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而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扉,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间的交流等,都必须借助教学语言。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对学生所产生的感染力也是不可估量的。
  关键词:教学 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
  一、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对教育对象施教,可以采取多种有效的手段。自古以来,课堂教学靠的就是口、耳相传,并且时至今天仍然是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形式。
  我们不能否认现今的现代教学手段确实丰富多彩,不能忽视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并且向我们预示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程度势必不断提高。这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了教学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为,语言依然是交流的主要工具,依然是知识信息传递的载体。
  在教学这个始终是弥散着语言的领域中,知识信息的传递、学生接受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相互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進行各种学习活动等,都必须凭借教学语言。即使是在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权较大,但语言的交流仍然是绝大多数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是变成了老师讲得少,学生讲得多;老师讲得更加精辟、更具有启发性。即使是到了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教学语言仍然是构成师生教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因素,仍然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无论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程度如何之高,也只能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来运用,它永远代替不了教师的语言。我们都知道,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有其吸引人的地方,教材本身也有其趣味性和吸引力,如何让它们都能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觉得,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运用了高度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对学生进行传神入化的讲述。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我们的印象中,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之所以能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除了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对教材灵活多变的处理外,动情、优美、富于艺术性的教学语言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他们在课堂上所展现出来的语言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风趣。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学生就曾经这样说过:“听于老师的课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教师教学语言表达的方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娓娓动听,侃侃而谈,必然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
  例如,我在教学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小池》时,就成功地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指导学生确定该诗所描述的时间。
  师:请大家自己读古诗,想一想,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个季节的美丽景色?要注意重点词句。
  (读书,显然是给学生方法;注意重点词句,显然是给学生阶梯)
  生1:秋天的景色。
  生2:不对!秋天没有荷花,诗句中的荷花夏天才有。
  生3:不!夏天太热了,哪有“晴柔”的风光?应该是春天,春光明媚。
  生4:不对!春天虽然阳光明媚,但荷花还没长苞呢!
  (学生各抒己见,争执不休,期盼地望着老师。)
  师:春天虽然晴柔,但荷花还没长苞,“露尖”──太早了;夏天,荷花盛开,但天气炎热──太迟了!那么,什么时候的景色才最符合诗中写的呢?请大家自己把古诗连起来读几遍。
  (简单的几句话,为学生提供了解题的线索,并潜在地启发学生:应综合思考问题。)
  生1:我认为应该是春天过去,夏天刚来到的时候。
  生2:(迫不及待地):对!是初夏!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愤”与“悱”的心里状态,若不采取直接的讲解授予其知识,而是适时地给予必要的语言启发,既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在教学中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没有教学语言的新艺术,就没有新人。”在教学中,如何巧妙的运用教学语言,使之成为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呢?本人在教学的尝试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1.让口头语言更具有感染力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们要面对的是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东西的孩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语言势必要力求活泼、新颖。同一个问题,多变换发问的角度以及方式,就能使那些千篇一律的、学生可以预料得到的问题变得更别开生面,新鲜有趣。例如:在小语教材《三个儿子》的教学中,要引导孩子们体会课文明明讲的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不少老师都会设计这样的问题:“知道了孩子生重病后,周围的人是怎样议论的?他们当时的心情会怎样?”如果换成另一种问法:“老师现在就是那位年轻的妈妈,看着生病的孩子,我六神无主了,谁能帮我想想办法呢?”同样的问题,换个角度问,给人的感觉就新鲜多了。把老师当成课文中的妈妈,同学们一下子把自己代入了角色,心中不免会切身体会到周围的人群一定正在为那位年轻的母亲感到心焦,也不免会急着给“妈妈”想各种可行的办法,包括课文中提到的,生活中曾经经历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来了,议论纷纷的声音随即便会让课堂热闹起来。
  2.让书面语言更加人性化与个性化
  在教学过程之中,书面语言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教学语言之一。对于教师而言,书面语言除了在课堂上的板书以外,还有最容易为教师们忽略的要数——作业中的评语。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作文,并不是每个老师都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评语。一直以来,我们只习惯于用分数或等级评价学生的作业,九十多分算是好成绩,六七十分就要加油了。但是,沒有得到满分的原因是什么呢?自己的作业中存在的缺点又是什么呢?对于主观因素占主要的语文学科作业,分数很显然是不可能详细地把毛病给孩子们一一指出来。对于教师的批改,孩子们除了被动消极地接受外,基本上失去了学习效果反馈的意义。对于这一点弊端,就像在学生的作文中写评语一样,在学生的作业中,除了评分外,再加上简单的评语,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然而,怎样的评语才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最能为学生所接受呢?
  在读书期间,师范学校一位文选学科的教师曾在我的作文《我的父亲》上写了一句简单的评语:“你的父亲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它令我想起了以前的老师给我的评语大多是“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中心不够突出”“叙述不够具体”……与千篇一律,乏善可陈的评语相比,那一位教师的评语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还对我现今的教学工作留下了很宝贵的启示:具有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评语,更有利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时至今天,我总是喜欢在学生的作业上,加上一句简单的评语:“你写的字又进步了!”、“课文第三自然段,好像给出了答案的提示呢。”“这么一个世外桃源,按照怎样的路线走,才不会错过每一处美景呢?”……而学生也习惯于在我的提示下修改自己的作业,甚至学着留下自我评价,在书面语言的领域中与我共同探讨。
  3.让体态语言带动课堂的情感和节奏
  口头语言固然是教师教学语言的主体,然而,适度的体态语言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十分注意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随时掌控学生对教材,对教学设计的反馈,还要根据学生当时的反应,及时运用教学机智适当地修改教学的设计。“我们以我们的发声器官发声,却以我们的整个身体交谈。”阿伯里比亚是这样说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慈爱的微笑、一个亲切的侧身、一个自然的伸手,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有着难以言喻的意义。
  支玉恒老师上课,最擅长的是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问、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他对读的指导,除了运用生动的口语艺术技巧外,最有效的还是手势的引导。哪里该读重一点,哪里该读轻一点,哪里该读长一点,哪里有该读短一点,用不着再作详细的说明,单看手势就一目了然了。学生看着老师的手势去读,甚至跟着老师边做手势边朗读,整个身心完全投入到朗读中去,完全投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中去。试想,置身于在那热情高涨的课堂气氛中,还用得着再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吗?可见体态语言是无声语言,是有声语言的补充和阐释,它有时能代替有声语言,甚至超越有声语言,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功效。可见,合理、适时地运用体态语言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语言修养是一门糅合了抽象与形态的学问。我们只有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探究,才能使自身的语言艺术修养踏上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庄锦英,李振村著.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钟琴,朱再明,宛清仁编著.教学口语训练教程[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周惠群.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与学生素质的培养,光华中学HQ网.
  [4]汪伟林.浅议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汉字文化,2018(03):95.
  [5]陈鹏飞.班级管理典型案例的管理学分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1):36-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