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瞻园的公共化转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瞻园于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太平天国纪念馆,后经过三次整修扩建工程,分别整治、修复了旧园,以及在东部与北部扩建了新园区。瞻园由古代园林一步步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转型为可供游人观赏的公共空间。本文总结了瞻园现代化变迁的规律,为传统园林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瞻园扩建;园林遗产;转型发展
  南京瞻园前身为明初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达宅;“清初改宅为兵备道衙,后为布政司署;太平天国都天京时,一度作东王杨秀清、夏官副丞相賴汉英府第;清末复置官廊;民国以后,部分析为民居,其他仍作官舍,而园皆从属。”[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逐步转变为国家集体所有,瞻园被发掘并确立为太平天国王府遗址,迁入太平天国纪念馆。经过后续的系列整顿修治,瞻园内景物面目一新,再度开放。本文通过梳理瞻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过程,探讨瞻园由古典私家园林到现代公共开放空间的转型,说明瞻园的现代发展优化了南京市的公共空间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保护、开发园林文化遗产提供案例。
  1 新中国成立以来瞻园的三次改造
  1958年3月起,刘敦桢教授主持瞻园的整建和扩建,工程分为三期,规划设计目标为部分恢复瞻园历史风貌,进一步提高瞻园的历史地位,扩大瞻园规模,并作为原瞻园的延续,使之融为一体,对原瞻园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2]
  1.1 瞻园一期工程:整修
  在刘敦桢的直接指导下,一期工程继承与创新了原瞻园的规划设计,自1960年冬到1966年夏分前后两期进行,工作重心是南部景区的整修。
  园内以静妙堂为分界点,将全园分为南北两景区。南临瞻园路处增设了入口,入口由折廊和三重植物院落组成,与城市道路衔接更完整。静妙堂为全园中心建筑,主要改善了室内地坪返潮和南水榭亲水性不足的问题。作为静妙堂水榭对景,南部水池由原来粗简的扇形水池改造成以汀步划分的两个自然式水池,并在池南叠砌高达9米的假山,山之南麓堆土植木、筑造小径以营造山林景观。假山构思极为精巧,从水榭南望,假山呈内凹溶洞状面向水面,顶部下悬钟乳石,加以瀑布垂坠,假山整体气韵非凡、幽深莫测,脚踏汀步穿行水中时如身临险境,颇具游赏趣味。
  瞻园北部、西部和东部景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优化。北假山与静妙堂相距56米,但假山高度仅5米多,与大体量的静妙堂在尺度上形成了失衡,因此于北假山增设石屏展现恢宏气势,山体东北增砌峭壁以增广度。配合山体的改造,园内水系引向园东北隅,扩出水湾从而增添景观层次。南部水池经整治后与西部水脉相通形成水涧,依托西部高地营造自然溪谷景观。东部景区中,僵直的长廊被改造为曲廊,并且向东扩出水院,为二期工程打下基础。
  园内景观得到了全面的修缮,既保留了原有格局特征,又在此基础上追溯古境增筑景点,使景观丰富性得到巨大提升。
  1.2 瞻园二期工程:东扩
  瞻园的二期工程于1986年底启动,1987年底竣工。承接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以刘敦桢于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图纸为蓝本,由叶菊华任总设计,对扩出的东部做出了详细的规划,东扩部分又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
  北区以水院为中心,北部新建了“一览阁”,建筑与水院之间留出隙地布置廊亭和植物,作为烘托陪衬。北区与中区以高垣相隔,墙上开漏窗可隐约窥见中区绿意,两区通过“翼然亭”衔接。中区主体为开阔草坪,植有月季、蔷薇、樱花等花木,现作为盆景园向游人展出;草坪东部围以曲廊作为漫步休憩空间。南区以建筑及庭院为主,形成独立封闭的空间,提供足够的室内活动场所。
  瞻园二期扩建工程,使园区面积增加了一倍多,修建楼台亭阁13座,建筑面积达2882平方米。至此,瞻园古十八景得以恢复十之七八,重现昔时风采。[3]
  1.3 瞻园三期工程:北扩
  为使瞻园历史风貌得到再现,2007年5月,恢复瞻园历史风貌的扩建工程启动,由叶菊华承担规划设计工作。北扩设计在不触动文物本体、史料记录不够丰富明晰的情况下,追求园林风貌的和谐统一,实现一种风格的摹建。[4]
  工程分为园林部分和展陈部分,园林部分位于原瞻园北面,延续原瞻园以山水为骨干的风格特征,展陈部分的规划是恢复原清代衙署附属建筑。园林部分将原水系向北延成池,作为园区中心,园林建筑、山石花木环水布置。在布局中隐藏着一根模糊的中轴线,始于“尚雅堂”,终于“海棠门”,景观轴线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园内不同空间之间的关联,并突显主景观的控制作用,使园景有序展开。[5]沿池建筑形式多样,亭堂楼舫环布水岸。东侧衙署建筑同样按轴线布置,构成层层递进、富于变化的四组院落。主要山体置于园东北隅,少许山石缀于亭台楼榭间的大小庭院中。
  北扩工程完成后,与一期、二期工程衔接自然,给人浑然一体之感。瞻园的占地规模至此达13000多平方米,已可称之为中型的江南传统园林,成为南京市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代表之作。
