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下,课堂上学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了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学生由被动受教变成主动学习。采用混合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条件下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意在找出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及实施方法,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瓶颈。
[关 键 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022-02
无论我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在积极探讨与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应用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教育”也成为热门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也随之产生。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以往教师教学普遍只注重如何教授知识,却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以一种模式机械地培养学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全部来自于教材,太过单一、枯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只想着如何“教学”,却从不关心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每节课之前,“教学计划”由教师根据课本和教材的内容来安排课程的主要内容。但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死板的课本而设计的一系列的问题或知识。在教师的思维中,问题和答案是确定的。教师给学生出的每个问题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思考,而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答案。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创造的能力,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现代教育提出建构主义思想的维果斯基认为,每个个体的认知方式以及认知过程是有区别的,因此每个人的学习结果以及学习状态也是无法提前预测的。教学本身的任务不是控制学生的学习,而是促进学生的学习。随着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关于建构主义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教学设计的重点并不是在教学目标上,而是在学生的发展上,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能力的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对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是不赞同的,它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与个体化,还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优势的发挥,它主张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学生都应当有与教师直接对话的机会,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导者。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广泛使用,催生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授课方式与互联网实现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理解所学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该模式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能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一)不同要素的混合与优化
混合式教学讲究的是混合,将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资源、教学策略等要素进行整合,从而带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体验。如将有趣的实验、精彩的动画演示、日常例子、案例文档等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梳理后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就会避免由于知识的枯燥、呆板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将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与远程线上教学模式相结合将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的中心,更加快捷、直观、高效地将新知识、新技术传递给学习者,使学习者能更加快速地吸收知识。
实现不同要素的混合与优化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新知识的学习,还能更多接触到信息化教学所使用的新技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二)成熟技术平台作支撑
混合式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技術依赖性,依赖于一定的学习支持平台,比如上课给学生播放的课程视频,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参与感,仅仅是一个视频,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而当下最火的混合式教育平台当属MOOC,MOOC被认为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产物,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教育思想的融合,要想实施好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要有成熟的技术作支撑,比如美国Knewton在线教育服务商提供的“动态适配学习技术”,此技术能够通过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学习习惯,提供一个“适应性学习体系”,学习者可以通过此体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强化教师能力
目前,教师队伍结构复杂,不同年龄、受过不同教育的教师对教育领域的新思想、新技术的接受与运用程序不同,盲目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混合式教学模式,而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却没有改变,这种打着教育创新旗号而走着传统老路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不断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新手段的培训,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首先,在混合式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应该准备更好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学视频、幽默有趣的案例、生动的实验等方式,穿插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好互联网的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团队精神。其次,运用线上平台,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将课前任务、课后任务及时发送到学生手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找出新知识的重点、难点,提前做好讲解准备,课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分别进行讲解,对特殊人群进行特殊辅导,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分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则可以体现在作业情况、上课听讲、课堂表现以及听课效果方面进行的科学评价,让学生知道并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则可通过线上交流或线上调查进行,学生通过交流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表达自己对教师的意见以及看法,教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以利于后期更好地开展教学。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助教团队深入了解师生之间的问题,并协助教师进行整改,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三、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现在由于网络通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全国各地相当数量的学校都能够实现网络全覆盖,这对混合式教育模式的推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混合式教学实施中,各学校凭借优越的网络条件进行自己的网络资源建设,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一)选择合适的网络平台
由于混合式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程度上的技术依赖性,所以需要一个强大优秀的网络平台作为支撑,要求该平台具有发布教学内容、教学通知、教学互动、教学评价以及在线学习课程等功能,需要带给学生参与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单一、形式简单等问题。实现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完美融合、取长补短,更要求该平台能够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以及知识的传递,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专业化的解答,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网络平台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重要保障。
(二)精心准备教学资源并提前发布教学内容
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准备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要多样化、多变化,让学生更加立体地掌握知识。教师要提前发布学习任务,在讲授之前在网络平台上将下次课的学习任务以及教学计划提前通知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平台提前了解学习任务,预习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其他学生相互讨论,并引申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
(三)课堂实施精准教学
课堂上教师通过课前了解的情况,找出本次课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不同手段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通过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资源,比如视频、实验、文本资料等,从各个角度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将重点、难点分析得更加透彻,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将学生的困惑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解答,引领学生对重点、难点的讨论,引导学生向更深层的方向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形成深层思维以及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课堂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发言,学生积极发言不仅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任务引领式等学习方式混合使用,更加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更好地全面掌握新的知识点,课堂也更加活泼与充满生气,达到巩固学生课前预习思考的作用。同时,学生积极参与过程,也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精准化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随时发布练习题、拓展训练题等内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学以致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
(四)课后学习测试及教学评价
课后练习、课后测试是对课堂内容进行再次呈现,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课后练习、课后测试,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检测自己学习效果的机会,对教师来说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对下一步的教学任务进行及时调整,力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每次课结束,教师均应对本次课进行反思与评价。既要找出实施教学中较成功的做法,也要找出不足的地方,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混合式教学积累经验,同时也要认真分析学生在本次课中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总结,找出解决办法,在下一步实施混合式教学时因材施教,使每名学生都得到成长与提高。
四、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颠覆,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交互通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开放的学习空间。该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和创造精神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将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苑秀芹.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34-37.
[2]秦楠.“互聯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3]王枚.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环境搭建和实施[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7(2).
[4]王金旭.混合式教学模式:内涵、意义与实施要求[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4).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