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语言艺术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技术课上操作繁多,理论深奥,然而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如何更好地利用40分钟,高效简洁地完成教学任务,无疑成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最大挑战和考验。课堂不是教师显示自己“才华”的地方。所以,真正感人、有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准确规范、简明扼要、形象生动,深入學生内心。
  【关键词】语言的准确性  形象  生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57-02
  如今,信息化浪潮已经席卷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文档处理、图片设计,互联网应用,可视化编程,智能机器人,创客空间……信息技术课上操作繁多,理论深奥,然而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如何更好地利用40分钟,高效简洁地完成教学任务,无疑成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最大挑战和考验。如何锤炼课堂语言更是我们需要注重的问题。
  一、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偏重于工具性的学科。对于操作方法和概念的讲解,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例如在学习利用Word软件编辑、排版制作小报时,常常会调整段落的位置。这时我们将使用“选定”功能,选择需要调整的段落并“移动”段落到恰当的位置。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说:“选择第一段并把它移动到第三段后面”。“选择”指选择一个工具、一个按钮、一个菜单等;而“选定”则是选择并确定一个范围内的具体内容,如一个段落,一个图片,一个艺术字等。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无误,必须精确地表达知识的内涵。对各种现象的描绘,对概念、定义规律的表达,都要做到:语言明确,不使人发生歧义和误解。
  二、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纯净,没有杂质,简洁凝练。语言严谨包括:功能介绍通俗易懂;操作要求清晰明了;操作提示富有逻辑性。而语言的严谨、富有逻辑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路的清晰。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能条分缕析。
  语言拖泥带水,犹如良莠并生,把表达的思想感情淹没在莠草之中,大大降低了表达效果。教师语言最忌讳啰嗦重复,忌“这个”、“那个”、等口头禅,这些都是语言纯净、严谨的大敌。所以,课堂上绝对要消除这些“杂质”,只有做到准确严谨、富有逻辑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学习过程,以及教育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新知识的过程。认知的前提是注意,而小学生的注意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为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的注意现象。因此,小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能被生动可变的、色彩鲜艳的教具吸引,面对枯燥的文字或讲解不感兴趣,也常常会被课堂上各种新奇、意外的事情所分心。第二、注意的范围较小。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知觉到的对象的数量。第三、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在小学阶段,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是逐步发展的。第四、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对象上的能力。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低年级学生从听讲活动转移到操作活动,总是显得慢悠悠。可见,小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差。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因此我们的教学语言必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
  四、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其实课堂的语言不但表现在语气语调上,也存在于体态上。教师运用无声语言,更方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这种无声语言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表情神态、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注意与学生的空间距离等。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这时一般都比较紧张,教师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告诉他:“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也没关系。”慈爱地摸摸学生的头,或者轻轻拍拍学生的肩膀,然后耐心地指导该如何操作。这样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五、语言的情感传递
  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课堂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课堂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可以采用恰当的语言,把握课堂的节奏,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引导和评价。比如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学习相对吃力的孩子回答,当他回答正确时,教师可以说:“你经过努力思考,能把好多同学都可能答错的题答对,真厉害!”这样的鼓励性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其逐渐爱上学习。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科学、艺术地驾驭整个课堂。在实际的教学中,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成为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打开学生知识之窗的钥匙,最终实现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在霞,刘刚.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探究[J].家教世界,2013,(10):58-59.
  [2]王称丽. 中小学生注意力发展及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万诗云(1979-),女,任职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小学,一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