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电商精准扶贫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在“互联网+”时代下,发展电商产业是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可以切实促进贫困人员在电商发展中增收,贫困地区在电商发展中繁荣。如何准确把握电子商务行业特点,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整合各方有利因素对开展电商精准扶贫十分关键。基于此,文章将“互联网+”时代作为研究背景,重点阐述电商精准扶贫模式的构建路径,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
1、“互联网+精准扶贫”概述
1.1 基本内涵
“互联网+”属于全新经济发展形态,突破了原有经济形态中时空约束,开放性、远程性以及快捷性特征明显。在“互联网+”背景下,配置生产要素时能够将其集成性与优化性作用充分突显出来,为实体经济创新和生产提供必要保障。所谓的精准扶贫,具体指的就是结合特定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个体化状况以及贫困农村情况,充分利用合理化程序,以扶贫对象为核心,采取必要的精确瞄准以及帮扶扶贫策略。
将“互联网+”与精准扶贫有效融合,指的就是在发挥互联网创新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与精准扶贫手段与核心的有效连接,以保证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具备信息支持和技术支持,使得扶贫工作的开展获取预期效果。与此同时,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融入互联网技术,也实现了扶贫路径的创新,有效推进了精准扶贫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基于现代社会的网络信息化发展,社会活动对“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愈加普遍,特别是政策方面,实现“互联网+”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融合,有效替代长期采用的传统扶贫模式。
1.2 发展难点
国内贫困人口的数量较多且通常位于中西部的偏远山区,受地理位置的约束与影响,加之网络和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贫困农户受教育水平不高,使其综合素质水平偏低,在理解并接受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为此,在“互联网+”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极大的挑战。
在实践过程中,为更好地达到精准帮扶和管理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要定位准确且瞄准。当前,国内贫困农村地区的人口分布分散性较强,而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隔阂。另外,在贫困农村人口当中,因尚未深入掌握并了解扶贫农户的具体需求,因而在对精准扶贫政策以及扶贫策略制定方面,政府部门都无法确保精准性,直接影响帮扶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一旦帮扶配置缺乏协调性,也将带来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2、电商精准扶贫现状阐释
在“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中,电商扶贫是主要形式。基于当前供给侧改革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农业电商的推行对农村,原有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零散生产模式进行了改革,同时也实现了农产品供求信息的有效沟通,以免因内外信息缺乏对称性而导致农民群众收益损失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贫困农村地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必要平台,将特色产业当做重要发展基础,不断延伸生态产业链与物流产业链,为当地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必要保障,使得农村地区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伴随农业电子商务变革速度的加快,使得农产品滞销的状况有所缓解,体现了农业电商产业链商机的丰富性。若可以有效把握这一发展机会,也必将实现贫困农村地区的产业致富目标,拓展其产业发展路径,在改革的推动作用下,促进贫困农村地区的顺利发展,以实现农村地区的有效脱贫,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3、“互联网+”时代下电商精准扶贫模式构建路径
3.1 创建地方品牌和特色
综合考虑当前贫困地区缺乏地方特色与特色产品的情况,当地政府需正确认知品牌与特色在“互联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中的重要作用,给予贫困地区必要的帮助,并发现当地产品所具备的特色,积极创建自身品牌,将品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好地推广自身产品,通过品牌战略的贯彻与落实,逐渐开拓电商的发展道路。
在实践过程中,当地政府在对贫困地区扶贫的过程中,可以创建“电商村”,考虑当地特色产品并加以生产,通过电商方式加以销售。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实现“电商村”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另外,要深入挖掘个人生产作坊的潜力,使其不斷扩大规模以创办企业、工厂亦或是店铺等,为“电商村”实际交易规模的扩大提供必要保障。在此基础上,打造“电商村”需结合市场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采取创新与优化措施,并大力保护个人创新,以免村内出现山寨的问题,积极践行规范的管理模式。
作为地方政府,也必须要把握当地的特色与优势。特别是在“互联网+”电商的模式下,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求强调区域特色的重要性,对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副产品进行有效生产,也可以借助电商这一途径,对地方特产进行销售。同时,对当地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强调生态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3.2 扶贫资金的充分利用
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不断提高扶贫基金的利用率,最关键的就是要具备健全且完善的管理机制。其中,当地政府需对扶贫事权以及财政权等加以明确,以保证相关工作的统筹发展和整合。同时,要以各级扶贫项目为核心展开精准划分,并结合具体等级对扶贫资金的优先级进行确定,进而结合具体的扶贫顺序与时间落实配置优化工作,为扶贫基金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另外,要与当地的差异化特色进行综合分析,对差异化政策进行优化制定,并结合地方贫困的程度,合理地配置资金的投入比重,确保扶贫资金落实的稳定性,有效缓解贫困地区村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在此基础上,基于“互联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的运作,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也必须获取政府部门的经济支持,在此模式之下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且当地提供必要扶贫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员工培训以及设备采购等多个方面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实际产出,为贫困地区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 3.3 政策的倾斜
