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校园赛事的大学课外体育活动模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体育是生命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学生求学生涯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广义的体育可以包含一切体育运动,身体的健康离不开体育锻炼,身体是个容器的话,那么精神就是这个容器中的水。身体素质越强,身体这个容器的容量就越大,同样使精神力越强,加强身体健康的锻炼,不应仅限于体育课上,更在于课外的体育活动训练。本文就基于校园赛事中的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训练做出探究分析。
  关键词:校园赛事  大学体育  课外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b)-0232-02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是加强素质教育下体育课程效果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外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相对于体育课堂上的时间多,充分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能够强化大学生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精神,而作为富有竞技性和挑战性的校园赛事有利于创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更有利于学生对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的锤炼。因此高校要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进行深入加强,并且要将体育赛事作为大学课外体育锻炼的基础进行研究和探索。
  1  高校体育赛事举办的实际情况
  随着我国的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已经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出台了很多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政策,“十三五”更是对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详细规划[1]。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体育赛事的开展基本大同小异,每年夏季与冬季各一次运动会,但是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并未有太大改观,体育运动会的效果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次数较少的体育运动会并不能使学生真正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大多都把运动会当作是变相的星期天,学生的参与程度并不高。除此之外运动会中大多是我国固有的传动项目,项目的种类具有很大局限性,并不能使学生对于其他各种形式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得到满足,从而打击了学生对体育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热衷程度。
  2  高校体育赛事开展受到影响的因素
  2.1 校园体育机构组织的单一
  高校中校园内体育兴趣相同的学生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组织,单靠学校专业体育校队的支撑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和需要,由体育部门组织和开展的学生群体活动更满足不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和身体健康的需要。
  2.2 课外体育活动所需设施的不足
  而且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进行体育课外活动所需要的设施器材和场地不足,很多的学生因为体育设施的匮乏、锻炼场地的破烂不堪以及稀少导致对体育课外活动兴趣降低,何谈有浓厚的体育氛围。高校中存在的体育场地及设施大多都是为了满足教学任务的需求,能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体育设施及其缺乏。
  2.3 经费限制和人力资源的不足
  高校举办校园体育赛事的经费并没用固定的财政投入,加上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导致普遍高校对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视,将经费大多都用在文化知识教育事业建设中,对体育赛事进行的经费投入通常及其有限。而且在开展体育校园赛事时,各个项目的规则以及裁判人员一般都是由体育部直接进行设定的,而体育赛事的进行需要庞大的各个团队进行配合,一些基本赛事则是由老师中的体育爱好者参与组织的,其中的专业性也大打折扣。这也是校园体育事业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
  3  以校园赛事为基础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模式构建
  要转变开展校园赛事就是举办运动会的错误思想,体育赛事在进行时要开展多层次、分等级并且多种活动的赛事模式。同样以校园赛事为基础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时也要如此,以求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播、体育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实现激发学生对体育事业的兴趣以及培养出具有优良体育天赋的国家体育发展中坚力量为目的教学目标。
  3.1 构建多层次的机构组织
  构建出一个科学且多层次的组织机构对以校园赛事为基础的课外体育活动模式做出保障,以学校为主导,体育部门作为这个机构的主体,社团与学生为基础是一个科学校园体育机构的多层次体现[2]。不同规模的赛事应有不同的组织进行规划,并保证赛事顺利的进行下去,机构中的各个组织应当充分配合、齐心协力的对校园赛事负责。学校作為这个机构的主导,由学校各个领导以及体育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将全体学生带入到体育竞赛当中;体育部作为主体,由体育老师的带领,主要对社团内外中小型赛事的开展进行组织;体育骨干队伍是这个体系中最基层的实施者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进行赛事开展中管理、指导以及裁判工作。
  3.2 优秀的体育赛事管理队伍
  在校园体育赛事的开展中,一个高素质、专业性的管理队伍直接影响到体育赛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在各级赛事的机构选拔中,应对参与人员严格把控,专业水平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加入对于机构质量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同时应当保证机构精简但是业务熟练。定期对各个机构人员进行专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参与人员的专业能力,保证校园竞赛高质量进行。
  3.3 校园文化氛围的培养
  我国对大学体育教育已经从早前的技能培养转变到后来注重学生体质,再到当下对健康提出要求,以校园赛事为基础的课外体育活动模式可以更加有效的传播体育知识,培养起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3]。加强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在体院餐厅以及学生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体育知识展览,使学生切实了解健康有效的锻炼方法,合理的进行锻炼,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用心的设计校园体育赛事的海报,将体育与艺术完美结合,不仅对要举行的校园体育赛事进行了宣传并且对体育文化做出了推广,创建出浓郁的校园体育氛围;利用学生接触较多的网络进行宣传,将体育赛事相关信息在校内网络上进行推广,在学生浏览校内网站就能接触到相关的信息,逐渐使学生体育意识提升,推动对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
  3.4 引进商业化因素
  多层次校园赛事的财政资金投入是高校所不能承担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适当的引进商业化因素,不仅实现了学校校园赛事举办的资金需求,还能使学校与企业共同达到目的,对学校体育事业的建设做出贡献。大学生的商业价值不言而喻,而校园赛事的参与者就是学生,所以能很轻易的吸引到企业对其进行赞助。
  3.5 打造属于校园的精品赛事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将一些爱好者众多且兴趣高涨的体育项目进行着重建设,打造出本校的强势项目,对其的赛事加大举办与管理力度,成为本校的精品赛事,精品赛事的参赛人数往往更多,竞争性也很强,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是一个宣传效果较好并且能吸引更多学生兴趣的课外体育活动[4]。精品赛事不仅可以使学校体育氛围得到增强,为体育赛事基础上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发展力,并且因其自身较高的关注度所以具有很高的广告价值与经济效益,更能吸引企业对其进行赞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企业得到其应该的得到的效益,也能使精品赛事因为受到赞助规模变得更大,专业性变得更强。
  4  结语
  在大学生身体健康和体育精神建设这条道路上,我们应当遵循在校园赛事基础上建设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则,创建出一个和谐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的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证远.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3):80-81.
  [2] 谢章勇.南昌市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模式探新——以校园赛事为例[D].南昌大学,2012.
  [3] 蔡二康.以校园赛事为平台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模式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4] 王桂华.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行为、动机模式现状分析[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C].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8634.htm