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导入教学在整节英语课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还可以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而积极的学习又容易使学生尝到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导入  方法  技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就能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积极性,还能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初中英语新课导入的理解。
  一、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和技巧
  英语的”导入”方式有很多,那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我在这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收集和总结了一些导入方法。
  (1)“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2)视听导入法。这是许多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它能使教学达到具体、形象和生动的效果,透过视觉、听觉的冲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是视听教学的载体,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闻其声、观其行、临其境。同时,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直接让学生欣赏有关音乐、图片、歌曲、影片,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把英语歌曲与英语教学密切的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优美悦耳的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为学生创设出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3)复习导入法。古语云:“温故而知新”。每节课的教与学都不是孤立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旧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在温故而知新的原则上,教师或进行对比,或提问,引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通过巧妙设疑,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传授新知识的契机。英语教学法把讲授新课之前的复习解释为对上一节课或新近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检查和复习。
  (4)课堂活动导入法。在课堂导入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学生在课前做充分准备后再完成课堂导入。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喜爱游戏的特点,课堂可以采用游戏竞赛导入法,效果很好。这样既能调动课堂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两人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大家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足球赛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的引入主题。
  (5)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进入主题。它是英语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导入新课方法。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借助动作、手势和表情等体态语,利用事物、图片、游戏、简笔画、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教材中设置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为新材料的使用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交际情境。
  (6)悬念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故意设疑,制造悬念,引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设疑导课,在教学之始设疑布阵,就好像教师给学生说出一个“谜面”,使学生急切的盼望教师说出“谜底”,或者自己努力去揭开“谜底”。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如果在课堂导入中能很好地设疑,给学生设定一些悬念,那么就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就能让学生在思和疑中探究知识、寻求答案。因此,教師可从课文内容出发,直接提出相关的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在猜测、预估和联想中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去,有一种“欲知详情,请读课文”的心情。通过提问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吸引学生对阅读短文的兴趣。
  二、结束语以及反思和展望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的确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导入”艺术的提升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改进,它没有固定的框架,相信只要我们能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难点,做到导之有方、先声夺人,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使学生心倾神往,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课堂教学也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6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