  2 瞻园公共化转型的背景
  瞻园的三次改造工程历时约半个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人民的休憩和旅游需求日益增强,历史名园因其文化影响力,也成了社会价值的重要承载体。
  2.1 适应现代园林发展要求
  瞻园在建园之初为私家宅园,几经战火劫难和岁月变迁成为徐达官府花园,后成为衙署的重要组成。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前的瞻园本身就有了园林性质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变迁就是瞻园逐步向公共开放的过程。
  1957年夏,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迁入瞻园,使瞻园在开发中肩负了一定的“游学”功能,作为近代史教育和爱国教育基地,与数座院校建立了共建关系,开展了广泛的社会宣传教育工作。同时,瞻园作为南京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了各项书画作品展、非遗体验活动、文化合作仪式,每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举行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等等。瞻园在南京的百年变迁中生长、发展,与老城和谐共处,成为集休闲、文化、教育、交流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活动场所。   2.2 位于南京旅游核心区位
  南京史称“六朝古都”,拥有大量历史文化资源,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瞻园地处南京市秦淮区,区域内云集了大量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瞻园外还包括夫子庙、明城墙、乌衣巷等,是南京历史文化荟萃之地。1984年以来,夫子庙地区按照传统建筑风貌进行复建,千年秦淮焕发出生机活力。2003年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被设立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已成为南京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其中,瞻园处于核心景区,夫子庙的白鹭洲景区内,除了瞻园还包括夫子庙、白鹭洲、秦淮河、明城墙四个游览区,是风景名胜物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最需严格保护的区域。作为风光带中一处布局精致、清幽素雅的江南古典园林,瞻园紧邻街市却闹中取静,与外部喧嚣的步行街形成鲜明对比,为游人提供了多样的视觉审美环境,丰富了景区的游赏路线,是城市风光带中的“后花园”。
  3 瞻园公共化转型的措施
  瞻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规划建设中,处处贯彻对原有景观的尊重,结合城市规划、社会现状,做出许多配套改善,在保护中发展,与城市共存。
  3.1 重现旧园古境
  瞻园在被发掘时呈破败荒芜之状,因此工程最初进行就是园景复原,其次才是对旧园的扩建。一期工程并未改动园区原有的布局,而是在保留园林山水骨架特征和重要建筑遗存的前提下不断革新。南园假山的设计与施工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心力,参考了《宋人画册》《元人画册》以及《芥子园画谱》等著作;南部入口的三进院落放置宋代花石纲遗物“仙人峰”,更增古意;西部种植大片竹林、桃花,以营造清代“竹深处”“桃花坞”之景,重现了历史各时期的古境。
  后期的扩建同样参考了一定的历史信息,探索和分析了前人优秀的造园理论和造园艺术处理手法,对古人古境进行新的追溯。二期工程后,瞻园十八景之一的“老树斋”得到复建,为瞻园景观锦上添花。第三期北扩工程中的建筑形式,主要依据了袁江的《瞻园图》和现存建筑,同时还参考了明清文人的诗赋美文和园中遗存的《江宁布政使署重建记》碑。最终建造的建筑屋顶形式,几乎都能在《瞻园图》中找到,既体现出南京传统园林的地方特色,又尊重了历史原真性。
  3.2 衔接内外环境
  瞻园既是独立的,又是屬于城市的私家园林,古典园林与城市的融合是双向的。面对城市现代化环境,园林的规划布局和空间形态上必须考虑如何规避外围不利因素的影响,外部城市空间也需要适当迎合园林的古典风格。
  为保证园内视觉环境的整体性,设计者做了诸多设计。如静妙堂南部假山多富土壤、植林木,使园内与市区瞻园路市井气氛隔离;北假山增加山势、扩其面宽以遮蔽园外三层高楼;瞻园西山之顶增建了一座扇面亭,增加覆土厚度,种植竹林以遮挡外部烟囱。瞻园第三期扩建启动时,园北部建起庞大的商业建筑,因此北扩区域在规划设计时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之势,高大建筑和山石主要集中在北部,有效障隔了园外建筑。
  在古典和现代的碰撞中,园区周边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必须将园林保护和视觉观赏性放在重要地位。自200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中的一系列整治决策的颁布起,至今周边环境改善工作仍持续推进,包括对瞻园周边路段建筑的降层,按照瞻园的整体建筑风格进行立面、屋顶改造,解决了道路景观绿化杂乱、路面破损、交通设施陈旧等问题,提升了景区整体环境。
