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诗画一律”理论在现代散文中的再现与重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为例,从具象的“取景”和抽象的“造境”入手,一方面分析“雨意”“澡雪”等诗画元素和“折枝”“丛梅”等经营构图在文章中的再现,另一方面结合中国传统文论中“以小见大”的审美方式和“象外境界”的哲学追求,探讨诗画和散文的融合与重构,并总结回归传统文化,借鉴“诗画一律”艺术理论,是拓展现代散文艺术空間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江南的冬景》 诗画一律
  诗和画最早的联结出现在《诗经-卫风·硕人》,子夏问孔子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日:“绘事后素。”孑L子用绘画的色彩视觉效果类比诗经中对庄姜的文学描写。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将“丹青”和“雅颂”并题,并从“宣物”和“存形”两方面表述诗和画的功能:“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魏晋南北朝刘勰①、唐代张彦远②等人都认为诗和画在功能和表达形式上有差别,但王维认为画也应该追求诗的意境,他在《为画人谢赐表》中提到:“乃无声之箴颂,亦何贱于丹青。”宋代苏轼继承顾恺之“以形写神”③3画论思想,肯定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④的独特气质,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⑤,“诗画同源”在宋以后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诗画一律”的内涵表达,一方面包括“诗歌借鉴了绘画的色彩、结构、形状等视觉工具,绘画借鉴了诗歌中主题情感的感觉工具”,另一方面是二者超越了各自的语言工具而实现境界共通。本文拟借鉴古代“诗话”“画论”,以郁达夫的散文《江南的冬景》为例,从具象的“取景”和抽象的“造境”两方面人手,简要分析“诗画一律”论在现代散文中的再现和重构。
  一、具象:取景
  (一)雨意
  郁达夫的文学作品与山水、绘画有着密切关联,据说刘海粟曾夸郁达夫:“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郁达夫本人也承认山水和诗画在意境上的一致性,他在《杭州》一文中写:“北面秦亭山法华山下的西溪一带呢,如花坞秋雪庵、茭芦庵等处,散疏雅逸之致,原是有的,可是不懂得南画,不懂得王维、韦应物的诗意的人,即使去看了,也是毫无所得的。”在《江南的冬景》中,郁达夫不仅取景于山水,同时再现了绘画的艺术效果,比如:“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雨意图”多出于明清作品,如明代沈周《雨意图》《西山观雨图》、清代髡残《雨洗山根图》。沈周《雨意图》画十二月冬景,风雨大作,凄凄寒寒,并不是郁达夫的冬霖细雨,但茅屋里倒确有两个酒客,沈周和他的女婿史永龄共坐夜话。画上题跋“雨中作画借湿润,灯下写诗消夜长;明日开门春水阔,平湖归去自鸣榔”⑥,寒冬冷雨中藏着一个温热的生命天地,正是郁达夫文中所说:“‘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西山观雨图》仿米友仁笔法,画苏州西山微雨景色,村庄、树木、水流都笼罩在烟霭之中,无纷扰之尘寰、无喧嚣之声音,一派籁静远阔、虚伫澹如之气。髡残是湖广人,《雨洗山根图》中山景逶迤叠嶂,村庄几处、远帆几点,树枝槎桠,近处孤舟蓑笠翁,执杆钓水,有“空山新雨后”的静好之美,髡残在题跋中感慨,一川雨后山色,已被渔翁占了先。⑦郁达夫在此“雨意山水”图上“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灯光的月晕”,受光影条件限制,传统画中并不多画夜色,清代太仓人王时敏有一册《杜甫诗意图》,其中有《江村月色》一幅,松竹掩映中茅屋一座,门对长桥,山头月色一点,画上题杜甫诗“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以画写文是郁达夫常用的创作方式,他在《浙东景物记略》中以山水画写山水:“从前看中国画里的奇岩绝壁,皴法皱叠,苍劲雄伟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现在到了方岩,向各山略一举目,才知道南宗北派的画山点石,都还有未到之处。”写《杭江小历纪程》有一句“衢州的千岩万壑和近乡的烟树溪流,这又是一副王摩诘的山水横额”。山水需要有人“行、立、坐、卧、顾盼言语”才显生动,而山水画比真山水更多几分前朝文人的性情与神思,因此,散文创作时取画中景比只取眼前景更多几分复古的诗意。
  (二)澡雪