当地政府应在政策方面提供必要支持,正确认知其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进而在政策落实中倾斜,保证地区和市场的有效联系,积极开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物流设施有效引进,鼓励成立物流企业,并且和电商企业构建合作关系,借助电商平台和相关途径全面落实当地电子商务行业的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当地政府有必要向精准扶贫对象及时公示相关信息,尽量规避信息不对称所诱发的矛盾7。另外,通过政策落实为开展电子商务农户提供必要保障,为电子商务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政府部门需加大产业集群化建设力度,构建集群化效应,以保证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在实践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电商平台应用成本与服务成本,加快电商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以某村镇为例,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在创建“淘宝村”的基础上,将部分优惠政策应用于具有电商集群化发展优势的地区,同时构建了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加大物流产业与包装产业的发展力度,有效提供所需培训服务。另外,要向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使其能够进入农村,为农户提供必要的贷款服务。
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也必须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在实地走访并对工作形成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确定扶贫对象的贫困原因,明确具体的贫困指标,通过量化方式实施评估。如果贫困户的选择有争议,则需要利用打分方式,在民主商讨的基础上做出帮扶决定8]。作为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督和跟踪扶贫对象,了解其具体状况。同时,若贫困地区已经脱贫且发展前景可观,即可停止帮扶工作的开展。
3.4 人才培养工作的贯彻落实
在“互联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下,人才培养也十分重要。为此,当地政府应发挥带头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机制,注重互联网技术、企业管理以及网店运营培训的作用,以保证更好地培养电商专业人才。另外,需要加大先进人才的引进力度,先进人才的引进可以有效帮助贫困偏远地区农户充分认知电商建设和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形成健全的电商运营模式与售后服务模式,以保证农户在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上摆脱贫困。
3.5 鼓励企业加入精准扶贫
值得注意的是,扶贫工作并非仅由国家和政府部门承担责任,企业和个人同样需要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当中,充分彰显社会责任感。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应当和贫困地区形成合作关系,给予其经济建设必要的帮助,加快当地的电子商务发展速度。以阿里巴巴为例,借助“农村淘宝”项目,构建县级服务中心及村级服务站的服务机制,在合伙人与淘帮手的作用下,打造电商生态圈,保证贫困人员对互联网思维认识的有效性和电子商务意识的普遍性,进一步优化应用互联网技术的水平,使得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降低成本的支出,为当地自主创业提供必要动力。与此同时,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实现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创新发展了精准扶贫的模式。
企业参与扶贫工作,在自身品牌形象树立与影响力提升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企业要积极参与构建“互联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特别是电子商务企业,应当为贫困地区提供所需的电商平台,同时主动传送电商营销的经验,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并实现全面推广。以京东集团为例,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构建了原产地直采与自营的基本模式,充分利用京东品牌作为产品的信誉形象,使得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量与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也增加了当地人均的经济收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需结合扶贫对象地区的不足之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建地方品牌和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注重“互联网+”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作用,以不断创新“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盈盈,谢漪,王敏等.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商关系網络与地方营造研究——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7,26(6):119-130.
[2]刘中兰,白瑶农村电商扶贫的进展、瓶颈与对策分析——基于宁夏盐池县的调查[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0):138-141.
[3]丁芳明.“互联网+”背景下电商对精准扶贫的助推作用——福建省将乐县电商扶贫的实践与启示[J].电子商务,2017(11):7-8.
[4]付宁,张东霞"互联网+电商"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的实践[J].管理观察,2017(29):29-30.
[5]刘琳琳,冯涛."互联网+'视域下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创新模式研究——以景德镇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7):54-56.
[6]徐向东,梁林蒙."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电商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知识经济,2018(9):39-40.
[7]吴志会.实施电商扶贫,走出精准“造血”新路——浙江省龙游县电商扶贫的实践与启示J].知识经济,2016(24):18-19,21.
[8]王昕.”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宿州市砀山县为例[J].中国商论,2018(18):9-10.
[9]李玥晔,安栩洁,康彬彬等"互联网+电商"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的实践探索|[J].经贸实践,2016(14):1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