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鉴赏教材的数字化建设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音乐鉴赏对于一些高校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培养个人的音乐审美能力,还能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情趣,是一个比较有益的学习内容。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教育教学当中都融入了数字化教学,并且成为了音乐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在运用数字化技术的同时,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和完善。如果想要更好地推动高校音乐鉴赏教材数字化建设的进程,需要编写视听图文一体化的教材,创建数字化声像资料数据库,完善已经存在的多元化的教材体系。本文将会针对音乐鉴赏教材的数字化建设思路进行思考和探索,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与途径。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材;数字化;建设
1 我国高校音乐鉴赏教材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高校音乐鉴赏教材的发展与创新一直在不断地发展,目前也有着很好的表现,不止教材的内容有所变化,教材的体例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改变,更加具有针对性、创新性。除此之外,教材所需要的理论支撑也不断在完善,不过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使音乐鉴赏教材的数字化建设变得举步维艰。
1.1 出版形式单一
目前,音乐鉴赏教材的出版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形式,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创新,数字化出版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所出版的数字化音乐鉴赏教材仍然以纸质的教材为主,将光盘等音像教材进行捆绑销售,这不但提高了教材的成本,对于内容的实质性改变没有提供任何的帮助,限制了数字化教材的发展。音乐鉴赏教材的结构体系较为单一,学生用教材、学习指南之类的辅助教材数量不足,这也是目前音樂赏析教材存在的问题。随着信息化主导的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和老师的教材观也发生了变化,音乐鉴赏教材的内涵和知识面的都需要完善并且向外扩展延伸。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创新和完善,更好地为教育改革贡献力量。
1.2 影音资源匮乏
音乐鉴赏的学习中,影音素材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因为好的音乐声像会让人们感受到喜悦,增强人们的想象力,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力量,这样的效果是纸质版教材永远不能比拟的。如果图文产品和声像产品仍保持单一的表现形式,就不能将音乐的艺术性完全地展示出来,无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目前音乐鉴赏教材的内容相对丰富,但是与其匹配的音像等资源却严重不足。在所有的音乐鉴赏资源当中,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是相对比较缺乏的,而这两种音乐资源对于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虽然现在很多高校特意为音乐教育编著了带有光盘音响等影音资源的教材,但是还有很多影像资源是落后的或缺失的,无法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不能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
1.3 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不完善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伴随而来的是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新兴的媒介能够让那些想要更好地进行音乐鉴赏的人们全方位、多元化地理解和品味音乐,因此完善数字化系统并且不断地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调查发现,很多音乐鉴赏教材所附有的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以及平台建设还没有得到完善,导致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动、线上同步进行问题的解决、线上进行考核评测等环节无法实现。除此之外,想要聆听音乐、翻阅音乐新闻、学习网上课程等,也无法做到与教学同步进行。
2 音乐鉴赏教材数字化建设思路
2.1 图文试听一体化教材的开发
首先是在纸质版的教材中结合视频、音频。一个完整的音乐出版物必须要有以下三者的结合:纸质书、音频与视频。只要合理地选取并开发音乐教学软件,就能够很好地将音乐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这对音乐鉴赏教材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交互型多媒体音乐教学软件正在深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其优点主要是打破了普通媒体的线性限制,一些课件的内部内容可以随着学生们的选择发生变化,比如暂停、播放等。而对教师来说,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穿插讲解,突出重点和难点。这样能够让信息快速传递并且得到反馈。交互型可见,就是在一个界面内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将其用于音乐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如人音版高中标准实验教材《音乐鉴赏》,所配套的光盘和视频等内容一一对应,并且开拓性较强,表达的内容很丰富,具有图文视听一体、艺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和纸质版的教材有很高的融合度,帮助学生和教师进行科学的学习,很好地提升教学效果。