  3.3 增建公共设施
  随着经济发展,旅游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新型需求,风景园林在不断创新以适应国民休闲娱乐需要,瞻园从私家园林向现代公共园林的转型意味着场地内有更多服务功能的体现。
  在二期扩建中,中部草坪为游人提供大尺度室外活动空间;围绕北区水院和中区草坪设置了大量游廊,使游人在不同天气情况下都能赏园游览;南区建筑群必要时可独立封闭使用,赋予了园林一定的弹性和自由度;游廊和建筑设置矮栏杆,可作为隐形坐凳使用;为满足残疾人游览方便,建筑入口设置了活动式门槛,可随时取下。园内开设了多处出入口,包括南部瞻园路瞻园入口和太平天国博物馆入口、西部中华路入口、东北侧入口、东南侧安全疏散口,使出入更加畅通。
  古典园林改造为公共开放空间,需要适应更多数量以及更多性质的人群使用,增建公共设施不仅仅是为了服务游人,也是为了在开放的环境中更好地保护园林面貌,确保建筑群的安全使用。
  4 瞻园公共化转型的启示
  南京市中的古典园林灿若繁星,但真正保存下来被发展利用的不多,瞻园的保护和转型相对成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4.1 前瞻意识
  瞻园虽历经战火沧桑,但政府在园林的复建上,要求“不求其速,但求其精”,为瞻园的保护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并非所有的历史名园都能得到保护,比如李渔的名作半亩园,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收归国有,逐渐被各机构单位占用、拆改;东莞四大名园之一的道生园未被收录为文物保护单位,于2013年被拆毁。园林保护工作本身是十分复杂的,前提是必须具有前瞻意识,必须充分认识古典园林这类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使古典园林文化遗产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
  4.2 公共化定位
  由于瞻园内部仍保存大面积的清代衙署建筑,适宜发展成为以室内活动为主的展览空间。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规划中,游览人数不断增加,瞻园的功能与外部文化商业环境相适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古典园林的公共化定位需根据实际的区位环境、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生硬套用模式。比如位于苏州的同里镇在开发中,维持了与退思园一致的婉约宜人风格,使退思园与同里古镇整体显得统一有序而富有当地特色,延续了同里雅士辈出的地域文化。园林内公共活动的策划也要富有创新性,如沧浪亭的实景园林戏曲演出,利用园林夜晚安静清幽的环境,穿梭园中实景演绎昆曲《浮生六记》,给人时空交错般的观感体验,更深刻地体现了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4.3 真实性原则
  《威尼斯宪章》中明确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并把真实性的全部丰富含义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的职责。保护和利用园林遗产,反复强调的都是保护真实性,也就是历史的本来面貌,从局部到整体到环境,从有形的物体到无形的特质。[6]瞻园的修复扩建过程及对园林价值的利用,都尊重了园林发展演变的各项要素,建立在充实的科学考证和尊重旧园原有设计之上。除了园林建设上的真实性,让园林内容真实地展示同样重要。充分利用园林遗产的空间,在保护风貌的基础上开展适当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包括书法、绘画、展览等,这些现代内容通过园林空间得到展示、传播与交流,能够使园林更加贴近市民生活。
  5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园林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更深刻的意义和更全面的要求。私家园林在适应新时代的公共转型中,必须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通过与时俱进的表述来合理利用和发展,使古典园林的命脉得到延续,从而推动现代城市实现健康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叙杰.南京瞻园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1980:8.
  [2] 叶菊华.情系瞻园五十载——南京瞻园北扩工程规划设计[J].现代城市研究,2011,26(06):85.
  [3] 张蕾,袁蓉,曹志军.南京瞻园史话[M].南京出版社,2008:34.
  [4] 周燕,朱道萸.坚持历史性、真实性与完整性——以恢复瞻园历史风貌扩建工程为例[J].中国园林,2016,32(3):11.
  [5] 叶菊华.刘敦桢·瞻园[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02.
  [6] 曹丽娟.关于保护历史园林遗产的真实性[J].中国园林,2004,20(9):27.
  作者简介:徐晓晴,女,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胡运宏,男,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