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基于丝路文化的西安旅游文创IP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西安是我国的著名古都,是华夏历史的一个缩影。西安旅游不仅具有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是文化传播和历史传承的手段。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据点,西安的丝路文化应当在当下得到大力弘扬与发展,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西安旅游文创IP(知识产权)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历史文化的浓缩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发挥西安旅游文创IP化的作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西安旅游;文创IP;“互联网+”
“伴随着社交媒介和消费结构的改变,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无论影视作品还是小说游戏,甚至概念设定,都可能引发大众关注的热潮,成为传播爆款。这些具备内容衍生力和话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设定,其所具有的商业潜力无疑是巨大的。IP作为当下最具有商业价值与话题性的课题受到来自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有灵魂的优质IP,要与社会需求巧妙对接。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品牌IP化的打造也是商业模式的必然选择。”[1]正如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在“互联网+”大背景下,IP化成了十分重要的品牌推销手段,但IP化不单单适用于某一产品,对于文化而言同样重要,本文以“互联网+”视角切入,探索基于丝路文化的西安旅游文创IP化发展方向。
1 西安旅游文创IP化的意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互联网时代,各种IP随风而来,成为品牌文化延展和产品营销的关键符号。产品IP化,是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形象,通过知识产权的授权和跨界延展,获得市场赢利的一种模式。[2]正如研究所说的那样,IP化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市场意义,对于西安旅游文创而言,IP化研究是当下在丝路文化基础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手段。
首先,西安旅游文创IP化能够使传统文化与时代接轨,西安是兼具多重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西安所蕴含的旅游元素是一個庞大的历史文化体系,通过IP化的浓缩与引导,能够使西安的文化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其次,西安旅游文创IP化是瞄准未来的有效武器。新媒体等形式逐渐成为当下各个领域的主要宣传手段,IP化的产物,无论是logo、公仔还是其他,都具有在新媒体上快速传播的潜能,因此,利用IP化来发展西安旅游文创,是与未来接轨的体现。
第三,西安旅游文创IP化能够形成强大的经济效益。在现阶段的信息传播模式下,成功的IP所带来的流量是呈指数级增长的,成功的IP化文创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西安旅游业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西安旅游所具有的文化能量将得到进一步挖掘。
2 西安旅游文创IP化要体现历史文化的浓缩
当下“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华历史文化都将西安打造成了一个品牌化的旅游城市,西安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质便是其城市基因中深藏着的历史文化因素,因此在西安旅游文创IP化的研究中,要突出对历史文化元素的浓缩。
要充分体现“丝路”元素、“古都”元素等历史文化元素,现有的西安旅游景点IP化包括杨玉环动漫人物、兵马俑模型、埙模型等,这些都是利用历史文化元素在构建每一个景点的IP化,要将众多元素进行整合和抽象,体现出西安作为一座古都所特有的历史文化魅力与价值。
IP化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形式同样可以多样化,通过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IP化处理,能够将西安这座城市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容集中展现出来,凸出文化历史价值。
3 西安旅游文创IP化要与现代文明碰撞
前文提到了IP化与新媒体相辅相成的重要联系,西安旅游文创IP化产品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平台,通过当下流行的App,如抖音短视频等,形成所谓的“网红”效应,通过这种“网红”效应,不断推广IP化产品,从而推广西安这座城市所承载的历史与文明。
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还体现在IP化的设计理念上,从西安抽象出IP化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需要与现代社会相互碰撞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将现代人的关注点、敏感点、兴趣点融入IP化产品设计上,形成更好的设计效果。
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并不冲突,通过IP化产品,西安旅游文创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做到古今中外的交融,将西安尽可能广泛地推广出去,产生更大的文化价值。
4 结语
西安是我国的著名古都,是华夏历史的一个缩影,西安旅游不仅具有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是文化传播和历史传承的手段。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据点,西安的丝路文化应当在当下得到大力弘扬与发展,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西安旅游文创IP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历史文化的浓缩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发挥西安旅游文创IP化的作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本刊编辑部.优质IP 营销引擎[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9(04):63.
[2] 厉劢.产品IP化趋势下,如何拓展“流量红利”[N].东方烟草报,2019-03-23(002).
作者简介:史巍(1978—),男,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2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