  雪是中国诗画创作的一种主题倾向,“澡雪”则是文思虚静的象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清人唐岱在《绘事微发》中总结雪景图:“凡画雪景,以寂寞黯淡为主,有玄冥充塞气象。”郁达夫写《江南的冬景》所引诗句“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这几句诗的情景并不受地域限制,时间轴上的内涵和空间视觉体现的具象画面也适合“江南的冬景”。第一句引白居易诗《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写于江州,冬日傍晚,寒气裹席天地万物,水面辽阔、松风织愁。清初常熟人王翠善画江南山水,尤爱“雪霁寒林”,有一幅《寒山欲雪图》,题跋画于江苏“润州鹤林寺之杜鹃楼”。画中暮色萧索,山石欲雪披寒,山木枯而寥落,山水凝而冷逸,正是郁达夫借白居易诗所写“江南日暮的雪景”,“更深人静后”,则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明代苏州人唐寅有《柴门掩雪图》一幅,画雪后山景,山势磅礴,山腰间绿树掩映屋宇几座,山下翠竹为积雪所压而倾倒,其间茅屋几椽,酒旗一面随风而招,篱笆小院一席,院内榾柚木柴正暖着酒。山脚雪地有行人一枚,大概正是寻酒香而来,也可能是去赴约,水面芦苇丛中有一叶小舟,乌篷下有一人正坐观雪色,翘首以待。唐寅题跋:“柴门深掩雪洋洋,柑柮炉头煮酒香。最是诗人安稳处,一编文字一炉香。”郁达夫所引刘长卿的诗句“风雪夜归人”诗意,在南宋钱塘人梁楷所画《雪景山水图》中得以呈现,画家用淡墨渲染天色,衬托白雪世界,山谷中用簇点画密林,林下村庄和山石用凌乱皴法,逸笔草草仿佛寒雪肆虐,近景有老树两株,枝干虬曲雄壮,微雪卧上。画面中云天、山色、风雪、老树都呈现出荒凉萧瑟的氛围,但穿行雪中的两位骑驴人却相顾谈笑,仿佛那疾风骤雪不过是下酒菜,这种超越俗世“险境自若”的境界比“风雪夜归人”单纯的画面感要高深。郁达夫写雪景从日暮到冬宵到夜归都取“静景”,第二天早上则取“闹景”:“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江南的雪并不狂野,一夜过后,第二天鸟声复起,村前村后左邻右舍出门赏雪,明初吴县人刘原起所画《虎丘雪霁图》正是这一场景。画中枯木披雪、竹林摇曳,远处的虎丘塔似乎尚在雪被中沉睡,几位老者相互问候话瑞雪,一小童抱琴跟在执杖老者身后,一小童提着酒壶正下山来,大概另一场雪中煮酒鸣琴的约会已拉开了序幕。   朱光潜先生《诗论》归纳莱辛《拉奥孔》观点时指出诗画的差异在于诗能表现时的延展性:“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全动作的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的绵延。”文字可以用动词,如“归”“来”“报告”等词语表现时间过程,但从以上提及的几幅画来看,画面固定的视觉具象也蕴含丰富的故事,静中有动,这是传统绘画中的由“物境”读“情境”的方式。
  二、抽象:造境
  (一)无极
  相比于雪的高洁清寒,梅更野逸可爱,历来很多诗人画家以“爱梅”闻名,林和靖自称“梅妻”,王冕自号“梅花仙”⑧,画梅有“雪、月、风、烟”四种,元人吴太素《松斋梅谱》评“折枝雪梅”:“天欲彤云布雪,凡寒萼冻蕊,不甚精神,雪梅树多带苍劲。树露三分,雪露七分。老木不带花,只要嫩枝两三枝,不必多也。宜水边篱落,惟深踢地最佳。”吴太素总结的“折枝雪梅”法是元以前的主要取景法,郁达夫文中所引唐代诗人齐己诗“昨夜一枝开”,不仅是诗歌观照自然的一种方式,也开辟了唐宋花木折枝画的经营构图审美纪元,尤其宋人写梅,大多疏枝浅蕊,比如宋代杨无咎的《雪梅图》,几枝墨梅斜意伸出,残雪竹叶点缀其间,以“圈花法”勾出花瓣,清逸雅趣毕现。元代开始兴起“丛梅”画法,清人朱方霭《画梅题记》:“元煮石山农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明时陈宪章常师其意,吾友汪巢林,金吉金继之。”
  如果不看齐己的诗题“早梅”,雪中“昨夜一枝开”的可不止梅花,也可能是茶花,宋代钱塘人林椿有《山茶霁雪》团扇图一幅,画一枝红艳在白雪中绽放,郁达夫文中所写“雪白的桕子”也有耐寒的风骨,经冬不落。“像钱塘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郁达夫行文所用“一点一丛”的审美方式,一方面与诗画中的“折枝”偏好,甚至“瓶花”的审美方式趋同,另一方面暗含了中国文艺思想中“以小见大”的哲学命题。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两首》中有“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一句,与他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个道理,“一点红”虽小,背后却是“无边春”,“三两枝”虽少,却有天地间暖春的气蕴,可见,无限就在有限之中。