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唐韩休墓壁画山水图与佛教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韩休墓壁画的出现为我们研究唐代山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与宗教思想之间的关系密切,本文从地理位置、山水图式、画面意境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唐代韩休墓壁画山水图与佛教之间的关系,以便更深入地理解韩休墓壁画山水图的深层次内涵。
  关键词:韩休墓;壁画山水;宗教
  唐代是一个极为璀璨的时代,在宗教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宗教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尤以佛教最为兴盛。佛教的兴盛必然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巨大影响,唐代宗教文化是唐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政治、经济、中外交流、文学、民俗、哲学、道德、建筑、雕塑、音乐、绘画、医学、科技等领域的发展,都起了重大的作用。中国艺术的发展一直离不开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唐代韩休墓壁画中的这幅山水画必然打上了他所属时代的烙印。值得一提的是,佛教艺术在唐代得到了空前发展,出现了一些极具影响力的画家,有参禅悟佛的画家王维,还有在绘画风格上被称为“吴带当风”的道释画家吴道子。自古以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艺术与宗教互相影响,共同促进和发展。
  1 天时地利人和——地理位置的优势
  韩休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办郭新庄村。在丝绸之路的路线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一条曲折的路线,它东起西安,西至罗马,促进了双方经济上的来往、文化上的融汇。西安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第一个起点,其文化经济的繁盛自然是不必说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为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的新的血液。盛唐时期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使得佛教在中国得以兴盛发展,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唐代在文化艺术上明显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宗教。
  盛唐时期的西安,在绘画艺术上成就卓越,曾有大量著名的画家在此聚集,艺术发展空前繁荣,其中王维、吴道子、阎立本、李思训、薛稷、张璪、韩滉等著名的唐代画家都在长安生活。对当时的画家来说,长安这座都城是他们所向往的,是可以让他们一展才华的宝地。大量艺术名家在此汇集,使得绘画艺术的发展高速前行,同时艺术家之间在思想观念上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因而在当时,佛学思想在画家之中收到了巨大的影响,这使得当时整个唐代的绘画艺术中广泛出现了道释、石窟壁画等绘画艺术。长安城大量著名画家汇集于此,更能说明这座城市在佛教文化浓厚的基础上,拥有一批优秀的画家,一个时代的艺术成就必然要看这个时代艺术家的艺术高度,而这些站在艺术高度上的画家们会引领着这个时代艺术的发展方向。韩休墓壁画山水图表现粗犷,猜测其很有可能是画工所画,但是由于韩休在唐玄宗时所任的职位为宰相,在《新、旧唐书》中皆立了他的传记,并且他的儿子韩滉又是唐代著名的画家,因而,其墓室壁画为画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不管是画工所画还是著名画家所绘,其创作风格都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著名画家艺术风格的影响。盛唐长安浓厚的佛教文化以及一大批优秀画家的聚集,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才造就了艺术上的繁荣景象。
  2 从“日想观”看其山水图式
  在唐韩休墓墓室壁画中,大部分是以屏风的形式出现,山水亦是如此。在唐代有大量的墓室中都具有屏风的元素出现,可见屏风在唐代广泛盛行。郑岩在其论文中论述韩休墓山水图与“日想观”的图式的密切联系,表明唐代山水画与佛教绘画复杂的互动关系。在唐代宗教思想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佛教对于绘画的构图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韩休墓壁画山水图通过表现自然景观,将远在千里之外的山川风景带入到墓主人身边,这其中蕴含了一定的宗教思想观念。郑岩认为韩休墓山水图与敦煌观无量寿佛经变“日想观”图具有共同性,从而说明山水画与宗教的关系。将敦煌莫高窟盛唐日想观(一七二窟北壁)和日想观(三二零窟北壁)的结构内容与韩休墓壁画山水图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画面中的内容都极为相似,都是以纵深的构图方式来表现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幅画中都有树、山、弯曲的河流以及远处的一轮圆日。其高度的相似,必然具有紧密的关联。其中的原因也是有迹可循的,“夫人与道和,自然明悟”“夫人晚年好道,深味禅悦。”其记载于韩休墓墓室山水壁画中出土的墓志中,从这段墓志中我们可以知晓韩休夫人崇尚佛理、参禅悟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日想观”图的出现。在敦煌壁画中日想观图内前方有一人卧坐在案台上,正在安静祥和地观赏画中的山水自然风光,以达到对佛理的参悟,使得观赏者的心灵得到大自然的净化和洗礼,从而也实现了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3 空灵幽静的画面意境
  王维从小就受到了佛教文化的熏陶感染,尤其是禅宗,他在禅宗上有着极其深入的研究,因而禅宗对王维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不论是他创作的诗歌作品,还是他绘制的绘画作品,其中都蕴含着浓厚的佛教思想,其绘画作品中通常给人营造出一种疏逸简淡、空灵幽静的意境之美,在欣赏其作品时总能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之感。苏轼曾对王维的艺术创作风格这样评价:“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唐代韩休墓壁画中的这幅山水图,画面大约正中的位置分别有一座亭子,亭子两旁是直立的山,山峰微微地向内侧倾斜,在它的周围环绕着几棵翠竹,亭子的前方相对平坦,有一条蜿蜒着的河流向前方纵深而来,眺望远处,一排排远山隐隐约约出现,一轮火红的圆日悬挂在画面的右上角,金灿灿的阳光柔和地铺在山峰、亭子、山坡上。整个画面显得非常的宁静柔和,不禁使观赏者驻足眺望远方。尽管画面中没有一个人出现,不免讓人感到有点些许的凄凉,但火红的阳光大片大片的照耀在大地上使人产生一种宁静而平和的静谧之感。宗白华在其著作《美学散步》中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唐韩休墓壁画山水图中所表现出的幽静画面,正是画者借自然之象以表达心中的精神向往。唐韩休墓壁画山水图的线条、构图、笔墨,看似粗犷、简略。实则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其画面中空灵幽静的意境是画者的追求所在,而“静”正是禅的精髓所在。
  4 结语
  通过对韩休墓壁画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的艺术文化特征,同时我们也能获得关于唐代的政治制度、墓葬制度和宗教观念等全方位的时代面貌。唐韩休墓壁画山水图的出现对于研究唐代的山水画的风格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它在画面的保存上十分完整,且墓室主人是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的父母。韩休墓壁画中的这幅山水图在构图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绘制的技法和画面的意境表现也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它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要更加深入透彻地把握这幅山水图的内涵,研究其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当然除了宗教对他的影响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政治、文化等其他角度去探讨。一个时代中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才有了唐代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艺境[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 郑岩.唐韩休墓壁画山水图刍议[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5):087-159.
  [4] 牟钟鉴,张践.简明读本中国宗教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王雷(1995—),女,安徽枞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考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7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