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物理素质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传统的物理教学,立足于继承前人的知识而不讲培养创新精神。所以局限于学理论,解习题,在这个小圈子里打转,物理素质的提高事倍功半,即使解题能力好,也是高分低能,所以要施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 物理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学习物理需有动力,动力需要兴趣。兴趣来于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正因为这位老师,他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百折不挠,不怕上千次的失败,而最后成功。他发明电灯炮的过程就是这样。学生学习物理也要有宏图大志,所以为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志向是产生动力的因素之一。但帮助学生树立志向不能泛泛而谈,不切学生实际,是起不到作用的。素质教育强调“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随着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又反过来促进物理学习的顺利进行。这实质上就是培养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帮助学生树立志向,激发兴趣,就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学生在高中阶级,心里怎么打算,不只是班主任的事,也是科任老师的事,物理教师也责无旁贷。一个班,对物理长远需要是不相同的。那些立志成为物理学家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立志成为物理方面的人才的是一部分。比如考理工大学,将来当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电力工程师,现代信息技术专家等等。还有一部分是文科爱好者。怎样帮助他们树立志向,而且无论是哪方面的爱好者,都能认识到物理必须学好,这样才是面向全体地激发了兴趣。怎样才能全面提高素质呢?先要弄清有哪些素质。这些素质包括知识素质,思想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并推动社会前进的素质。这些素质是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是对某学科特别爱好,共性是爱好某一学科也必须同时学好其它学科。比如想将来当物理科学家,物理工程师,专家,他们自然会努力学习物理知识,但即使想当作家,当歌唱家的人也必须学好物理。为什么?因为每门知识除了有自身的特点时,还与其它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是互相渗透的。比如学习物理就离不开数学,不会计算,物理的计算题怎么做。所以学习物理也同时要学好数学,而数学爱好者也离不开物理等其它学科。数学不是空洞的运算,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而物理等生活问题就是数学用武的依托。这样,爱好数学的同学就不会弃视物理了。对物理有了需要,产生了兴趣,又如文学爱好者,文学是反映生活的,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不懂物理,又怎样正确反映生活呢?如在描寫武侠小说中的武士,说某某一锤击下如雷霆万钧之力。雷霆万钧之力有多大,在学物理中是有概念感觉的。又如写古代攻城,若干个人抬着一根大木料口海唷一声撞向城门,城市开了。这城市有多厚,应该用多大的木料以多大的速度才能产生多大惯性,在学物理时也是有空间概念感的。物理知识一窍不通,岂不瞎写一通。又如,爱好军事的学生,物理与哲学物理与军事也是相通的。比如一个管子里在一个东西塞着,要把塞着的东西弄出来,方法之一是管子一端开个口子,从管子另一端塞进一根棒子,用力往里压,那东西就从后面的口子出去了。如后面没开口子就很难将基挤出去,甚至根本挤压不出来,因为遭遇反作用力。军事上攻城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敌人在城里的实力太大,不能在城里消化他,就要想法把他打出城而战领这座城。要把敌人打出城,就不能四个城市都堵死,必须敞开一座城市,这样,敌人招架不住就从敞开的成门逃走了。这不就用的是物理原理么,为的是不让城内之敌产生无退路的反作用力。再说舞蹈爱好者,有的高中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星期天去学习舞蹈。而舞蹈表演,身体波动幅度大而又不会倒下,这就要有平衡之功,平衡要掌握重心,这又是物理原理了,所以有舞蹈志向者也必须学好物理。
想象力也是物理学习的重要能力。我们知道理解力是学好物理最基础的能力。理解力差,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也就失去了依托。而理解力又来源于其它学科及生活经验。物理原理是抽象的。但抽象是有规律的,规律就能用形象的示意图象来体现。这种形象的空间感,又来自于生活中对物体的观察与感觉。来自于美术的立体写生,来自于数学的立体几何。而学习美术,学习立体几何又是以生活经验为依托的想象能力,所以培养想象力是学好物理的又一途径,这又是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素质的又一证明。所以那种认为学习物理就是多做练习题,多做练习题就能学好物理,是本末倒置。学习物理,除了面向全体激发兴趣,培养想象力,在教学中还要遵循学习规律。如在高一就要将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思想教给学生,掌握解题规律。如让学生从物理量的引进与研究物理量间的关系,体会学习物理的真谛,从而走进物理学科的大门。进门便知屋深浅,学习便灵活自如了。这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这又是素质教育培养能力的体现,提高物理素质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体现。而要达到此目的,就要摒弃应试教育的满堂灌、注入式,不重视过程的死记硬背式,而要用启发引导式。好比讲物理原理要让学生兴趣十足,应先举现象后揭示原理,这样才顺应学生的兴趣规律。如讲惯性,先不讲理论,而是先演一个物理节目。用两个火柴匣重迭放在桌上,用一根木尺迅速横着敲走下面的火柴匣而只剩下上面那个,这一奇异现象一下就会激起好奇心,然后再讲原理。学生认知规律就是由奇而欲探奇。
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很多,有待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解读分析[M].团结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6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