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庆市高校体育俱乐部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立足于重庆市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现状,总结重庆市近些年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的基本特征,针对现阶段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通过研究发现:近两年高校俱乐部发展势头迅猛,大多数俱乐部成立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学生对于形体塑身和增强体质的需要;当前高校体育俱乐部大多隶属于体育部管理,无论是在管理模式上还是运行机制上都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很多地方不尽规范,责、权、利的问题还较为突出。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  特征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b)-0247-02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丰裕的同时,对教育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教育理念也在不断革新,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高校中,高校体育俱乐部正是这一新变化下的产物,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俱乐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一体育俱乐部模式深受学生喜爱和推崇,近些年也逐渐传入重庆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推行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当下重庆市高校俱乐部开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旨在摸清当下发展中的基本情况和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重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基本情况
  1.1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高校数量、俱乐部数量
  通过对重庆市自2008年以来开展高校体育俱乐部的高校数量和俱乐部数量进行统计,2010—2012年三年来开展高校俱乐部的高校只有3所,俱乐部数量仅有5家;到了2013—2015年,开展学校达到了6所,虽然增长不大,但是高校俱乐部数量增长到13家,这说明每个学校至少都有2家俱乐部,增长较为明显;在最近两年中,开展高校数量达到了11所,俱乐部数量猛增到34家,平均每个学校有3家俱乐部。这说明近两年高校俱乐部发展势头迅猛,俱乐部式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1.2 各俱乐部目标定位
  通过对34家俱乐部的目标定位进行调查,大多数俱乐部成立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满足学生对于形体塑身的需要,其次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最后是为了满足学生休闲娱乐的需要。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随着近几年刮起了一股“健身熱”学生对于身体的健康和形体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学们不再一味地追求节食减肥,而是追求健康减肥。因此,很多俱乐部顺势而为打出“全民健身”的口号,所以很多高校俱乐部的目标定位在对学生的形体塑身上和增强学生的体质上。
  1.3 俱乐部训练项目设置
  通过进一步调查各俱乐部的项目设置,发现开设最多的是街舞、健美操项目有8家;排在第二位的是篮球项目,有7家;排在第三位的是羽毛球项目,有5家,排在第4的是健身运动有4家,拳击、跆拳道等其它运动项目开设较少。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充满年轻气息的街舞健美操以及篮球项目更加青睐,对于搏击对抗类项目的接受度较低。
  2  制约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经济条件的限制
  高校体育俱乐部虽然以服务学生,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平台为主要目的,但是俱乐部维持运行需要经费,参与体育活动所需要的装备、耗材等有一部分需要学生自己负担,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育俱乐部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了体育锻炼的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但是在运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费用,如果仅靠学校单方面维持必然不会长久,也无法保证俱乐部的开展质量,如果学生的负担过重也会限制学生参与到运动中来。因此,谋求其中的平衡点显得尤为关键,学校方面可以尝试引入社会赞助或者公益赞助减轻自身和学生的经济负担。
  2.2 学业压力较大,缺少时间
  当前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现实困境,学生们只能选择埋头学习和参加各类讲座活动,甚至有一些对自己要求高的学生,出现了失眠、神经脆弱的问题,长此以往将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可以看出,在高强度的学习中,真正留给学生的空余时间少之又少,更别谈参与体育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但是,凡事具有两面性,换个角度来看,体育俱乐部的开展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能放松大学生的身心,体育俱乐部组织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宣传,组织一些体育社团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到体育俱乐部中来。
  2.3 学生重智轻体,缺乏兴趣
  体育运动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里了,但是受制于传统观念,许多家长和学生还是对体育运动选择忽略,重智轻体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大学开设的体育课项目较多,一般每周上1-2次课,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但是,一方面许多教学内容都是按照大纲进行,许多内容并未与时俱进比较单一;另一方面,体育教学时间也较短且间隔时间过长,学生掌握度不高;再次,学校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度也不高,体育划拨经费也不多,许多运动器材无法保证。
  3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对策
  3.1 完善俱乐部运行制度
  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体育俱乐部的活动时间,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避免学生“多线作战,疲于奔命”,影响学生参与俱乐部的积极性。在体育俱乐部的训练内容上,也要立足于本校的师资和场地情况,充分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开设受众面广的项目。
  加强学校领导对体育俱乐部的重视程度,首先应广泛宣传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优势和重要性。同时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人员要经常向学校领导汇报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情况,让领导了解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形势,为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以获取校领导对体育俱乐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3.2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提高使用效率
  场地是体育运动开展的基础所在,没有场地的体育运动是无水之源。一方面,相关体育工作者应积极寻求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修建、扩建场地,保证体育场地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提高场地的利用效率,合理安排场地的使用时段,减少体育课与俱乐部的场地矛盾。最后,还要做好场地的保管和维护,延长场地的使用寿命。
  4  结语
  总之,重庆市近两年高校俱乐部发展势头迅猛,俱乐部式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多数俱乐部成立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学生对于形体塑身和增强体质的需要,开展项目以街舞、篮球以及羽毛球为主,但是在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还比较混乱,需要进一步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1] 韩小菊.试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4):89-90.
  [2] 胡超.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未来与发展,2013(5):80-83.
  [3] 谢毅江.广州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 陈一曦,耿铭阁,林向阳.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107-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8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