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体育师资培养策略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幼教体育师资现状出发,结合现有可用资源,开展人员组织工作,侧重体育学科专业发展思考,探索幼教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推进幼儿健康教育。
  关键词:幼儿体育 教师专业 成长策略
  随着幼儿教育形势的快速发展,追求健康目标的体育学科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管理规划的限制,幼教工作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相对较弱的位置,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学科角度来讲,体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从当前幼儿园体育师资现状分析,提出适合实情的专业提升模式,以期与同行交流研讨。
  一、就地取材,形成组织
  幼儿园的教师配置与中小学校不一样,现实告诉我们,在一定规模的幼儿园教学管理中,很少能拥有完整的体育教研组织,也见不到开展比较正规的學科教研活动,因此,若想取得比较理想的幼儿体育教学效果,一般性的幼儿园中还缺少专职人员,更缺少组织设置。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的问题呢?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着手开展体育教师配置问题的研究,分析本区域内幼儿园体育师资紧缺的突出问题,落实县管校聘的相关政策,着眼于区域教育一盘棋的长远思想,有计划地解决幼儿园体育师资的标准化配置问题,确保城镇幼儿园至少三名专职体育教师,农村幼儿园至少一名,民办幼儿园也应该纳入计划之中。其次,在幼儿园自身的内务管理中应作出适当调整,将体育教育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之中,确保人员与组织配置。幼儿园要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挑选热爱体育教育工作的老师来承担这项工作,就地取材,建立起园本级体育教研组织。同时,该教研组必须设立教研组长,受教务处直接领导,开展常规学科组活动,幼儿园也应对体育组进行指导和考核,开展理性的评价工作。事实上,上级部门不可能分配足额的专业师资入园,解决当下的人员问题还得从实际出发,将现有的老师作出一定的调整,如,不改变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岗位意义,但这部分老师可以多一个体育教师的身份,从而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体育教学队伍,进而开展主题比较统一的体育学科类的组织活动。
  二、研训思想,转变观念
  当前幼教师资的基本素养还参差不齐,从一般意义讲,城镇优于农村,公办强于民办,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从幼儿园的活动课程逐步走向体育课程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其中最重要是体育思想的学习。
  其实很多幼儿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只要不生病,偶尔出来晒晒太阳,适当活动活动或者玩一玩就行了,对是否需要专业的体育教学或运动健康指导还十分迷茫,对于什么是科学健身、如何监测幼儿体质健康、怎么样维护幼儿身心健康的知识还比较欠缺,等等体育健康类知识的缺失就无从谈起对如何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培养幼教体育师资综合素养的核心并不指向提升其运动能力,教学中确实不需要老师能够做出高难度的运动项目示范,或者用很高的运动成绩来增强孩子对老师的崇拜心理。重要的是,教师首先要懂得科学的运动健康综合思想,用怎样的方式来组织体育教学,采用什么办法来评价自己的教学是科学有效的。要让孩子从小就学到科学健身的部分方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平台搭建,拓展视野
  随着幼教体育的进一步重视,体育教师数量逐步增加,走专业化道路从表面上看是件好事,但也存在着问题,许多科班出身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刚踏上工作岗位,毫无工作经验,他们在幼儿体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远比教中小学生多的多,校本培训更是一片空白,有些幼儿园为了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把体育教师当一般的幼儿教师培训,培训的内容是保教业务能力提升,这与体育教学的专业属性关联性不大,也就造成了这部分教师的专业弱化,时间一长,幼儿园招入体育教师的目的似乎已迷失,仅仅是为了适当改变性别比例而已。
  另外,中小学研训对象也把幼教体育排斥在外,习惯性地认为这个群体非“同类”,所以幼儿体育教师在同行中成了“生面”,他们是体育教师,上着体育课,但像模像样的体育活动却找不到他们的身影,长此以往,幼教体育教师必将失去专业,十分可惜。因此,解决这个群体专业素养的在职提升问题是当务之急。
  搭建幼教体育教师培训平台十分重要。当前,不管是园本级培训或是上级研训部门组织的活动,都应该理清思路,对幼教体育教师一个重新定位,将其纳入培训计划,只有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才能做好培训这篇文章。一般情况下,采用主管部门与园本级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实用,如,体育研训部门组织开展的学时培训和片级教研活动,这些基础性的学科活动最具实用价值,教研员也要打破各学段各自为政的陈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幼教体育教师了解更多学科信息以拓展视野。同时,在园本级培训中,除了通识培训之外,也要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区域内学科评比活动,如园内师徒结对、基本功比武、学科能手和教坛新秀评比等等,只要将舞台搭建结实,相信会有“好戏”上演。
  四、立足专业,提升能力