张岱《湖心亭看雪》写“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人两三粒”,用极微言极大,即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如蜉蝣极小,“渺沧海”则心境极大。郁达夫以“一点一丛”赏乌桕,正是心性的无限延展,下文写道:“你一个人肯上东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回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将“一个人”置于“青天碧落”之下,即是将人狭小短暂的空间生命,置于永恒的宇宙洪荒中,一旦跳出思维的桎梏,获得“一花一太极”⑨的妙悟,即达到物我两忘、摆脱时间的无极永生。这个观点郁达夫在《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一文中有相似的表达:“每到一处,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的;而对于自然的伟大,物欲的无聊之念,也特别的到了高山大水之间,感觉得贴切。”
  (二)空静
  苏轼曾说“作艺如意造华严,造一片高严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诗学、美学共同的追求。用“境界”来表示抽象的意识世界,始于佛教学说,《华严梵行品》有“了知境界,如梦如幻”,《景德传灯录》有“一切境界,本自空寂”,佛教认为“了无空寂”是境界。南北朝谢赫《古画品录》认为“象外境界”比“画形骨法”更重要:“若拘以物体,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司空图的诗品也用“象外”指境界:“超以象外,得其环中。”⑩诗画论中广泛使用“境界”一词在唐以后,白居易在诗句中安置“境界”:“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宋代郭熙《林泉高致·画意》认为“境界”先于笔法:“及乎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
  古代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境界都趋向淡雅。庄子的审美哲学是“天地有大美而无言”,老子则是“大音希声”,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也多推崇典雅冲和之美:“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明代沈周以“静”为美,他为《策杖图轴》题跋:“山静似太古,人情亦澹然。”郁达夫认同诗画的取静审美,淡泊宁静不仅是诗画的风格,也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下人情的追求:“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这是柳宗元游西山而得“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和”,也是倪云林题钱选《浮玉山居图》:“洗心妙观退藏密,阅世千年如一日。”天地茫茫,而生命渺小如蜉蝣,藏身于“静”是古代文人在天地之间追寻永恒、超越生死的方式。“人景”也是山水意境中的一则风景,清代湖州人费汉源在《山水画式》中总结过“人物”样式,古代山水画中的镶嵌人物多为“山楼客话”“坐石弈棋”“空卧无事”“松鹤鸣琴”等高雅的文人活动,但郁达夫在散文的重构中刻意打破传统山水图的宁静:“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后一句引用李涉的诗“暮雨潇潇江上村”,让绿林豪客也来山水画里登台亮相,那白雨、长桥、乌篷船点缀的江南山水顿出生气。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品诗有三境:物镜、情境、意境。物镜是由物及人的客观视觉,情境是由人及情的悲欢离合,意境是由情人理的不生不灭。此三境不仅是诗境,也是画境,是文境,更是人生境。
  三、總结
  宋以前,绘画的主要功能一直延续王充的“存形”论,但并非只有“画”具备“形”,《说文解字》日:“画,界也,象田四界。”许慎认为“画”是用笔画出边界线,他同样认为“文”也是“形”,《说文解字》日:“文,错画也,象交文。”《周礼·考工记》记载绘画是杂“青、赤、白、黑、黄”五色之事,“青与赤谓文,赤与白谓之章”。可见“文章”最初是一种具象的视觉审美,文学与绘画在功能和生成上有“同源性”,经过“诗画”的相互渗透与共通,文学与绘画在抽象的思想和境界上具有“一律性”。这是讨论“诗画一律”在现代散文中再现与重构的基础。   