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西财经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模式及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以廣西财经学院为例,探讨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其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模式及路径,找出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言献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理念 模式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要义。广西财经学院是广西唯一一所财经类本科院校,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财经特色相结合,努力打造区域性财经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第一品牌。[1]
  一、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开始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时间较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创新创业意识不够强烈
  学校更多注重对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课程体系不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单一
  虽然学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基本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没有在课程体系中体现;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上升到理论学科层面,只停留在初级阶段;课程类型单一,教学方式也不够多样化,有些课程与实践脱节,只注重书本上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操作,这样无法真正培养出创新创业人才。[2]
  3.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缺乏
  学生缺乏工作与创业经验,要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必须要有一群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然而,现在的学校部分老师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创业经验,所以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指导效果不佳。
  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高校在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广西财经学院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打造中,学校时刻注重“三全教育”,所谓“三全”是指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同时要将财经特色彰显和体现,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参与创新,擅长创业手段中体现和凝练。
  三、学校在创新创业模式及路径探索
  1.创新创业课程初步形成体系
  为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取得良好成效,学校始终坚持将专业基础、专业主干课程以及创业基础的学习作为创新创业的基础着力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创业管理学》、《工商企业经营决策模拟》、《促销策划与管理》、《公司理财》以及《商务谈判》等一系列创业课程,同时将创业教育课程列入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创业学》、《投资创业》,为学生创业奠定理论基础。
  2.教师+学生+社会企业“三位一体”项目制
  为了能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同时弥补师生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学校推出教师+学生+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项目制管理,由老师注册公司,学生应聘成为公司的员工,联合社会企业的帮扶,形成一个稳定的公司制项目。它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创业教育链中的一环,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课程学习的有机延伸,是在学生完成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财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之后,通过教师或学生注册公司,以“公司制”形式遴选财经高端服务业项目进入创新创业教育园,教师和学生可以进一步在公司项目中进行学习和实践锻炼,真正实现与社会企业的无缝对接,让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企业运作中锻炼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既培养和锻炼了教师,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培养。
  3.“商学+书院”的新财子模式
  “新财子”模式采用“商学+书院”模式,在保证学生基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后的业余时间和寒暑假,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一部分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意愿的学生,系统的学习商学知识,并采用“书院”模式,通过广泛阅读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学生还直接参加到教师指导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商学知识+真实企业的实践锻炼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和能力。
  四、加快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策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创业改革共识
  全校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牢固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要广泛开展多形式、全员参与的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和创新创业改革意识,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树立质量意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遵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由注重由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建立国家、行业、学校三级专业质量标准体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具体目标要,落实创新创业素质、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校院两级教学质量报告、状态数据库发布、领导重视教学工作年度报告的重要内容。
  3.推动协同育人,形成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制定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学科专业结构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类型动态调整的新机制。巩固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人才培养模式体系,重点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推进卓越人才模式、创新创业模式、拔尖人才模式、国际化模式、订制式模式和产教融合模式等多元化人才培养,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开拓双专业双学位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途径,完善跨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罗贤甲.协同创新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
  [2]胡家保.创新驱动视域下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J].教育评论,2018(3).
  作者简介
  李瑞红(1982.04—),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广西财经学院,讲师,区域经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