  当前幼儿体育教师必须走出专业认同感缺失的误区。幼儿教育认同度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现已得到较大的关注,但幼儿体育的大概念尚未形成。长期以来,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同度不是很高,幼儿体育教师更是可有可无,甚至可以被替代,如果有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也可能被定义为广义的幼师,专业性无法被确认,因此,作为社会、教育管理机构、园本管理,特别是体育教师本人一定要转变思想,重新审视体育教师的专业属性和其在幼儿园中的专业价值,不可把体育教师的价值取向仅仅停留在“只要能管得住孩子,让孩子不吵不闹就行了”这样一种落后观念之中。
  幼儿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有其独特的学科原理与方法,比如说,在幼儿年龄段选择活动内容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幼儿活动时不可做静力性练习、为什么幼儿球类运动不可以作为专项练习,等等问题不是任何一名教师都可以去解释和操作的。尽管学科认同度不是很高,但相信总有一天会被教育业内人士和社会广泛认可的,这一点教育行业已落后于社会体育行业,各类幼儿体育培训机构以及开展的活动足以证明将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幼儿体育教师坚定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是一个方向性选择。   专业行为能力提升可促进学科认同度,发展以体育教学能力为主的综合影响力是必经之路。幼儿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并不是自身的运动能力,而是基于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学能力,用以培养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如,用科学的知识和运动规律去提高幼儿的走、跑、跳、滚翻、平衡、灵敏等身体必备素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乐学,且学而有效;又如运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区角游戏等等。专业能力的发展是需要体育教师自身积累和努力,要常看课,在各类舞台上不断展示,得到业内人士认可的一个过程。不仅要在课堂上研究发力,更要在课外做好准备。此外,还需要在园内展示富含体育气息的特色活动,逐步提升学科教师的存在感。
  五、保障有力,评价多元
  正是因为幼教体育教师的专业地位处在一个认可与不认可的中间地带,除了教师自身须特别努力以实际行动争取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一个评价体系,一个成熟与完善的评价体系足以改变一个群体的命运。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意识形态的保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将触发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与提高,作为主管部门只需要多加以引导,相应地,体育教师的认同度也会“水涨船高”。而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则需要更多的思考,特别是园本式的舆论导向。幼儿园的主要领导意志坚定,坚持走学科专业化发展道路,那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春天就会到来。
  制度保障体现了管理者的意志,特殊时期幼教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制度推进。当前,保教方面的制度相对完善,这些制度有效地规范着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正常的教学工作起着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也对教师的保教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礎。为了保障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乘着幼儿教育转型升级的东风,制订专门性或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升级或完善相关配套条例,如教学和科研奖励制度、业绩奖励制度、超课时量津贴制度、职称晋升制度、评优评先制度等等,通过各类制度的制订推行来稳定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思想,不断鼓励他们钻研学科,取得学科专业领域上的成绩。
  另外,多元性评价对幼教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也会起“推波助澜”作用。体育教师的专业性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或学术上,也会体现在与体育相关的工作上,如组织较大群体活动、对外展示性活动、甚至可以体现在教师的活动中。对其评价的多元性才体现个体的综合性,因此,抓好评价工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提升幼儿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尚处于起步阶段,也是关键阶段,除主管部门着力推进之外,窗口幼儿园应承担示范与引领作用,探索适合实际的有益路子,形成有效经验,并逐步予以推广。同时,作为幼教体育教师自身而言,要找到本学科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价值,更应增强自信心,克服成长中的困难,努力建设富有体育特色的项目,得到更多同行的赞誉和好评,为幼儿健康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伍施蓉,浅析幼儿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J].《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13期.
  [2]黄庆,对培养年轻体育教师策略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第10期.
  [3]周遵新,探析年轻体育教师的培养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第1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