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导论课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是大学一年级设置的先导课程,对刚入学的新生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意义,如何在有限的的学时内实现教学目标,一直是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转变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调整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升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导论课 任务驱动 教学改革
  引言
  2012年, 我国教育部重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将原来的对外汉语、中国学以及中国语言文化三个专业合并为汉语言国际教育(唐佳琪,2019)。目前,高校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增至80多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人数也迅速增长(朱淑仪,陈乔君,2018)。然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毕业生的就业时,经常陷入“英语比不上外语系,汉语比不上中文系”的尴尬境地,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严重。因此在学生们进入大学之初,必须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正确的认知,并根据自身情况、人生理想做好相关的准备。[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是一门新生入门素质课程,旨在为本专业的新生拓宽专业视野,让他们对本专业的学科性质、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就业前景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本专业发展潜力的认可,增强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明确本科阶段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因此,导论课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职业生涯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导论课存在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探索新型的教学互动模式,以任务驱动代替满堂灌教学教学方法,尝试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2]
  一、目前导论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课程时效的矛盾
  根据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多,但只安排了16学时,且合班教学,人数较多。如此一来,导论课只能是蜻蜓点水般泛泛而谈,学生课堂获得感低。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师面临的难题。[3]
  2.缺乏适合的教材
  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导论课教材不多,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专业知识有深度,是大部分院校的考研指定书目,但内容太多,无法在16学时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傅其林等著的《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包含大量的英文文献阅读,对大一新生来说难度较大。
  3.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缺乏活力
  传统的导论课相当于绪论课,理论性较强,教师一般采用讲授式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注重理论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参与度低,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实施
  针对目前导论课存在的问题,我们主张任务驱动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实施的改革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改革
  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从《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和《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中精选了部分内容,以专题形式呈现,将八次课(一次课两个课时)安排不同的主题,并结合文献资料、名家讲座、国家汉办的政策和新闻等,对教学课件不断进行更新。
  2.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导论课教学模式注重“论”,偏向于理论的介绍,教师主要使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先介绍基础的学科知识,把握课程的主线,再从不同研究领域来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以及研究的方法等等。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只注重“论”的作用而忽略了导论课的“导”的功能,缺乏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很难从课程引发出对于专业和职业生涯的思考和规划。因此,本次教学改革将学习的中心转向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的作用在于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帮助学生解决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点评等,学生的任务包括资料搜集、文献查阅、案例分析、成果汇报等。
  3.教学手段的改革
  以前导论课的课堂注重教师讲解,缺乏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次教学改革采取教师讲解和学生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只负责讲解抽象的理论性知识点,铺垫知识背景,而学生负责报告一些细节的、趣味性较强的内容,报告时要求学生要调动台下同学们的积极性,而台下的同学需要思考和记录自己的想法,现场提问或评价报告小组的优缺点。开展生生互评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听报告的质量,促进学生内省,避免相同的问题在自己报告时再次发生。[4]
  三、教学改革的过程
  1.任务的安排
  每次上课前一周,教师根据即将学习的主题安排给不同的小组以任务。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制作课件并选择人员对课件进行报告和答疑。任务既包括简单的概念解说,也包括较难的名词概念辨析和综合性较强的案例分析等。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刚脱离高中“一言堂”的学习模式,任务驱动的教學模式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充满了新鲜感,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务的实现
  基于导论课的性质,不可忽略理论的学习,因此每次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教师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确保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节课由小组分别进行任务的汇报,内容轻松,风格多样,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们把刚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并且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节课堂气氛,教师随后对小组表现进行点评,并针对小组报告中错误或者不尽完善的地方进行纠正和补充。
  3.任务的评价
  学生进行报告时,教师一方面要综合学生的PPT内容、布局排版、演说讲解进行综合打分,另一方面还要记录下学生在报告中错误或不尽完善的地方,在点评中加以纠正或补充。要使任务驱动教学的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课下给予的指导更多。例如,有的小组成员对任务的基本概念不理解,教师要先进行讲解,小组成员才能继续完成内容。为了避免PPT制作不规范、排版不合适的问题,小组课堂演示的PPT都要事先由教师过目并提出修改意见,小组成员修改润色后才进行课堂报告。虽然教师的工作量会有所增加,但任务完成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师生感情,也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改革,我们总结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弊端。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课程的知识点繁多,综合性强,我们摒弃“老师一味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合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学生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是PPT的制作能力有所提高,字体大小、颜色搭配、排版是否合适,从台下学生的表情就能得到最好的反馈。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有的在PPT中插入精美的图片、增加动画效果,有的插入音乐和视频,学生们在不停地探索和改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讲解能力也有所提高,一开始学生有点怯场,大多是站在讲台上一字一句地念PPT,后来渐渐与台下有积极互动,生活中一些常见语言现象顺手拈来解释知识点,或者结合自身经历讲解案例分析,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代入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实习教学改革的两个学期,该课程的学生评价都在99.8分左右,足以说明学生对这门课的喜爱程度。
  当然,本次教学改革也存在一些的缺陷。一方面由于课时的限制,知识的涉及层面比较浅,没有向更深层次展开,内容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另一方面,班级人数太多,因此无法随堂检测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结果,出现个别学生在一些基本概念上仍然模糊不清的情况。另外,学生的提问、答疑环节不够理想,台下的学生很难对报告小组提出问题,具体的原因还需进一步探究。
  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作为新生专业课的先导课程,对学生了解专业领域知识,制定学习计划有着启发意义和指导意义,本次教学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教师讲授与学生报告相结合,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教学能力,希望在教学上给出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傅其林,鄧时忠,甘瑞瑗.汉语国际教育引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唐佳琪.本科院校汉语言国际教育课程设置浅析[J].学周刊,2019.
  [4]朱淑仪,陈乔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以惠州学院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