由于国内的音乐鉴赏教材使用视听和纸质相结合的历史比较悠久,目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如今,高校可以借助相似的案例或者模式,将现代化的图片和效果运用到教材当中,使学生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和享受,同时还能调动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欣赏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内在水平,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其次是纸质书与多媒体在线内容相结合。不管是从音乐鉴赏教材的功能上看,还是从内容的角度来看,或者是从供应方的倾向性来看,理论图书、乐谱类图书等都是不能代替数字化的教材的。如果始终坚持将纸质版教材与现代数字化技术结合,出版的教材一定会成为教育行业的主流。现阶段的音乐鉴赏教学还不能熟练地将教材内容展现出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构建音乐鉴赏的网上学习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这样一个信息量大、多样化的平台展开多方面的学习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应用到实际当中,可以以纸质版的教材为载体,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时效性、交互型、变动性)进行片段分解,使用在线播放的方式,方便有阅读需求的人们。目前,二维码已经逐渐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这一点为音乐鉴赏教材的建设提供了比较便捷的途径。由于二维码成本低、获取方便快捷、实用性强等优点,印刷的时候可以将专属的二维码印在图书的封皮或者是封底等地方,让人们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更生动、数字化的内容。移动数码时代到来的同时也增加了纸质版书籍的阅读范围。在二维码中可以嵌入一些作者的述说或者是相关的音视频,学生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进行学习。教材当中适当地加入一些乐谱、图片等,能让纸质版教材里枯燥乏味的文字变得更生动有趣,这也能很好地辅助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如果能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作家的生平介绍、立体肖像、乐谱等,有利于学生们深层次地理解其作品的含义,体会音乐的美。还有一个问题,打印出来的纸质版教材数量有限,页数较少的书籍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情感,设置二维码可以让学生们在网络平台上学习其延伸的知识点。以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穿越钢琴时空》为例,这本书收集了西方大师的钢琴曲以及中国名家的很多著名的钢琴曲,书中的每一个曲子都有着对应的二维码,学生们通过扫描二维码能够看到立体的印象画面,增强聆听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更全面地吸收和把握知识。 最后是微课教学模式下的教材开发。“微课”,最开始由美国著名学者提出,运用构建主义理论,主要是以在线或移动学习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我们国家研究最早的是胡铁生。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我们的教学和学习视线当中,属于大数据之下的产物。其不仅改变了教师发展观,还改变了资源观念和教学观念。微课具有以下特点:资源容量小、教授时间短、主题突出等。相比传统的固定位置、固定时间的学习方式,微课更加方便、灵活。微课教学模式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比较晚,但是有很成功的教学案例:奏鸣曲的结构。目前我国对此的研究还在初级阶段,教育部2013年8月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极大地促进了微课的建设,使各大高校音乐课堂教学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由于微课的特点,应用到音乐鉴赏教学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教师和学生对音乐教材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音乐鉴赏教材的改革和数字化发展势在必行。其中需要做到的有以下几点:第一,编写立体化的音乐鉴赏教材;第二,编写系列化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加强音乐鉴赏教材开发者、出版者、使用者三者之间的沟通。
2.2 数字化声响资料数据库建设
我们应该站在音乐教育的角度进行思考,对数字音乐资源系统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和整合。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部分人对音乐资源的收集和整理重视程度更高,专业的音乐网站拥有的知识储备量不足等。对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校园为主要载体进行数字化音像、网络平台的建设;其次是搭建具有前瞻性和可拓展性的硬件平台;接着加强资料库的建设;最后是保证收集的音乐素材具有当地的特色,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音乐声像资源的收集可以通过网络收集、购置成品、动手编辑制作来实现。与音乐鉴赏教学相关的歌曲动画、舞蹈视频、歌舞剧音视频、中外部分交响音乐作品的音視频、教学课件等都能从网络上下载收集,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使用。也可以去图书、音像店购买正版的成品音乐资料和软件。尤其是在资料库刚开始建设的阶段,应投入大量经费,订购已出版的中外作曲家的乐谱和音像制品,丰富资料库以及特色馆藏资源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音乐制作软件进行音乐编辑和音乐制作。
3 结语
我们国家一直很重视教育,并且注重学生们的多元化发展。好的音乐鉴赏教材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容,保证学生们艺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份力量,丰富社会文化。发展数字化建设能够使我国的音乐鉴赏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满足教师和学生们的多重需求。相信我国的音乐道路会随着社会发展,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 葛春先.数字化音乐技术在音乐鉴赏教材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185-187.
[2] 闫鑫.数字时代,音乐出版社纸媒产品是否还需引进?[J].出版参考,2014(8).
[3] 朱璐.纸质图书与在线内容相融合的探索与展望[J].科技与出版,2014(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