郁达夫曾仔细辨析“散文”一词,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认为“散文”是“西方文化东渐的产品,或者简直是翻译也说不定”,但“散文”并不是外来词,刘勰《文心雕龙》第一章“明诗”有文:“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散文”用作文体则在宋代,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品评黄庭坚:“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古代散文属于文体的概念,现代散文属于文学范畴,施蛰存、傅斯年、周作人、朱自清等都阐释过散文概念,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所谓散文,亦文学的散文,而非文字的散文。”但是现代散文的概念至今模糊不清,文学界关于“大散文”的概念争论多年,但贾平凹关于散文应当“拓宽路子”的观点应当值得肯定:“在散文被总体上的靡丽柔软之风污染和要沉沦之时,需要的是有一股苍茫劲力。”如何重构当下新散文的审美品格,拓展散文的艺术空间,回归传统文化、借用“诗画一律”的艺术理论是重要方式。
  ①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定势》篇谈到诗画差异:“绘事图色,文辞尽情。”
  ②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形;赋诵所以咏其美,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
  ③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
  ④宋·苏轼:《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昧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⑤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⑥明·沈周《雨意图》题跋:“雨中作画借湿润,灯下写诗消夜长;明日开门春水阔,平湖归去白鸣榔。十二月初三日,小婿史永龄来此,共坐夜话,正值夜雨,写此以赠。”
  ⑦清·髡残《雨洗山根图》题跋:“雨洗山根白,净如寒夜川。纳纳清雾中,群峰立我前。石撑青翠色,高处侵扉烟。独有清溪外,渔人得已先。翳翳幽禽鸟,铿铿闻落泉。巧朴不自陈,一色藏其巅。欲托苍松根,长此对云眼。”
  ⑧ 明·郎瑛《七修类稿》记元末蒲庵禅师有《梅花歌》日:“会稽王冕高颊颧,爱梅白号梅花仙。豪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
  ⑨南宋·王柏《效希夷和陈北溪韵》:“北溪真有道,出语涵芳群。觉彼群迷句,真与梅争妍。一花一太极,极立形气先。逋仙名浪得,未必知其然。”
  ⑩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人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参考文献:
  [1]郁达夫.屐痕处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2]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c].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王韶华.中国古代诗画一律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4]唐岱.绘事微发[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5]郭熙.林泉高致[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6]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7]朱良志.曲院风荷[M].北京:中华书局,2014.
  [8]朱光潜.诗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
  [9]刘勰.文心雕龍[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0]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罗大经.鹤林玉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2]张岱.陶庵梦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3]潘云告.清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8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