶园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间作绿肥能改良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茶树生长,为高产优质提供良好条件。幼龄茶园种植绿肥既能增加有机肥源,又能防止茶园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提高土壤肥力、抗旱保苗之目的。但间作绿肥必须注意:一是合理选择不与茶苗争水夺肥和有共同病虫害的间作物,夏季绿肥品种可以选茶肥1号、田菁、柽麻、圆叶决明等豆科植物,冬季绿肥品种可以选毛叶苕子、箭筈豌豆、紫云英、蚕豆、肥田萝卜等。二是科学合理间作,无论选种哪种作物,与茶苗需保持40cm以上的种植距离。
4.3 灌溉排涝
幼龄茶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在夏季持续高温,茶园水分不足时,需要及时灌溉保苗,同时采取茶行间作、铺草等保墒措施,保持茶园水分;二是在梅雨季节或持续多天下雨导致茶园积水,需要及时疏渠排涝,防治茶苗烂根和老苗;三是在冬季霜雪来临之前,采取熏烟、蓬面盖草、行间铺草、灌水等方式减轻寒害。
4.4 铺草遮阴
茶苗种好后,在茶行间铺秸秆等覆盖物,以保水、保温、保肥,减少杂草生长,提高茶苗成活率。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遮阳网、树枝或作物秸秆进行插枝遮荫,遮荫度50%~60%,一般需秸秆3000kg/亩。
5 适时定型修剪
幼龄茶园的定型修剪是茶园管理措施的关键,是培育良好茶树树冠和合理数量的健壮枝条的关键措施,是茶园中茶树持续优质、高产和高效的基础和前提。幼龄茶树共进行3次定型修剪:第一次在移栽时进行,对相对生长较差的茶苗,也需进行打顶移栽,定型修剪到次年进行。其修剪的高度为离地面15~20cm。用整枝剪,只剪主枝,不剪侧枝,剪口向内侧倾斜,保留外侧腋芽,剪口光滑。修剪时间宜春茶前进行,剪后当年留养新梢。第二次定型为上次修剪1年后进行,用水平剪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将高出的部分剪掉。当茶树生长旺盛,树高达到55~60cm,也可提前进行。修剪时间以春茶前进行为宜,或春茶打顶采后进行。春茶打顶和剪后夏、秋打顶轻采采用采高养低,采顶留侧,采强扶弱原则。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定型修剪1年后进行。用水平剪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将蓬面剪平。修剪时间为在春茶前进行,或春茶前期早采,嫩采名优茶后进行,夏、秋季进行打顶养蓬。幼龄茶树经过3次定型修剪后,树冠迅速扩展,具有坚强骨架,第五至六年在采完春茶后,采用弧形修剪机在上次剪口上提高5~10cm进行整形修剪,使树冠略成弧形。
另外还应注意茶园中禁止使用除草剂及农药,如发生病虫害应采取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概率的目的,同时也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洪菊英,过婉珍,程永祥,等.调整茶园综合生产布局初见成效[J].贵州茶叶,2017(2):32-34.
[2]谢应南.绿色食品茶叶茶园管理技术[J].茶叶,2016(3):1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