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学习。创设生活情景,以兴趣激发自主学习能力。联系实际生活,用实践推动自主学习能力。灵活设计练习,用训练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活用多元评价,用机制引导自主学习能力。坚持问题导向,用目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兴趣激发 实践推动 机制引导 目标提升
自主学习的方式是积极主动的方式,是学生进行自主习惯的培养方式,数学的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为宗旨,在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使数学的教学课堂展现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自由发现以及自主探索的个性;并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的创造性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学习,创造性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内化,从而达到提升数学学习素养的目的。[1]
一、创设生活情景,以兴趣激发自主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创造一种生活的情境,生动地展示课堂生活的数学原形,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动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允许学生通过观看、触摸、折叠、剪贴、画画等实际操作,共同参与各种感官。将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将外在的活动与内隐的思考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直观的操作到形象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2]
二、联系实际生活,用实践推动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其学生学习主要方式是动手练习、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数学起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数学是新鲜而充满活力的。为此,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小调查、小实验、小实践、小研究等,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融合,提高数学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提高理解数学的能力。
三、灵活设计练习,用训练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们通常做的大多数练习都是经过人工处理的纯数学问题。虽然有些题材来自现实生活,但大部分都是经过整理后的纯粹的“应用题”模型。事实上,这一过程是由编题者(老师)完成了从现实生活中收集信息,而不是由学生完成。学生只要将他们熟悉的方法或公式复制到模型中就能解决问题。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在设计练习时,我们应该力求在形式上新颖,教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永远不要浓缩成100%纯数学问题。[3]
例如,补上一个条件使下面的题目成为一道分数应用题:某制衣厂今年三月份制造某服装500件, ,四月份制造某服装多少件?
又如:三年级(2)班有女生20人,男生25人, ?引导学生补充问题并解答。
通过对开放型问题的灵活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以求及异思维。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够充分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活用多元評价,用机制引导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教师的激励和积极评价,教学就不能取得成功。教师若根据教学评价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就能对学生的做法合理评价和鼓励。利用好评价,学生不仅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目的,达到强化学习的动机。如果我们教师尽可能多的用亲切的言语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营造一种没有压力和权威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会有更多的数学热情和兴趣,也会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灵活性。
五、坚持问题导向,用目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巧设疑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带着困惑、怀疑和探索的心理,进行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把学习数学的“胃口吊起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问题设置的数学教学中,不能在教学中设置障碍,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层次进行问题的导入,逐渐进入数学知识的学习,否则,会使学生缺乏探索的动力和兴趣,进而导致教适得其反的教学和学习误区。
结语
总之,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根本素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该千方百计去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多探索交流,用自主性、参与性、积极性进行数学知识的感知和学习,并在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增加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元安.浅谈如何高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发现,2018.
[2]李丹.简析数学教学中的沉默[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
[3]王树红.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性学习的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