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小学低年级引进家长义工进行非教学时段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部分学生到校早,而老师和管理人员还未完全到岗,这些孩子该如何管理?一直以来是困扰着学校管理层的一个大问题,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动喜欢疯打,自理自治能力比较差,如果不加强管理,不仅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家长义工 非教学时段管理 家校合作
  一、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从20 世纪50、60 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关注家校合作工作。80 年代初,许多小学在教育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小学教育要主动争取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90 年代至今,家校合作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逐渐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2.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在国外,家长参与学校日常工作的意识非常强,积极性特别高。他们或义务到图书馆为学生办借还图书的手续;或义务做厨工帮学生盛饭盛汤;或自发组织家长团参与学校义卖活动等等。因此,国外针对家长义工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的各项服务的研究比国内更早,现已有的研究主要包括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模式研究、家校合作影响因素研究、家校合作效果研究等。
  二、关键词的界定
  1.家长义工的认定
  “义工” 是英文volunteer 的中文译法,也叫志愿者,起源于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很多年,本质是服务社会,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我校的家长义工不同于社会义工,社会义工多是针对弱势群体或特殊地区,自愿给予无偿的帮助,而学校家长义工则是指自愿以义工身份,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在校学生家长。家长义工可以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校教育教学各领域提供帮助和支持。[1]
  2.非教学时段
  目前对非教育教学时段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根据我校作息时间,非教学时段是指教师未到上班时间,学校管理人员也未完全到岗的非工作时段时间。
  3.家校合作
  综合目前的已有研究,对于“家校合作”这个概念界定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也即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支持、配合,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2)家校合作是家长和教师的互相适应,家长和教师是两个主体,共同分享教育成果。(3)家校合作的目的在于有效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4)家校合作是学习主动与家庭配合,积极为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过程。
  三、解决的问题
  针对小学一、二年级非教学时段班级纪律混乱、早到学生无学习习惯、有安全管理隐患等问题,提出引进家长义工参与管理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探索出更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一种新的非教学时段管理模式。
  四、实践与探索
  1.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首先,创造性提出“我是大拇指”家长义工进校园的活动创想。查阅大量文献并且借鉴其他学校优秀的管理经验,通过调研学生到校时间数据分析,通过对家长、学生、教师问卷调查分析,通过收集近几年来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非教学时段发生的安全隐患数据统计,论证家长义工在非教学时段进校园参与管理的必要性。
  2.管理团队与义工成员建设
  (1)管理团队的选拔:为了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家长义工的管理工作由年級家委会承担。负责“大拇指义工”活动的日常工作及考勤。
  (2)领导成员的选拔:由年级长牵头,集中德育处负责人、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及20名家委会成员进行不记名投票,采用个人竞选的方式,从20名家委中选出4名家委为年级家委会主任(1名)和副主任(3名),他们也是“大拇指义工”的领导团队成员,全面负责“大拇指义工活动”。
  (3)义工成员的选拔:在前期筹备过程中通过发放倡议书、搜集家长意向反馈,征集乐于奉献、自愿参与义工活动的班级家长,成为“大拇指义工”成员,通过集体培训,持证上岗,参与到学校的非教学时段的管理。[2]
  3.培训与聘任
  无论是家委会成员还是义工成员,都需要进行学习与培训才能上岗,年级部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内容:包括管理团队的分工与职责,义工成员到岗的时间、义工成员参与班级管理要注意的事项、每天督促学生学习的内容等等,让活动变得更有实效性,既让孩子直接受益,同时提高义工成员的管理水平。
  对培训合格的义工,颁发聘书与义工证,并持证上岗。
  4.实施与反馈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我校校本课程,每天早上7:20——7:50为经典诵读时间,学生来一个,就到座位上开始读由学校统一下发的诗词读本。将组织管理权下发给当天负责的义工,可以组织多种方式的读,也可以由义工指导读,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读起来,听到“书声朗朗”的读书声。中午1:20——1:50为指导书写时间,每个小朋友拿出学校统一下发的字贴,静心书写,家长义工负责巡视与指导。在实施过程中,由值日家委对各班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并及时在“大拇指义工”群反馈,形成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
  5.总结与反思
  在实践“我是大拇指”活动后,通过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数据结果,有针对性地采访低年段教师、学生家长、学生、校医、安全办负责人等,对我校“我是大拇指”家校合作活动的实践和探索进行对比,提出总结和思考,在实践中查漏补缺、精益求精。
  五、运用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对家校合作、家长义工等已有文献进行分析与归纳,整理现有海内外研究成果,梳理非教学时段、家校合作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个案研究法
  针对我校的“大拇指活动”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调查,就活动中的数据及问题进行分析,给予叙述并进行解释,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正确建议和意见的目的。
  3.对比研究法
  通过“大拇指活动”开展前后及与其他未开展“大拇指活动”等家长义工活动的其他学校进行对比,总结出“大拇指活动”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六、取得的成效
  经过近三年级的尝试,此活动取得很好的收效:家长成为低年龄段非教学时段管理的主人、助手和知情人。通过专业义工培训,家长可以引领学生养成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也提高了家长在校辅导学生的能力,实现了家校合作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坤霞.家校合作教育研究[M].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10.
  [2]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